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貿易金融》記者張藝妍
得益于“金融+科技”的戰略,中國平安完成了金融全產業鏈布局,并取得了耀眼的成績。截至2019年3月31日,中國科技專利申請數較年初增加3265項,累計達15316項,位居國際金融機構前列,其中,PCT及境外專利申請數達3761項。
在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云技術等領域,中國平安早已運籌帷幄。
2019年7月5日,在小微金融年會上,平安銀行總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總裁王瑞發表了精彩的演講,主題是“談金融的科技——風控邏輯新思考”。
平安銀行 總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總裁 王瑞
歷史上未曾改變的兩條簡單的風控邏輯
王瑞表示,通常談到金融科技大家說的最多是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這樣的一些技術。當然,這些技術也被廣泛的應用于其他的很多行業。
王瑞分析道:銀行業最頂尖的科技是風控技術。風控技術,如果大家回溯一下,其實這個技術很久沒有變過了,至少有幾十年甚至上百年。
在全球范圍內,銀行的風控技術,一直基于兩條簡單邏輯:
一是人有信。個人、企業是否有信用。企業的信用主要依據有審計的財報、三表等等,基于信用產生的信貸。
二是物有值。企業的資產、抵押物、應收帳款的價值到底是多少,對這個資產進行處置之后能夠得到多少,這是基于物品的價值而產生的貸款邏輯。
幾十年來甚至百年來,全球一直在遵循這兩大類邏輯做銀行信貸業務。
多角度判斷企業的經營之道
平安銀行總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總裁王瑞說道,我們今天看到工商數據、稅務數據、財務數據,這些數據可以真正判斷小企業經營的少之又少。現實是小企業是缺乏數據的,如果有足夠多有用的數據,小企業的融資難的問題早就解決了,這是很嚴酷的現實。
從概率論的角度,金融機構要判斷小企業在未來的生產經營結果是否有高概率償還的能力,從而決策是否授信及其額度。我們基于對行業經營生產過程的研究,以精算學為基礎建模,基于概率去定價、銷售,由此產生了對整個經營結果的判斷。
把概率論的模式拿到信貸產業模式,除了“人有信”、“物有值”這兩個基本概念邏輯之外,是“道有理”去判斷一個企業在產銷過程的經營之道。
銀行輸出能力幫企業賺錢才是真正的第一道風控
在掌握企業的風控和經營邏輯之后,則需要關注具體的手段、方式方法。
銀行里面說到風控,重在“控”字。什么叫做“控”呢,要有資金閉環、要強制監管。
對于小企業經營者來說,其實每一次經營決策都在盈利和風險之間做平衡和較量,任何一個小企業決策都具有風險和利潤二重性。
與其我們銀行作為一個旁觀者試圖去把控風險,為什么不能換一種思維,真正的把我們銀行的資產、資源和一些技術輸出給這些小企業,去幫助小企業做好生產管理。
所以說風險前置,是真正把風險管理放到產業當中,銀行把自己的能力輸出給企業,企業賺錢這才是真正的第一道風控。
注,本文內容根據大會現場錄音整理,未經嘉賓本人確認,僅供學習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