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來源:光明日報
曾經的廣州南沙,地廣人稀、交通不便。如今,109個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和103家總部型企業落戶南沙,蕉門河兩岸高樓聳立,濱海新城風景如畫。
曾經的深圳前海,滿目灘涂、一片荒蕪。如今,一座座新樓拔地而起,截至今年4月已有121棟建筑主體結構封頂,建成并交付使用97棟。
曾經的珠海橫琴,蕉林綠野、農莊寥落。如今,地區生產總值從2.85億元增長到183.62億元,翻了63.4倍,年均增長68.32%。
自貿試驗區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試驗田。廣東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3年來,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任務,在政府職能轉變、投資管理、貿易便利化、金融創新與開放、綜合監管等領域推動改革創新,建立起了自貿試驗區的基本制度框架。
“一口受理” 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過去要想開辦企業,需要往返工商、稅務、公安等多個部門,如今跑一趟服務中心就能把一攬子事情辦好。”深圳前海一位民營企業家感嘆。
2015年起,廣州南沙自貿區試行“一口受理”審批模式,將營業執照、稅務登記等“九證兩章”聯辦,1個工作日內即可領取,成為全國聯辦證件最多、最快地區。
南沙政務辦主任羅建中介紹:“南沙政務服務中心進駐了南沙區所有具有行政審批業務的職能部門和垂直單位共35個,可以受理面向企業的審批及服務1027項,6個綜合窗口代替了原先21個部門的24個專業窗口。”南沙還推出《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的十項政務管理改革措施》,措施包括推行證照分離2.0改革、實行企業一照一碼走天下改革、打造指尖微政號等。
橫琴新區實施商事登記一門一網式政府服務模式改革,同樣推行商事登記“一口受理”系統,橫琴綜合服務中心為企業和市民開放了60個服務窗口,17個部門和574個辦事事項全進駐。服務中心還編制了《橫琴新區綜合服務中心“最多跑一次”服務事項清單(第一批)》,公布事項216個。
商事服務的便利成為自貿區吸引企業的法寶。香港建滔集團華南地區總部已經遷到南沙自貿區,集團總經理助理植俊寧對此表示:“一方面,南沙在稅收和人才引進方面的優惠政策吸引了我們,另一方面,南沙的政務服務中心和新近成立的行政審批局推行了很多新舉措,辦理業務和手續方面較以前方便了很多,基本上可以做到一次申請、拿一次資料、去一個窗口、辦好一個證件。”
“互聯網+政務服務” 足不出戶辦業務
為推動“放管服”改革,廣東自貿區率先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實現所有審批事項網上辦理。
為加強事中事后監管,自貿區三個片區建立起統一的信用信息監管平臺,歸集了26.6萬家企業超過558萬條信用數據。南沙首創“聯合雙隨機”抽查監管模式;前海對轄區企業開展“企業畫像”,對數萬家新業態金融企業進行了風險摸查;橫琴推出全國首份“市場違法經營行為提示清單”和“失信商事主體聯合懲戒清單”。
“申請人無須到辦事大廳現場,通過互聯網上傳材料,通過審核后將材料快遞至窗口,成功辦理后再通過快遞收件。”南沙區管委會副主任潘玉璋說。在南沙政務服務中心,記者看到,利用電子化商事登記系統,通過網上申報、人臉識別電子簽名、在線審核、自助打印營業執照等環節,短短幾分鐘就能領取到營業執照。
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主任田夫說:“深圳海關在前海創新采用深港跨境陸空聯運的通關模式,貨物在前海組貨,在香港機場啟運,全程可控可預期,可以為企業節約三分之一的時間成本和六成以上的物流成本,盡可能便利貿易通關。”
最大限度放寬準入、放寬準營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相應問題。南沙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邱曉鈞坦言,由于企業名稱、地址采取自主申報,引發了如假冒地址這樣的典型問題。“我們已經對一批造假企業實行了立案查處,發現后先列入異常名錄,在系統里面進行鎖定,查處后按規定進行行政處罰,并將其列入黑名單。”邱曉鈞說。
形成385項改革創新經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創新的競爭。”一語道出創新在國家建設發展中的核心地位。截至目前,廣東自貿試驗區累計形成385項改革創新經驗。此前,廣東自貿區已在全省范圍復制推廣三批共86項改革創新經驗,同時有21項改革創新經驗在全國范圍復制推廣。
南沙是廣東自貿區的縮影,在深化改革、實現制度創新的同時,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改革紅利不斷釋放。截至目前,已經有109個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和103家總部型企業落戶南沙。今年上半年,南沙新設立企業16587戶,同比增長84%;新增注冊資本4661.3億元,同比增長165%。許多高新企業也落戶于此,包括科大訊飛、中科院智能軟件研究院等4個開放性人工智能平臺和亞信數據、云從科技等70多個業內頂尖企業投資項目。
橫琴自貿片區已累計形成310項制度創新成果,其中“智能化監管服務新模式”“企業專屬網頁政務服務新模式”榮獲全國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橫琴商事主體已突破4.96萬家,其中44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73家中國500強企業落戶。橫琴自貿區累計引進院士4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90多人,獎勵特殊人才2.6萬人次。
“掛牌3年來,廣東自貿區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積極推動在貿易、金融、法治等領域先行先試。接下來,我們將積極爭取賦予自貿區更大的改革自主權,力爭在服務國家戰略、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上取得更大突破。”廣東省商務廳廳長鄭建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