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來源:新民晚報 作者:張鈺蕓
2017年,上海實到外資170億美元,高于“十二五”時期年均162億美元的規模,符合“十三五”規劃的預期目標。記者從昨天舉行的2018年上海商務情況通報會上獲悉,服務業實到外資占全市比重達到95%,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及沿海主要開放省市水平;以總部項目為主的商務服務業躍升為上海利用外資第一大領域,占比近30%。上海市副市長吳清出席并致辭,市政府副秘書長馬春雷主持。
上海外資企業運營情況領先全國,納入可比口徑的1.37萬家外商投資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1.2%,納稅總額增長13.1%,利潤總額增長21.7%。截至2017年底,上海共累計引進外資項目9.1萬個,實到外資2231億美元,占全國的11%。尤其是上海自貿試驗區建設以來,區內共累計推動擴大開放項目落地超過2400個,設立了全國首家外商獨資醫院、首家外商獨資金融類投資性公司、首家外資再保險經紀公司、首家外商獨資非學制類職業培訓機構等一批首創性項目,是中國利用外資名副其實的風向標。外資企業創造了全市超過1/4的GDP、超過1/3的稅收、2/3左右的外貿進出口和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
市商務委主任尚玉英表示,在過去的一年里,面對要素成本優勢減弱的新情況新挑戰,上海著力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上下功夫、做文章,上海吸引外資綜合競爭優勢沒有變,跨國公司投資上海的意愿也沒有變。上海已成為跨國公司全球網絡的重要節點和增長點,共有1477家外資企業累計投資超過1億美元,其中大眾、通用汽車、通用電氣、臺積電、宜家等88家企業投資超過10億美元。50%以上在滬外資企業把中國視為最重要的海外市場,并把上海視為進入中國市場的首選地。截至2017年底,在滬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共有625家,亞太區總部70家。10%以上的在滬外資研發中心把上海作為全球研發創新的重要基地,累計落戶的426家外資研發中心里,有57家為亞太區級別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