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世界經濟一個最顯著的特征是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往來頻繁,市場開放程度不斷深化,資金、技術、人才等流動更加廣泛和迅速。可以說,跨國貿易起點是二戰結束,而在二戰結束后第一年1946年,科法斯集團 (Coface)(以下簡稱:科法斯)成立,科法斯見證了貿易全球一體化的整個進程。成立之初,科法斯是一家由法國政府成立專營出口信用保險服務的法國公司。90年代初,隨著國際貿易從低速走向高速,科法斯也開始了國際擴張,逐步拓展業務網絡。2014年科法斯集團于巴黎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如今,作為全球三大信用保險服務商之一的科法斯,矢志成為業內最具靈活性的全球信用保險服務商,科法斯集團的4100位專業人士緊跟世界經濟格局,為全球超過200個國家的5萬家企業提供貿易信用風險保障服務,為其建立更成功,更有成長性,且更具活力的業務往來。憑借70多年的豐富經驗及最完善精細的全球網絡,科法斯集團成為全球信用保險、風險管理及全球經濟研究的風向標。在亞太地區,科法斯擁有超過20年的服務經驗,現設有13家分支機構或子公司,為客戶提供堅實的本地化支持及定制化服務。科法斯在7月10日發布了《亞洲企業付款調查2019》報告,報告揭示了在世界經濟增長動能減弱的背景下,企業付款趨勢日益惡化。對于科法斯發布的《亞洲企業付款調查2019》報告,記者獨家采訪了科法斯亞太地區經濟師卡洛斯·卡薩諾瓦(Carlos Casanova),卡洛斯對報告中的數據變化及背后的深層次原因做了詳細解釋。本次亞洲企業付款調查涵蓋了該地區內9個經濟體(澳大利亞、中國、印度、日本等國家)超過 3000 家企業。亞洲企業平均逾期天數88天,各行業還款壓力來源不同
數據顯示,2018年,亞洲企業平均遭遇買家逾期付款天數為 88 天,相比 2017 年的 84 天有所延長。遭遇逾期付款天數最長的是中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企業。經濟師卡洛斯·卡薩諾瓦對記者表示,中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這些經濟體面臨著不同的壓力。中國企業在被調查的9個亞洲經濟體中,遭遇逾期天數居榜首。他分析道,針對于中國的情形,由于很多企業債務情況偏高,導致資本配置不當以及不良資產的出現,令企業債務償付成本不斷增長。從現金流的角度來看,中國企業遇到不小挑戰,特別是當市場流動性緊張的時候。另外,美聯儲在2018年加息吸引資產轉為美元資產,使得亞太地區公司更加難以獲取資金調查數據顯示,亞洲企業去年面臨較大壓力,企業需要提供更長的信用期限給予買家。此外,63%的受訪企業表示在2018年遭遇買家逾期付款,企業遇到的平均逾期付款的時間由2017年的84天增至2018年的88天。對于平均逾期天數的增加,卡洛斯表示,由于不同行業提供的信用期限不同,它們面對的還款壓力來源都不同。例如,農產品行業許多產品的產品生命周期就比發電廠里的鍋爐短得多,農產品行業的平均信用期限和逾期付款的時間自然相對較短。此外,從2015年起趨勢是信用期限不斷延長,這是由于激烈的競爭迫使公司提供更加有吸引力的期限來達成交易。最后,貨幣政策收緊帶來的融資渠道匱乏亦是企業財務困境的根源所在。他給亞洲企業的建議是:公司需要去學習怎樣通過確保良好的現金流以及使用信用管理工具來適應這個新變化。亞洲企業遭遇逾期天數最長的行業是能源、建筑和 ICT 行業;中國企業遭遇逾期天數最長的行業是汽車、運輸、建筑和能源。對于這個行業上的差別卡洛斯解釋道:對于ICT行業而言,國際供應鏈都集中在亞洲,而中國正處于這個供應鏈的核心位置。2018年,世界貿易摩擦對ICT整個行業有影響,由于很多亞太地區都與一些ICT行業公司有貿易來往,自然也給亞太地區其他經濟體這些公司帶來了負面影響。關于中國汽車行業這方面,銷售量以及價格的下降對利潤產生壓力,特別是影響了汽車銷售渠道的一部分企業。建筑和能源行業負債率一直就比較高。還有就是房地產開發商在2019年面臨著很長的債券到期,這也會增大融資的壓力。另外,能源行業正在進行改革,特別是針對盈利能力較弱的國有企業。在現金流風險方面,根據科法斯的經驗,80%的超長期逾期付款(超過 180 天)一般無法收回。當此類超長期逾期付款金額在企業的年營業額中占比超過2%時,便會對企業現金流構成風險。表示超長期逾期付款金額超過年營業額 2%的公司占比從2016年的26%升至2017年的33%,并于2018年攀升至38%。此外,調查結果顯示,表示超長期逾期付款金額超過年營業額 10%的公司數量激增。如以經濟體比較,表示遭遇超長期逾期付款金額超過年營業額2%的公司數量增長率在中國、澳大利亞和馬來西亞最高。根據調查,去年亞洲企業對2019經濟預期惡化極為顯著。日本、新加坡、中國等部分經濟體有超過50%的企業聲稱不期待2019年經濟增長有所提升。這些經濟體均受到國際貿易摩擦的直接或間接影響。盡管情緒低迷,但53%的公司仍稱其不使用任何信用管理工具來緩解信用風險。令人驚訝的是,那些預期經濟難以改善的風險管理者所在的企業,大多數承認不使用任何信用管理工具。卡洛斯分析了這一現象背后的深層次原因,這體現了風險管理者的樂觀預期與對宏觀經濟前景的消極預測自相矛盾。這是在增長減緩背景下的一個憂慮,也是一些行業的壓力來源。最后,卡洛斯跟記者談到對未來的一些預期,他表示,不管是中國還是亞洲,企業償債壓力都是逐年上升的,除非中央政府進一步推動去杠桿,否則這種壓力將會繼續存在。隨著大環境的惡化,2019年GDP增長預計會放緩至6.3%左右,所以政策不太可能會積極推動這方面的整改。北京時間8月1日,美聯儲宣布降息25基點至2%-2.25%,這會緩解融資方面的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