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云鏈的線上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聯通各大銀行、核心企業,可優化供應鏈交易的支付周期,實現供應鏈金融全工作流程的數字化,成為推進綠色供應鏈金融領域碳中和目標的關鍵路徑。

隨著“雙碳”戰略目標的明確提出,綠色金融的發展也隨之進入快車道。各行各業紛紛進行綠色轉型,新一輪的綠色革命已開啟。“雙碳”目標的提出,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增長潛力和技術創新活力,而金融科技就是賦能綠色金融的關鍵引擎,對于金融科技企業而言,這無疑是乘勢而上的創新風口。關于綠色金融的踐行與發展,《貿易金融》記者采訪了中企云鏈高級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劉長波。在他看來,實現“30·60”目標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未來40年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將會是一場深刻的清潔能源革命、生產技術革命、社會治理革命,是一項非常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為我國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建設質量和發展戰略必將帶來深遠的影響。
綠色金融概念幾年前就在我國提出,但真正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是近兩年的事。氣候變化帶來的環境問題正在日趨嚴重,減少碳排放、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迫在眉睫。特別是2020年,全球很多地方都出現了極端天氣引發的自然災害,給人們帶來了嚴重的生命和財產損失,再次敲響了保護環境的警鐘。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迄今為止世界各國中做出的最大減少全球變暖預期的氣候承諾。目前,“碳中和”的意識已經開始形成并不斷擴散開來,正在不斷溢出環保能源圈,關注的領域還有農業、海洋、金融,甚至互聯網企業。一些看似與“碳中和”沒有直接聯系的企業,同樣是踐行“碳中和”戰略的一份子,而 “碳中和”的成功也必將是“全民低碳”的共同成果。作為國內領軍的第三方供應鏈金融服務科技平臺——中企云鏈,身具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旨在依托科技創新,為實體企業免費提供線上供應鏈金融信息服務平臺,依托科技創新,實現主要業務全流程純線上、無紙化,從源頭上力行低碳環保、節能減排。據了解,旗下云鏈平臺積極探索 “供應鏈金融+綠色金融”融合模式,通過運用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聯手各大銀行、券商等金融機構,以線上供應鏈金融服務,開發綠色金融資產ABS/ABN等產品,加大對綠色金融領域的綠色產業、綠色項目的金融支持,實現供應鏈金融與綠色金融的有效融合。通過云鏈平臺銀行供應鏈金融服務效率大大提高,從原來的T+3提高到T+0,多家銀行與云鏈系統直連后,可實現秒級放款,金融服務提質增效的同時降低了多項資源消耗,實現節能減排。同時,積極運用科技創新,助力實體企業數字化轉型。打造工程機械設備的“滴滴打車”平臺——中企云租,服務于工程機械設備經營性租賃領域的產業互聯網平臺。中企云租針對工程機械租賃“資源對接難、管理工作細節多、管理協調投入大”等行業痛點問題,免費提供全線上化的公開尋源采購、合同簽署、以工程量核算及結算為核心的現場管理等功能,并為出租方量身打造融資服務。另外,通過在設備上安裝云租物聯網終端設備,利用大數據算法和機械模型,精準感知機械工況,及時統計油耗、工作量和工作時間,同時輸出各類經營分析報表。管理人員通過讀取每臺設備的多維度數據,不僅簡化工作流程,還將成本管理的觸角延伸至每臺機械設備,提升公司機械管理的現代化、信息化水平,實現管理人員、機械設備和工業服務的互聯互通,實現全線上化,數字化,大大降低企業人工投入,提高效率,助力節能減排。
從反向來看,“雙碳”戰略也在倒逼著各行業企業提升整體技術水平,進行綠色發展,共同攜手共創綠色經濟增長新引擎。中企云鏈的線上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聯通各大銀行、核心企業,可優化供應鏈交易的支付周期,實現供應鏈金融全工作流程的數字化,成為推進綠色供應鏈金融領域碳中和目標的關鍵路徑。隨著區塊鏈技術在金融科技場景下的應用,數據資產在線可信流轉的實現,不僅提升了業務參與方運營效率,同時也為節能減排、引導綠色金融提供技術支撐。目前,中企云鏈依托核心產品云信、場景金融服務云租、云存證等一系列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科技服務,為產業鏈客戶提供節點共識、不可篡改、可追溯的區塊聯盟鏈解決方案。面對碳達峰、碳中和行動目標,中企云鏈對標相關行動指南,鎖定環保、節能、清潔能源等綠色產業,推出創新數字科技服務。據不完全統計,中企云鏈平臺目前超10萬家注冊客戶中,有超過15%的企業客戶行業分布屬于環保、節能、清潔能源等綠色產業,涉及供應鏈上中小企業超過15000家。2021年7月29日,中企云鏈與中國銀行貴州省分行合作為某風電項目放款超1億元,為江蘇某風電項目及時輸送 “金融活水”,有利于優化本地能源結構、擴大能源供給。中國銀行攜手中企云鏈,通過全線上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及時輸送資金,保障了國家新能源項目建設順利進行,也為國家綠色金融發展再添佳績。2020年9月2日,中企云鏈助力市場首單新能源汽車補貼ABS成功發行。此次落地的“華泰-中車電動中央財政補貼綠色資產支持專項計劃” 發行規模為5億元,票面利率3.5%。據了解,原始權益人中車電動是我國第一家獲準從事新能源汽車整車、動力系統總成及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及制造的汽車企業。中車電動堅持踐行生態文明理念,基于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開展此次綠色資產證券化業務。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政策,是黨中央為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廣新能源汽車應用、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而推出的政策,對我國實現節能減排、推動綠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戰略意義。此專項計劃得到了上交所的精心指導與大力支持,為節能環保企業有效加快資金周轉、突破傳統融資渠道和方式樹立了創新標桿。努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需要有更好的技術條件和技術支撐,就如劉長波所說,“綠色轉型升級離不開自主科技創新,特別是產業的數字化和數字的產業化,都成為推動綠色金融發展的動力,通過數字化在綠色金融基礎設施、綠色金融產品創新、綠色金融服務提質增效等三個方面發揮顯著作用。”低碳發展能力已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內容。未來,中企云鏈將繼續完善發展線上供應鏈金融科技平臺,同時聚焦環保、低碳、可再生能源等重點領域,進行定制化開發,完善產品創新機制,加大低碳產品創新,發揮金融科技平臺的綜合服務優勢,通過綜合金融信息服務支持綠色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