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現狀
汽車市場增長顯“疲態”,但新能源汽車增長態勢仍然強勁
根據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2018年,中國汽車銷量為2808.1萬輛,中國車市迎來28年首次負增長,中國汽車市場增長顯出“疲態”。但是,從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看,2018新能源汽車銷售首次突破百萬輛,達125.6萬輛,增長率為61.6%。綜上,中國汽車市場整體呈現負增長,但是新能源汽車的各項數據依然飄紅,意味著我國新能源汽車正在走進一個快速增長時期,市場前景廣闊。
國家和地方政策陸續出臺,倒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戰略新興產業分類(2018)》,新能源汽車產業是我國重點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這一成績的取得與國家政策的支持密不可分。2018年,國家出臺了20項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政策,引導并倒逼新能源汽車健康有序的發展。
2018年2月,財政部等四部門發布《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合理降低了新能源客車和新能源專用車的補貼標準,并提高純電動乘用車能量密度門檻要求,補貼退坡政策已于2018年6月12日正式實施。除了補貼退坡,2018年6月,發改委和商務部又發布《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18年版)》,明確取消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隨后,特斯拉大舉進攻中國市場,在上海建廠敲定,給國內新能源汽車企帶來壓力的同時,也倒逼著產業的發展。
2018年,除了國家層次關于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外,各省市都紛紛出臺了推廣應用的政策,以此推動各地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政策所涉及的領域包括:戰略規劃中所涵蓋的產業布局、產業基地、關鍵零部件、動力電池、產業鏈、充電設施、配套服務、商業模式、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等。
新能源汽車行業產業地區聚集效應明顯
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前十地區有北京、浙江、湖北、上海、廣東、湖南、江西、陜西(13.85萬輛)、安徽(15萬輛)和重慶(4.04萬輛),占比高達70%以上,地區集聚性較強。各地方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推廣,與其新能源汽車產業有直接的關聯。地方保護的目的在于保障地方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目前,中國已形成完整的產品技術研發、生產制造產業體系,地理上產業集聚效應較為明顯。以新能源乘用車產業集群(整車廠)為例,區域性分布如下。
前瞻產業研究院通過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監測,目前中國主要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以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為主要產業)匯總如下:
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市場前景廣闊
從2012-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汽車總銷量的變化情況看,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在逐漸打開,在汽車行業地位逐漸上升;但是,目前比重不及5%,比重仍然較小;在國家政策和環保意識加強下,未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市場前景廣闊。
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發展潛力指數體系構建
為了解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發展現狀,發揮優秀園區的示范和引領作用。新能源汽車行業正處于發展期,市場正在逐步擴張,產能并未完全釋放,因此,前瞻產業研究院基于新能源汽車產業特點構建了“發展潛力指數體系”。通過匯總各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的經營情況及專家評選打分等,從促進園區發展潛力因素和促進園區企業發展因素兩大維度來綜合考察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的發展潛力。
具體來看,發展潛力指數體系包括2項一級指標,園區產能、投資、規劃用地、政策支持、產業集聚和園區服務等6個二級指標。
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綜合發展潛力榜單TOP10
值得注意的是,在數據項目中,數據來源不同、量綱及量綱單位不同,為了具備可比性和加權意義,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消除由以上原因帶來的偏差。原始數據經過數據處理后,各指標處于同一數量級,適合進行綜合對比評價。本指標體系的每單個指標測算指數均采取無量綱化的方式,通過數學變換來消除原始變量(指標)量綱影響的方法,即歸一化方法:分值=(該指標-min)/(max-min)。
根據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發展潛力指數評價指標體系,利用數理統計方法計算得出各園區的發展潛力指數,并形成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區TOP10榜單。從榜單可以看出,最具發展潛力的五大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分別是: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寶能集團新能源產業園、鹽城新能源汽車及汽車零部件產業園、上海市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產業基地、星暉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園。
綜合發展潛力排名第一的為廣汽智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位于廣州廣汽番禺汽車城西南部,總體規劃面積約7500畝,總投資超450億,預計總產值超1700億元(僅新能源整車產值就超1000億元),未來帶動就業人口超2萬人。預計到2025年,產業園將吸引多家研發機構超2000名研發人員入駐,計劃建成新能源汽車整車規劃產能40萬輛/年,并實現智能網聯汽車區域試點、示范運行。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