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一個人若不能深耕到行業中去做一個“匠人”,就很難看清行業背后的真相。供應鏈金融看似簡單,眾多企業蜂擁而至,但內部風控邏輯缺一環,都難以做好。
——訪貿點點創始人、董事長陳良
文 | 本刊記者 陳美琪 來源 | 《貿易金融》雜志2019年10月刊 2019年,供應鏈金融爆雷案仍在耳邊回響…諾亞財富踩雷承興國際損失34億元,閩興醫藥偽造應收賬款材料詐騙了22.68億元,ST華業與恒韻醫藥的應收賬款也暴雷101.89億元。 供應鏈金融看似簡單,眾多企業蜂擁而至,但內部的風控邏輯缺一環,都難以做好。 正所謂沒有金剛鉆,不攬瓷器活。 陳良在國際貿易和制造領域摸爬滾打了27年,經營著數家外貿公司及生產工廠,對全球貿易供應鏈中因誠信體系不健全催生的產品質量不合格、假冒偽劣及侵犯知識產權、融資難融資貴等痛點和難題感受頗深。 痛點在于貿易誠信體系不健全 目前,大多數供應鏈金融平臺主要是通過核心企業擔保,確定應收賬款的方式來給中小微企業增信,提高銀行對中小微企業的信心。 雖然供應鏈金融這些年的發展促進了小微企業融資,但由于無法從根本上穿透貿易信息的不對稱性,導致依舊不能從根本上實現為廣大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另外,基于核心企業通常不愿意為小微企業提供擔保或做應收賬款確認,對小微企業的拉動作用也比較有限。 陳良分析指出,供應鏈金融區別于傳統授信的融資模式,針對單筆或者多筆交易提供融資服務,具有“封閉性、自償性”特點,理論上能夠完美降低信用風險、減少損失,但業務在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以下五大痛點。 第一,未能提前識別虛假貿易。真實的貿易背景是供應鏈金融業務開展的基礎,一旦貿易背景失真,該融資業務的償債來源便無從落實。 第二,貨物質量不合格及價值評估不準確。貨物質量問題可能導致買家拒付;對貨物價格評估不準會造成價值小于融資敞口。 第三,對物流、倉儲監管不到位。放款方通常缺乏對物流、倉儲環節的管理能力,會將監管外包給同樣不具備先進管理手段的物流/倉儲企業,極易引發風險。 第四,未對回款路徑形成閉環管控。資金回收過程中存在貸款企業挪用資金或不將資金歸還至指定賬戶的風險。 第五,貸款資金流向監管困難。放款方通常通過審查單據來判斷貸款用途,無法準確把控貸款資金用途的真實性。 不難看出,貿易誠信體系的不健全是導致供應鏈金融“暴雷”的主因。而建設貿易誠信體系,可以對貿易真實性及貨物質量進行有效評估與管控,是供應鏈金融得以健康發展的有力支撐。 所謂的“大數據”可能是“大輸據” 在陳良看來,目前我國的供應鏈金融大多數是依賴于所謂的“大數據” 進行風險管理,很少有供應鏈金融平臺和金融機構會采取高頻現場核實的方法來深入專業地評估貿易真實性。 一方面,大數據具有一定的虛假性和滯后性。另一方面,從供應鏈金融暴雷事件來看,所謂的“大數據”可能是“大輸據”。 而低成本、高頻地深入各行各業的源頭來獲取貿易真實性評估的數據,并通過先進的防偽溯源技術,保證貿易真實性評估具有很強公信力的證據鏈是關鍵。 而這些正是貿點點可以做到的。官網顯示,貿點點是全球首創第三方互聯網+貿易誠信體系建設平臺,相當于全球貿易誠信體系建設領域的 “滴滴出行”。 其運用共享經濟理念,基于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及物聯網技術等手段,一端連著全國流通領域的250萬名QC(質量品控人員),一端連接著國內外電商平臺、國內外采購商及品牌商、生產工廠及貿易中間商、外綜服平臺等,相當于在供應鏈金融誠信體系建設中提供了基礎的“水”和“電”。 當然,這個“水”和“電”對供應鏈金融健康發展尤其重要。 截止目前,貿點點已整合7萬名26大行業的品控審核專家,可覆蓋全國2000多城市,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提供覆蓋全行業26 大類產品的品控、防偽溯源及融資增信服務,包括服裝紡織品、輕工工藝品、機電產品、五礦化工、食品土畜、醫藥保健品、高新技術產品等。 值得一提的是,“先進的技術+接地氣的品控” 是貿點點的風控模式。其中,先進的技術指的是采用高新尖的防偽溯源技術、區塊鏈技術和公證技術;接地氣的品控指的是扎扎實實的做品控方面的苦累臟活,來獲取源頭的貿易真實性評估數據。 當然,只要信息越透明,銀行越信任,小微企業融資也就越容易。 授企業以“魚”,不如授企業以“漁” 據了解,貿點點與中國反侵權假冒創新戰略聯盟及經司法部認定的公證機構戰略合作,對整個貿易真實性及貨品質量現場審核評估過程進行權威的證據鏈留存,具有法律效力。 貿點點可以從源頭上解決貿易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不但可以促進貿易的買賣雙方的成交,還能從根本上提高供應鏈金融平臺及金融機構對貿易風險的把控能力,進而從根本上幫助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對放款企業來說,可以保證貿易真實性,確保單貨一致,降低放款方風險,同時極大震懾有惡意行騙想法的融資企業;根據不同產品類別,嚴把質量品控關,管控買家拒付風險;可以準確評估貨物價格,覆蓋融資敞口;在管控物流/倉儲環節,選派不同品類的專家觸達現場開展監裝、倉庫盤點等工作,追蹤貨物流向等。 對于貸款企業來說,有效的提升了放款方對貸款企業的信任度和貸款意愿;不僅治標,還能治本。正如陳良所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只有幫助貸款企業切實提升自身素質、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讓他們也成為優質企業一員,才真正從根源上提升中國企業的誠信度及競爭力。 陳良告訴記者,下一階段,貿點點將與全國各地區的金融機構開展深度合作,進行全國性的金融風控賦能布局。并逐步在全球各主要國家和地區設立分支機構,將當地審核評估人員整合到貿點點平臺,將貿易真實性評估觸角延伸至國外買家,聚合貿易全流程風控閉環。構建跨國誠信體系建設平臺,提高中國在全球貿易誠信體系建設。 未來貿點點將繼續在技術研發、人才培養、組織管理、產品優化等方面不斷地創新。而陳良也會與貿點點的目標齊頭并進,“走出去”構建跨國共享的QC平臺,提高中國在全球貿易誠信體系建設中的主導權和話語權。 最后,陳良表示:“供應鏈金融的發展仍將維持高增長的趨勢,未來前景非常廣闊,可能會涌現出一批具有高科技手段的供應鏈金融細分領域的獨角獸企業以及一批跨領域的綜合性的供應鏈金融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