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提出“職業經理”概念的是19世紀法國經濟學家薩伊,他認為職業經理人是把經濟資源從生產率較低和產量較少的領域轉移到生產率較高和產量較大的領域的人。
——題記
文 | 《貿易金融》記者瑾依、張藝妍
近幾年,國有企業改革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在經濟方面體現為,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加快建立、國有經濟布局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進一步完善。在國企改革的過程中,一些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骨干企業,在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中做出了重大貢獻。“職業經理人”作為國有企業參與市場化競爭的操盤手越發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國企職業經理人制度建設正逐漸成為我國國企改革重點突破的方向之一。據記者了解,河北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河北資管”)職業經理人制度的實施,是省屬國有企業擴大選人用人視野,拓寬人才來源渠道,深化選人用人機制改革的一次有益嘗試,是推進國有企業“去行政化”、激活經營機制的有效舉措。那么作為職業經理人的總會計師擔負著怎樣的職責和使命?如何更好的推動企業發展甚至是社會經濟的發展?帶著諸多疑問,記者采訪了全國會計領軍、河北資管總會計師馬瑩。據悉,河北資管系經中國銀監會授權、河北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省內第一家(目前也是唯一一家)具有批量收購、處置金融不良資產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以下簡稱“地方AMC”)。2015年11月注冊成立,為國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業、省國資委一級監管企業。成立伊始,河北資產就被河北省國資委定為市場化選聘經營管理者、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企業薪酬分配差異化“三項制度”改革試點企業。不到四年的時間里,公司深入推進各項改革,經營業績快速提升。2018年成功入選國務院國企改革“雙百行動”試點名錄;2019年入選國家發改委第四批“深化混改”試點企業。隨著科技和經濟的發展,財務不僅要參與到實際經營活動的決策之中,而且還應參與到經營活動的分析之中,強化業財融合策略的實施。與馬瑩的訪談就從業財融合這里開始了。她表示,業財融合在她從業之初就已經開始實現了,在8年的海外工作經驗里,她就不僅僅是財務經理,而且還一直工作在業務的最前線。馬瑩表示,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是在中國南方航空和中國國際航空,并受公司委派到海外工作。出國前集訓,所有外派人員,包括總經理、銷售、市場、航務、機務等不同崗位人員均一起參訓。為最大限度減少成本費用,并有效開拓當地市場,公司僅外派經理級以上人員,其他人員均在當地招聘。當外派經理級人員休假或者出差時,其他經理崗人員就需要頂上去。所以,她除了財務的各類證書,還擁有航空客貨運資質及危險品配載的相關證書。隨后,馬瑩在悉尼大學獲得會計學和金融學的雙碩士學位并取得澳大利亞國際注冊會計師(AUCPA)資質后回國,希望將自己在海外所學知識及工作經驗積累帶給更多的中國企業,幫助中國企業走出去或者在開展國際合作中發揮優勢。因此,在海外工作8年后,她選擇回國,并加盟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在首都機場集團公司工作期間,馬瑩在國外工作及學習的積累發揮了巨大價值,她負責了歐洲投資銀行(以下簡稱“歐投行”)國家主權貸款項目,總金額5億歐元,期限25年,5年的寬限期,用于北京T3航站樓擴建項目,該筆轉貸項目是中歐經濟技術合作的重點項目,也是迄今為止我國利用外國政府和國際金融組織單筆金額最大的貸款項目。隨后,她還主持了包括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武漢天河、重慶江北、天津濱海、貴州龍洞堡、哈爾濱太平、長春龍嘉、南昌昌北等國內多個機場建設項目多元化融資方案的設計和實施,總融資規模超過千億元,北京新機場建設項目,她還發起了中國首單獲得“深綠”雙認證的DIF項下100億元綠色項目債券。她介紹說,在與國際金融組織歐投行工作交往過程中,讓她受益匪淺,尤其是使用該筆資金的項目招投標管理,充分體現了國際化及公允的原則,這是讓她體會最深的。在這筆資金的使用過程中,歐盟最關心的是移民、環境問題及社會責任。在近12年的項目實施過程中,歐投行工作人員每年均會對機場擴建而拆遷的村莊進行走訪,包括被拆遷村莊人員后續生活生活保障、子女教育及就業、醫療條件等,同時,還多次走訪周邊居民區,查看噪音影響等。其次,對企業的社會責任也給予較多關注。馬瑩也因為管理此項目,從企業社會責任角度出發,推動了中國機場收費制度改革。截止今日,她依舊在致力于研究并推動中國的機場收費政策的改革,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交通先行國家戰略的出臺,解決目前京津冀地區經濟發展不協調的問題,以及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都離不開具有獨特優勢的航空業發展和機場群建設,充分發揮價格在經濟運行中的重要作用,并實現價格在資源配置中的調節作用。馬瑩希望通過充分發揮價格在經濟運行中的重要作用,并實現價格在資源配置中的調節作用,引導機場根據市場情況,差異化、高質量發展,更好地為經濟建設及國家戰略服務。馬瑩表示,一年前,她作為河北省引入的首批職業經理人來到河北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除了完成本職工作,履職好總會計師的職責,她說她也會做好京津冀協同發展及國企改革等的課題研究,為做好此項研究,她還師從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智庫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黃慧群教授。河北省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是河北省國資委的一級監管企業,她來到該公司,是源于河北省將該公司作為職業經理人試點改革企業,并將公司全部經營層的崗位均拿出來做職業經理人試點。河北省國資委的該項工作也是國資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創新。馬瑩表示,她作為財政部培養的全國高端會計人才,應該發揮好引領、帶動和輻射的作用,讓更多的優秀人才,能參與到國企職業經理人的改革中來,帶動省屬國有企業與央企協同發展,并在其中發揮自己的價值。在采訪的過程中,記者能感受到馬瑩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她說,通過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研究,相關數據顯示:北京具有較強的虹吸效應,北京憑借首都的區位優勢匯聚了各方資源,金融、文化等高端產業聚集,而河北以重工業主導,環保壓力巨大,產業結構轉型受困,并且河北一直作為北京的政治護城河,承擔了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未來,政府是否可以通過價格的引導機制實現區域發展的協調。對比全球的五大城市群,例如紐約、東京城市群等均是通過以機場群帶動城市群建設,隨著大興國際機場投入運營,以大興機場為支點,京津冀地區協同發展的版圖將重塑。“到河北工作這一年的感受特別深,其實河北的發展機會非常多:京津冀協同發展、雄安新區建設、張家口冬奧會等,都將給河北帶來巨大的商機,但人才匱乏掣肘了河北的發展。未來,河北如何引來人才并留住人才,體制、機制是關鍵。”馬瑩感慨的說。在馬瑩來看,未來,我國財務人員在國際規則、內部控制及風險的把握度方面都需要提升。隨著中國的金融開放,需要更多掌握并能靈活運用國際規則的人才,能與國際金融市場平等對話、交流,并參與到國際金融體系的建立及治理中去,使中國在國際資本市場有更多的話語權。
馬瑩表示:他非常感謝公司滿翔宇董事長對他工作的支持,到河北資管工作伊始,她便主動請纓,要求把信息化工作從綜合辦公室調整到她分管的財務管理部。
她表示,“數據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如何讓數字會說話,并讓它產生價值,如何實現企業數據的互聯互通,讓它為提升管理服務,這也是今后工作的重點。”
加盟公司后,馬瑩即帶領財務管理部根據公司5年發展戰略,制定了公司五年信息規劃,并邀請了中國頂級的信息化專家進行了可行性論證:包括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主任、財政部信息化委員會的專家,金蝶全球財務專家,知名高校的大數據博導、省委信息安全監管部門及河北省屬企業的大數據專家等等,對公司的信息化建設把脈會診,提出可行性的意見、建議。為公司未來信息化建設工作開展提供了科學依據。
馬瑩加盟河北資管后發現,很多金融機構均提出,無法直接給予公司授信,地方AMC雖然作為金融企業監管,但卻沒有發放金融牌照,如果不能從金融機構融資,又無法開展同業拆借,而地方AMC的自有資金都明顯不足,地方AMC作為一個新興行業,成立時間短,自身造血能力有限,如果不能獲得有效的血液補充,企業生存都會受到影響,又何談發展?馬瑩通過深入了解,發現一個制約地方AMC銀行授信的技術問題,就是地方AMC在成立之初,缺乏行業標準,因此報表體系大多參照金融企業核算及報表體系,了解清楚情況后,她便萌生了為地方AMC行業建立財務核算標準體系的想法,并將這一想法與董事長進行了溝通,獲得了董事長的支持,并與行業主管部門進行了溝通匯報。“行業主管部門不僅支持我們建立行業的賬套體系及核算辦法,還主動提出,完成后,將配合我們在行業推廣,這給了我們巨大的鼓勵。”她說。除了新建財務核算體系,馬瑩更多考慮的是財務的創新、與時俱進。大家都在提財務應該從后臺走到前臺,從財務會計轉型到管理會計,但通過何種路徑實現,并沒有太多的實踐,大部分企業也把財務共享系統作為實現管理會計的手段,但財務共享系統,依舊停留在基礎財務與業務財務的過渡層面,并沒有實現真正的業財融合。如果讓財務從后臺走到前臺,真正實現業務財務的融合,就必須從基礎財務過渡到業務財務層面,因此,業務場景的理念運用到財務核算體現便顯得舉足輕重,只有如此,財務才能從核算型財務——倒車鏡,逐步過渡到業務財務——儀表盤,最終實現戰略財務的——導航儀功能,因此,馬瑩提出了“業務場景的財務體系”理念。通過對全行業商業模式的梳理,并依據行業監管政策及相關制度安排,對每個交易業務場景進行描述,再根據業務場景去定義會計科目,最終根據商業模式的全流程寫出核算辦法。通過建立行業標準體系,能讓更多的機構投資人、監管機構、金融機構等對地方AMC的業務及經營模式了解,也能更好地規范行業健康發展。公司財務人員也在梳理行業商業模式的過程中,對業務有了全面的了解,使財務人員具備了從原來事后核算到事前指導的基礎。同時,在進行整個賬套體系建設過程中,通過梳理行業不同企業的運營模式,找到了公司的差異化經營的關鍵點:就是聚焦不良資產主業,并深耕區域,通過綜合經營服務商多元化開展業務布局,尋找合適機會,整合業務上下游的金融牌照資源,有力配合了公司戰略的落地。馬瑩分析道:基礎財務只是事后核算,無法體現財務對業務的支撐作用,只有到了業務財務和戰略財務層面,才能體現財務的價值,讓財務人員真正的實現了從技術財務向業務財務和戰略財務過渡,讓他們從原來橫向能力的拓展,變成了縱向能力的拓展,實現為公司管理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