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mào)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guī)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mào)易 |
| | 貿(mào)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mào)易風險 | | | 貿(mào)金百科 | | | 貿(mào)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yè)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y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chǎn)品 | | | 貿(mào)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yè) | ||
推薦 |
| | 資金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mào)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mào)區(qū)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作者:涂彥平
來源:汽車商業(yè)評論
實施10年之久的北京小客車搖號政策終于要松動了。
6月1日,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就小客車調控政策優(yōu)化方案征求意見,公布了《北京市小客車數(shù)量調控暫行規(guī)定》《〈北京市小客車數(shù)量調控暫行規(guī)定〉實施細則》和《關于一次性增發(fā)新能源小客車指標配置方案》三個征求意見稿。
這次征求意見稿包括增加2萬新能源小客車指標直接向無車家庭配置、取消申請更新指標的12個月的時限要求、指標配置向無車家庭傾斜等等重要變化。
其一,今年下半年將一次性增發(fā)2萬個新能源小客車指標,全部向“無車家庭”配置。這是北京市為落實中央關于統(tǒng)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有關決策部署,拉動消費、穩(wěn)定經(jīng)濟,做出的決定。
在全國幾家汽車限購城市中,在這撥放寬限購的呼聲中,北京是最晚出臺增加購車指標政策的城市。但晚了總比沒有好,這一點北京還是值得點贊的。
不過,申請一次性增發(fā)指標的家庭必須承諾:“獲得指標后,所有家庭申請人10年以內(nèi)不再參加本市任何形式的小客車指標配置。”
其二,這次政策優(yōu)化方案中最核心的內(nèi)容,是在以個人為單位參加普通指標搖號和新能源指標輪候配置方式的基礎上,增加了以“無車家庭”為單位搖號和積分排序的指標配置方式,同時,指標配置向“無車家庭”傾斜照顧。
具體來說,在普通指標配置時,通過家庭積分賦予“無車家庭”遠高于個人的中簽概率;在新能源指標配置時,除分配給單位和營運車的指標配額外,首先拿出80%的指標根據(jù)家庭積分高低向“無車家庭”優(yōu)先配置。
在計算個人積分時,對家庭申請人以往參與過搖號的次數(shù)或輪候的時間均轉換為積分進行累加。計算家庭總積分時,一是充分體現(xiàn)夫妻作為家庭核心成員的因素,夫妻雙方都在搖號的中簽倍率高;二是家庭成員在搖號池中人多的中簽倍率高;三是家庭有老有小、代際數(shù)多的,中簽倍率高。
家庭申請人積分由基礎積分和階梯積分組成。家庭主申請人的基礎積分為2分,其他家庭申請人的基礎積分為每人1分。家庭申請人中包含家庭主申請人配偶的,家庭總積分按以下公式計算:總積分=[(主申請人積分+配偶積分)×2+其他成員積分之和]×家庭代際數(shù)。
“以家庭為單位配置指標”一直是民眾呼聲最高的訴求。因為隨著小客車搖號人數(shù)增加,中簽率變得非常低,有的家庭一輛車也沒有,久搖不中,而有的個人或家庭卻擁有多輛車。這種不平衡逐漸衍生出非法租售指標、通過婚姻登記有償轉移指標、購買外埠車皮卡車等一系列行為。
按照新方案,三代同堂大家庭參與搖號,中簽倍率將是個人首次參加搖號中簽率的126倍。而最近一次搖號,今年4月期,北京燃油車牌照337.6萬人搖號,中簽率0.0345%,126倍就是4.347%。
優(yōu)化方案首次重點考慮了無車家庭的利益,本身是一種聽取民意的表現(xiàn)。不過,通過提高中簽概率的方式,看似考慮了這部分人的利益,其實意義不是很大。因為對于搖號的人來說,中簽率只有兩種:0或者100%。
總的來看,這次政策優(yōu)化方案主要是配置方式的調整,總量(除了一次性增發(fā)的2萬輛新能源指標)并沒有變化。
北京市的中遠期調控思路,仍然是北京城市總體規(guī)劃中的內(nèi)容:“按照控擁有、限使用、差別化的原則實施交通需求管理,到2035年小客車出行比例和車均出行強度降幅不小于30%。”
如果總量調控的紅線一直在,而后面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小客車搖號之列,有限資源與更多人口這對矛盾會一直存在下去。
所以,要解決小客車牌照配置的公平與效率的問題,目前的優(yōu)化方案是遠遠不夠的。
2019年,北京市常住人口2153.6萬,其中外來人口占比34.6%,機動車保有量636.5萬輛,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497.4萬輛。這樣很容易算出來,機動車人車比為3.38:1,私人汽車人車比為4.33:1。
如果以每個家庭3-4人算,基本上平均每個家庭有一臺車。而事實是,搖號池子加上排隊的人共有380萬人之多。主管部門要做的是把真正剛需的無車家庭從大池子里識別出來。大數(shù)據(jù)技術這么發(fā)達了,相信這不會是多大的難題。
當然,如果一項政策本就是錯的,過后的優(yōu)化不過是縫縫補補,本質上并沒有變化。10年前出臺的小客車搖號政策本就是權宜之計,切莫要將這條權宜之計永遠繼續(xù)下去。
解決的辦法也有,就是增加其他牌照獲取途徑,增加市場手段。比如,像上海、天津等城市那樣設置郊區(qū)牌照,或者進環(huán)路可以適當收取擁堵費等等。
因為歷史已經(jīng)證明了,在很多事情的解決上,堵不如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