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資金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3月16日,包銀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內蒙古蒙商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高管信息也發生了變更。劉鑫退出公司高管行列,尹志成接棒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兼總經理,成為蒙商消費金融成立以來的第二位董事長,而尹志成也是蒙商銀行監事之一。
獲批更名近四個月后,包銀消費金融正式“翻篇”。3月17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網顯示,包頭市包銀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已于3月16日正式更名為內蒙古蒙商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蒙商消費金融”)。 蒙商消費金融的高管信息也發生了變更,劉鑫退出公司高管行列,尹志成接棒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兼總經理,成為蒙商消費金融成立以來的第二位董事長,而尹志成也是蒙商銀行監事之一。 根據銀保監會官網披露,蒙商消費金融更名一事此前已于2020年11月17日,獲得包頭銀保監局批復同意。尹志成的任職資格也在2021年1月獲得內蒙古銀保監局批準同意。 零壹研究院院長于百程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蒙商消費金融的更名和更換法定代表人等,是因為其大股東包商銀行在2020年破產重組為蒙商銀行,因此公司相應變更名稱及法定代表人等。 “除了是股東變化作出的決策外,蒙商消費金融這一變動也是強化公司內部治理的需要,更好地完善組織架構,有利于適應后疫情時代的消費金融公司發展。“消費金融專家蘇筱芮進一步解釋道。 目前,除了工商信息變更為“蒙商”外,包銀消費金融官網、APP、公眾號等渠道中,相關信息尚未進行變更。針對蒙商消費金融的這一變化情況,在大股東重組后業務開展情況如何、相關產品是否有更名計劃等方面,北京商報記者向蒙商消費金融進行了進一步了解,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對方回復。 不過,蒙商消費金融合作方一名知情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當前內部沒有聽到過關于蒙商消費金融變動的消息,但合作業務仍處于正常開展的狀態。 工商信息顯示,蒙商消費金融在2019年6月注冊資本由3億元增資至5億元,包商銀行持股44.16%為最大股東,按照此前監管要求,包商銀行的股權投資由蒙商銀行承接,但該部分股權尚未進行變更。此外,蒙商消費金融股東還包括新浪微博關聯公司微夢創科網絡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40%;深圳薩摩耶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5.6%,為第三大股東。 事實上,受包商銀行重組事件影響,蒙商消費金融的動向也一直是業內關注的焦點。作為銀保監會批準成立的第17家消費金融公司,蒙商消費金融成立至今尚未對外披露過經營業績,在高管變動、增資等方面也少有消息傳出。 于百程分析認為,目前,蒙商消費金融的注冊資本5億元,在消費金融行業中處于靠后位置,整體實力有限。不過,該公司股東結構是典型的銀行+場景+科技的模式,具有一定優勢。“而消費金融業務對于區域性銀行來說比較重要,原大股東包商銀行風險釋放,重組后的蒙商銀行更有利于支持旗下消費金融業務的發展,蒙商銀行步入正軌之后,蒙商消費金融業或將迎來發展空間。” 蘇筱芮則強調,蒙商消費金融發展因素需從內因、外因兩方面來看,內因包括股東資源、業務水平、人才競爭力等; 外因包括消費金融市場、監管環境等。消費金融行業競爭之下,蒙商消費金融仍需關注場景建設,通過細分場景的選擇及新產品的打造來完善業務; 此外,數字化轉型也是其能否提升業務流程效率、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