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來源 | P2P觀察
作者 | 觀察君
杭州之后,上海開始清退P2P!
11月22日曝出消息,首個被清退的上海P2P平臺是國資控股的板凳理財,清退理由是存量資金過小。板凳財富表示會在后期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出臺具體的兌付方案。
在行業逐漸被危機清退和監管清退的大背景下,行業P2P數量進一步減少,已經不足1200家。
業內人士表示,后期P2P行業可能還會清退不少P2P平臺,出借人在這樣的環境下不應過于迷信“小而美”的平臺,而應該擁抱大平臺避開風險。
01
上海清退低規模P2P
11月22日,上海采取措施清退P2P,首個被清退的上海P2P平臺是國資控股的板凳理財。
板凳理財也對外正式發布了清退公告,板凳理財表示,隨著國家對網貸行業的監管不斷加碼,行業也趨于越來越正規化,板凳理財一直努力按照監管要求進行整改和完善,但因存量資金過小,上海金融辦建議良性退出。
經過公司慎重考慮,本著為所有投資用戶資金負責的初衷,決定即日起,板凳理財平臺停止運營,關閉充值通道,提現通道繼續開啟。針對平臺后期的兌付方案,將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進行,具體兌付方案將在近期公告。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多地相繼開始對不合格的網貸平臺進行清退。最先釋放出消息的地方是杭州。
10月31日,杭州貴人貸在其官網發布了一則公告,稱26日參加了監管部門聯合召開的關于勸誡其良性退出的會議。本次清退是由金融辦、公安局、工商局、園區管委會、處置辦五個部門聯合行動,可見監管力度之大。
11月8日,杭州平臺予財源對外公告稱,因為平臺沒有達到備案要求,被金融監管部門要求清退。予財源根據金融監管部門的要求,制定了清退方案,在未來逐步結清到期標的。
據悉,杭州的清退標準是待收在1億以下。如今,上海也放出信號,規模不大的平臺會被清退,顯示P2P行業確實將迎來一次監管主導清退的洗牌。
02
行業P2P數量已低于1200家
當前,P2P行業受危機清退和監管清退的影響,行業平臺數量在不斷減少。經統計,目前行業P2P數量已經變為1180家,已經低于1200家。
可是,業內公認的是,這并不是結束,而是一個開始。后續仍然會有大量P2P主動或被動從行業里清退。
一位業內資深專家表示,從行業發展的角度來講,未來P2P可能就還會清退不少平臺。金融不是一個誰都可以做的事,做P2P有多少專業出身的?不是專業出身真的可以解決金融的問題嗎?像前段時間的行業危機,真的發生了系統性風險,外行的人沒有經驗去應對。
這位從業人士進一步表示,其實P2P面對的是80%的大眾投資者,實際上對從業者的金融基礎,要求還是很高的。P2P看著只是干撮合的事情,實際上背后深入挖掘有很多的金融屬性。
所以,如果經營層只是從一個做互聯網的產品的角度來做一個金融產品,這可是要命的?;ヂ摼W的快速裂變很有可能會積累更大風險。因此后期行業需要通過清退篩選出來專業的平臺,是不會留存這么多家平臺。P2P已經發展蓬勃發展這么多年了,監管在此時清退部分不達標的P2P是合理的,因為再不去約束一下,去監管一下,面臨的風險可能有時候是未知的。
在面臨行業清退的趨勢時,出借人應該充分考慮未來的投資思路。
03
出借人應該謹慎投資“小而美”平臺
在即將到來的清退趨勢下,出借人應該謹慎投資“小而美”平臺,積極擁抱大平臺。
既然兩地監管層明確放出了信號,要清退低規模的平臺,出借人就更應該理清思路,不要再相信“小而美”的宣傳。
“小而美”出自馬云的宣傳,電子商務可以“小而美”,做出自己的特色,同時可以生存??墒墙鹑诓⒎请娚?,金融是需要有規模效應的,“小而美”對于金融行業來說,可能是一個偽命題。
尤其是對于未來互聯網金融平臺,講究的就是金融大數據風控,大數據風控對借款人的多維度判斷可以更加有效地識別欺詐行為,通過聚類分析的方式可以判斷出部分惡意欺詐行為的共性,實時的數據更新及合理的風控模型使風險評估得以量化,較傳統風控更能消除其滯后性。
可是,如果平臺的用戶量不足,甚至根本無法產生足夠的數據來形成大數據模型,這對小規模平臺而言絕對是致命的。對于未來的P2P這種業態,數據相當于就是“石油”,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小而美的平臺很難獲得這種重要的資源。
目前,監管清退小規模的P2P平臺,可能就切合了這種思路。出借人應該明確,“小而美”并不是放之四海皆準的規律,出借人在此時不應該過于教條,還是應該謹慎投資“小而美”平臺,積極擁抱大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