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州市出臺了刺激車市的政策:適當增加號牌配額,購買新能源汽車每輛補貼一萬元,更新或報廢每輛車補貼3000元。政策出臺后,許多人來電讓我談一談下一步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走勢。我的回答是:即使有政策加持,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仍將會負增長。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的整體結構。大家知道,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是一個政策扶持出來的市場,也是一個比較“畸型”的市場,與市場化程度很高的傳統(tǒng)燃油汽車市場的結構不太一樣。傳統(tǒng)燃油汽車市場,C端(私人購車)應該在95%左右,B端(單位購車)應該在5%左右。而新能源汽車市場呢?初步估計,目前B端應在七成左右,C端應該在三成左右,甚至占比還有可能更低一些。關于B端市場,又分成五個部分:一、政府用車市場;二、出租車市場;三、租賃車市場;四、網(wǎng)約車市場;五、駕校培訓車市場。而C端市場,又可以分成兩個部分:一、限購地區(qū)市場;二、非限購地區(qū)市場。現(xiàn)在,我們從疫情對經(jīng)濟影響、政策影響、時間影響三個角度,來逐一從結構上分析一下這些市場的走勢。一、政府用車市場。它主要是指花財政的錢來購車的市場。使用新能源汽車,政府要率先示范,所以政府及相關單位新購或更新公務用車時,首先都會選新能源汽車。當然,政府使用新能源汽車先天條件也充足一些,比如裝充電樁的停車位肯定是充裕的。最近幾年,這一塊市場廠商一直在做。今年受疫情影響,政府支出肯定要控制,買車要比去年多的情況應該不會發(fā)生。所以,這一塊市場要能守住,就已經(jīng)很不錯了!為了守住,汽車廠商還可能要做一些創(chuàng)新,比如以租代購的方式,政府買車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錢,但工作又要用車,廠商就可以將車自己先買下來給他們用,然后從其每月用車的經(jīng)費中支取。現(xiàn)在,個別的廠商已經(jīng)開始這么做了。二、出租車市場。出租車電動化,這肯定是一個大趨勢。全國出租車總量在170萬輛左右,每年的更新量當然是一個大市場。其中,不少城市這兩年還出臺了強制更新為新能源汽車的計劃,并已開始執(zhí)行。不過今年想大干,估計也不太可能。大家都看到了,今年疫情已經(jīng)嚴重沖擊了出租車市場,這兩個月出租車司機都沒什么活干,主管部門因此也一直在倡導出租汽車公司給司機們減“份子錢”。這個時候,還強制出租汽車公司和出租車司機更新汽車,我估計主管部門不會這么干。更有可能的是,將原有的更新計劃往后延遲,就像有的城市將即將到期的購車指標順延幾個月一樣。三、租賃車市場。這一市場總量在180萬輛左右,其中有一部分新能源汽車。這個市場可分為三個部分:一個是個人租車,以短租為主。現(xiàn)在人都不怎么流動,租賃公司的車連停的地方都沒有,你讓他去更新,怎么可能?另一個是單位長租,有的車還帶司機。現(xiàn)在這個經(jīng)濟形勢下,不退車、不提出減免租金就是天大的好事,也不可能去更新;還有一個就是一些人租輛車跑網(wǎng)約車。但現(xiàn)在沒什么活干,已租出的車不退回來就謝天謝地了,還讓公司增加或更新,又怎么可能呢?四、網(wǎng)約車市場。由于日常使用時充電比用油省錢,所以新能源汽車在這一塊有相對優(yōu)勢,這幾年數(shù)量也在快速增長,在整個700萬輛網(wǎng)約車市場中,它占有一定比例。現(xiàn)在的問題是,由于上得太猛,網(wǎng)約車生意已不好做,加上疫情影響,你指望這一塊有大的增長,也不太現(xiàn)實。五、駕校培訓車市場。有廠商前兩年就開始關注這一市場,這一塊市場有120萬輛左右,如果分五年更新一半為新能源汽車,每一年也有12萬輛,也是一個不小的數(shù)目。但問題是,駕校已損失了幾個月不能開工,不說它還有沒有能力做,即使想這樣做,也只能推遲。總結一下,B端這五個市場,即使你用政策刺激,比如適當增加口牌配額,買車每輛補貼1萬元(估計這是最高的標準了,絕大多數(shù)城市都不如廣州市有錢),也不可能阻止其總量下滑的勢頭。一、限購地區(qū)市場。限購地區(qū)增加新能源汽車號牌配額,作用應該是最直接、最管用的。但至少目前廣州也只是說了方向,具體量是多少也不知道。其它城市會不會做?我估計會,但量也不可能太大。因為,現(xiàn)在政府出臺刺激政策主要是為了帶動整個車市消費,而新能源汽車占比太小,不到5%,近95%都是傳統(tǒng)燃油汽車,所以要穩(wěn)定汽車消費,不可能只顧及新能源汽車。二、非限購地區(qū)市場。有機構統(tǒng)計說,非限購地區(qū)前幾年新能源汽車私人購買比例在增長。的確如此,前幾年補貼占到車價六成甚至更高時,買中低價位的新能源汽車太合算了!去年補貼一大退坡,這些車市場一下子就少了!如果說這些地區(qū)現(xiàn)在還有一定的增量,除了極少數(shù)特別喜愛純電動汽車的人外,絕大部分是買了它之后開網(wǎng)約車的,其實這不算是真正的C端需求,應歸到網(wǎng)約車市場那一塊。對購買新能源汽車直接補錢,對非限購地區(qū)市場的確有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其相對于傳統(tǒng)燃油汽車的競爭力。但是,我們可以預料的是,如果車市一旦恢復正常。傳統(tǒng)燃油車市場復蘇進程一定會遠低于廠家開足馬力之后的供給速度,因此必將爆發(fā)一場價格大戰(zhàn)!屆時,這點補貼的優(yōu)勢可能馬上會煙消云散!所以,新能源汽車廠商應該抓住現(xiàn)在這個有限的“窗口期”,在廣州這樣已出臺政策的地方 大力促銷,不然這個短暫的機會就沒有了!綜合起來看,在占大頭的B端市場,今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必定下滑;而在占小頭的C端市場,新能源汽車銷量想增加顯然也不可能。所以,我的判斷是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肯定是負增長,不過相對于整個汽車市場的大幅下滑(10%~15%)來講,可能會越好一些,至于多少,我估計應該在5%~10%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