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繼2017年5月和2018年4月先后從母公司獲10億和8億元輸血后,騰勢再度獲得增資。
近日,比亞迪(002594.SZ)發布公告稱,會董事審議并通過了《關于擬對參股公司深圳騰勢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增資的議案》,同意公司控股子公司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對參股公司騰勢新能源增資人民幣2億元,全部作為注冊資本;并授權公司管理層辦理增資所需手續。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對騰勢新能源增資完成后,公司通過控股子公司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持有騰勢新能源的股權比例保持為50%。
騰勢成立10年累計銷量僅1萬輛
2010年3月1日,比亞迪與戴姆勒在德國斯圖加特簽署諒解備忘錄,標志著騰勢的誕生。從創立之初,騰勢就有著很高的開端——首先,布局新能源市場足夠早,在2010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剛剛起步,全年銷量只有7181輛,市場前景廣闊;其次,合作伙伴足夠優秀,由比亞迪和戴姆勒共同出資,雙方各持股50%。
從2010年至2018年,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因受政策扶持漲勢驚人,2014年,騰勢首款量產車上市,這一年全國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7.48萬輛,2015年至2018年,銷量從33萬輛、50.7萬輛、77.7萬輛,一路飆升至125萬輛。
然而這騰勢卻沒能按照股東的預期,與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正向發展,多年來騰勢的產品在新能源市場上備受冷遇。
據公開數據顯示,2015至2017年,騰勢全年的銷量分別為2800輛、2287輛和4713輛。2018年全年銷量僅為1974輛,較2017年下跌近60%。更令人失望的是,騰勢成立至今近10年,仍只有一款產品在售,而這一款產品在市場上耕耘4年多,累計銷量僅有1.2萬輛。
這樣的銷量根本無法令一家投資龐大的車企盈利,騰勢毫無意外地持續虧損著。首款車型上市當年,騰勢就虧損了2.6億,此后2015年至2017年,騰勢先后虧損5.7億、13億和4.8億。
靠母公司連續增資輸血維生
在產品量產之前,騰勢因沒有收入來源,靠比亞迪的戴姆勒輸血維生理所應當,在2012年12月、2013年8月和2014年3月,比亞迪分別以4.5億元、1.5億元和2.8億元對騰勢新能源進行增資。戴姆勒以同比例對騰勢新能源進行增資,兩位股東一直保持著50:50的持股比例。
在產品上市之后,由于長期虧損,騰勢面臨資金壓力,仍一再從母公司處尋求資金支持。
2017年5月,比亞迪發布公告稱,與戴姆勒按照持股比例以現金的方式共同向騰勢增資10億元,此次股東雙方的增資主要用于騰勢新能源的營運資金,以緩解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調整而引起的補貼回款周期延長對騰勢新能源營運資金的影響。
時隔僅一年后,2018年5月,比亞迪與戴姆勒再度分別向騰勢送出4億元現金,主要用于騰勢日常營運所需的人員支出、市場廣告費用、支付供應商貨款、銀行本金償還及利息支出、整車采購車款、電池的升級及測試、服務網絡的建設等。
2019年2月,比亞迪又一次為騰勢雪中送炭,為其準備了2億元現金。比亞迪在公告中稱,對騰勢新能源增資完成后,公司通過控股子公司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持有騰勢新能源的股權比例保持為50%。也就是說預計戴姆勒同樣將出資2億元挽救騰勢。
算下來,比亞迪在幾年中已經先后為騰勢增資近20億元,而仍是何時能為比亞迪賺回本金?(藍鯨汽車 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