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近日,英國《金融時報》旗下的FDI雜志對全球1200多個自由貿易園區2018年度指標進行測評,外高橋保稅區榮獲亞太區最受大客戶歡迎獎(Large Tenant Award– Asia-Pacific)、貿易便利化獎(Trade Facilitation)、企業增資擴容獎(Expansions)、透明度提升力度獎(Efforts to Improve Transparency)等4項大獎。
外高橋保稅區是全國第一個保稅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經過近30年的發展,外高橋保稅區已成為國內經濟規模最大,業務功能最豐富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也是全國第一個“國家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范區”。近年來,外高橋保稅區全面深化各項制度創新舉措,區域投資和貿易便利化水平不斷提高,國際化、法治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逐漸完善,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評選外高橋保稅區是全球唯一獲透明度提升力度獎榮譽的自由貿易園區,也是亞太區唯一獲亞太區最受大客戶歡迎獎榮譽的自由貿易園區。這兩項重量級大獎的獲得足以證明外高橋保稅區正在逐步趕超全球其他自由貿易園區,并真正成為亞洲最佳自由貿易園區。許多世界知名投資商已紛紛涌向這中國第一個自由貿易園區,其中不乏西門子、三菱商事、萊茵能源、艾睿電子等全球知名的大型跨國企業入駐投資。截至目前,外高橋保稅區內設立的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累計達98家。
這些成績的取得更得益于外高橋堅持擴大開放與體制改革相結合、制度創新與功能培育相結合。
在深化制度創新方面,外高橋保稅區對標國際規則,率先實施投資準入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和境外投資備案管理模式,探索擴大對外開放領域等一系列首創性、引領性探索試驗,為全國貢獻諸多可復制推廣的創新成果,并形成與上海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創中心建設的聯動機制。
在貿易便利化方面,外高橋保稅區作為上海自貿試驗區的先導區,集成運用“先入區、后報關”、“分送集報”、“預檢驗”等100多項貿易便利化措施和貨物狀態分類監管、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等運作模式,區域一線進境貨物入區時間平均縮短2-3天,區域進口、出口通關時間比原來分別壓縮45.1%和85.0%,企業物流成本減少10%以上。
在透明度提升方面,外高橋保稅區不斷完善保稅區管理局、駐區職能部門和開發主體“三位一體”企業服務機制,創新優化服務模式,持續推進服務窗口標準化體系建設,努力提高服務效率,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引導大企業做優做強,推動中小企業快速成長,幫助企業充分享受改革創新的紅利,努力建設開放度最高的自由貿易園區。
未來,外高橋保稅區將緊緊圍繞建設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自由貿易園區的目標,深化制度創新,著力提升區域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繼續查找區域營商環境的短板弱項,力爭在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方面取得新突破、實現新作為。
來源:智慧自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