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來源:《貿易金融》雜志 2019年4月刊
資金融通與金融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工行在推動國際化經營、專業化服務和多邊金融合作等方面顯示出自身的實力與使命。 “一帶一路”作為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始終與金融支持的力量息息相關。中國工商銀行作為全球最大的商業銀行,既是金融支持“一帶一路”的重要踐行者,也是多邊金融合作推進“一帶一路”資金融通的倡導者和推動者。 國際化:推動金融服務覆蓋“一帶一路”區域 “ 一帶一路” 金融服務跨區域特征明顯,強大的全球網絡布局是提供金融服務支持的基礎。 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我國大型商業銀行在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幫助中資企業“走出去”的進程中,積極推進全球網絡布局和渠道建設,在沿線國家或地區增設了大量分支機構,不斷加快自身的國際化進程,提升核心競爭力。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年末,已有11家中資銀行在27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立了71家一級分支機構。 工行重視深耕“一帶一路”重要市場,國際化網絡布局高度契合“一帶一路”倡議,截至2018年年末,工行已經在沿線21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31家分支機構,同時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落地不斷增添新節點,積極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歷經二十多年的國際化發展,截至2018年年末,工行已在47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426家境外機構,構建起全天候跨時空的全球服務網絡,為境內外703.3萬公司客戶和6.07億個人客戶提供全面優質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工行參與支持的“一帶一路”建設融資合作已遍及亞、非、拉、歐、美和澳等六大洲,成為中國政府支持“走出去”的重點聯系銀行、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首選商業銀行。 專業化:專注推動“走出去”和“一帶一路”金融服務 “一帶一路”建設為商業銀行帶來了新市場、新客戶和新業務,但與此同時,其對金融服務支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臨日漸多樣化、復雜化的跨境金融需求,我國商業銀行唯有不斷創新金融服務,積極提供融資、財務、交易金融和境外資產管理等專業化、綜合化金融服務,才能更好地拓展國際市場,支持 “一帶一路”建設。 為專注推動“走出去”和“一帶一路”金融服務,發揮專業化經營優勢,工行著力打造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融資產品線和專業團隊。 在融資產品方面,主要包括出口信貸融資、資源支持結構性融資、跨境兼并收購和境外項目融資等。支持行業主要集中在境外電力、電信、鐵路、港口、航空、航運和市政基礎設施等行業。 據悉,近年來工行與國際同業共同安排了一系列具有市場影響力的重大項目,在市場上逐漸樹立起專業品牌,多個“一帶一路”合作項目獲得國際獎項,工行的“一帶一路”專業化金融服務能力獲得業界認可。 多邊金融合作:打造常態化合作機制和交流平臺 未來“一帶一路”建設要聚焦重點,精雕細琢,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這既對金融業促進資金融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將為各金融機構帶來更大的合作發展機遇。 作為金融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和“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的積極倡導者,工行堅持開放合作理念,在推動金融共建“一帶一路”多邊合作領域邁出一大步。 2017年,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工行積極發揮中資大行支持引領金融共建“一帶一路”多邊合作的重要作用,牽頭舉辦“一帶一路”銀行家圓桌會(簡稱BRBR),并倡導成立“一帶一路”銀行間常態化合作機制(BRBR機制),該機制作為唯一由商業機構倡導的成果納入高峰論壇官方成果清單。 依托BRBR機制,工行與國際同業、多邊機構在項目投融資、交易銀行、金融市場等各領域廣泛開展務實合作,包括與全球主流商業銀行開展國際銀團、俱樂部貸款、債務資本市場等融資合作,與國際出口信用保險機構共同安排出口信貸融資,與世界銀行、泛美開發銀行、歐洲復興銀行等開展第三方市場開發等多邊合作,與全球產業基金、投資銀行、大型跨國公司等嘗試投貸聯動,為提升“一帶一路”資金融通水平做出了實質性貢獻。 經過兩年以來的發展,工行已將BRBR機制打造成成員機構間“共享信息、共商政策、互薦項目、互助發展”的特色同業合作交流平臺, 并通過舉辦項目融資合作與風險管控培訓等活動加強成員能力建設。 截至目前,BRBR機制已覆蓋45個國家和地區的85家成員機構,工行與機制成員合作落地“一帶一路”沿線項目逾50個,總融資金額超過400億美元。 4月24日,第二屆“一帶一路”銀行家圓桌會成功舉辦,這是繼工商銀行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發起創設BRBR機制以來舉行的第二次高級別圓桌會議。 此次會議圍繞“一帶一路”金融服務合作達成了多項務實合作成果。 一是工商銀行、渣打銀行、阿聯酋國民銀行、土耳其實業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十余家金融機構簽署了7份第三方市場合作文件,總投資金額達88億美元。 二是評選了迪拜光熱電站等8個BRBR機制2017-2018年度最佳融資合作項目,涉及能源、基建等多個“一帶一路”建設重點領域。 三是發布了“一帶一路”綠色金融(投資)指數框架,并發起了三大合作倡議,進一步推動金融機構在綠色金融、債務資本市場和信用風險管控等領域的互利合作。 工商銀行行長谷澍表示,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受到更加廣泛的認可和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深化,BRBR機制也將進一步加強成員間第三方市場重大項目對接、金融治理標準共享、金融服務產品創新與風險管控等領域合作,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更加穩定、多元、可持續的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