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資金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聚合支付告別野蠻擴張后,著力打造商戶服務生態,延展產業鏈及增值利潤空間。聚合支付市場更加多元,期間也迎來資本的價值重估。
「支付百科」獲悉,聚合支付頭部企業武漢利楚商務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利楚掃唄”)已完成新一輪融資,騰訊、螞蟻集團作為投資方正式入股利楚掃唄,均持股14.11%為第二大股東。
利楚掃唄本輪融資具體額度及估值不詳。工商信息變更后,利楚掃唄股東為王朋、上海云鑫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廣西騰訊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唐小忠、周釗、蔣文龍、上海富友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武漢掃唄網絡科技中心(有限合伙)。
其中,王朋持股17.91%并控股武漢掃唄網絡科技中心(有限合伙),實為利楚掃唄的大股東、實際控制人。新增股東上海云鑫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4.11%,上海云鑫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由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控股;新增股東廣西騰訊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4.11%,廣西騰訊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由深圳市騰訊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公司全資控股。同時,富友支付持股比例由變更前的15.28%被稀釋至8.29%。
「支付百科」分析,與以往聚合支付融資趨于“站隊化”相比,利楚掃唄同時接受騰訊與螞蟻的財務投資,更能平衡自身角色,充分對接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的生態能力,在業務擴張過程中不受限制。利楚掃唄之所以能在巨頭競爭時獨善其身,或與它自身產品能力和生態能力相關。
據利楚掃唄官網信息,利楚掃唄成立于2011年,是國內最早從事聚合支付技術研發和應用的科技企業之一,目前利楚在國內設有1個研發和16個運營中心,覆蓋全國主要城市,旗下商戶數量87余萬家,日處理交易筆數1500萬筆,年受理交易金額2000億元,為上百個行業提供商戶數字化經營綜合解決方案。
至于融資的用途,利楚掃唄正處于業務快速增長期,市場版圖、產品、技術、服務等層面均需進一步完善,這不可避免地會消耗大量資金。在利楚掃唄上一輪融資時,創始人王朋透露資金將用于公司升級,尤其是增加運營人員,加強服務處理能力。
就利楚掃唄的業務布局而言,正在將相當一部分精力放在中大型商戶群體,通過創新增值產品切入。利楚掃唄定位于商戶數字化經營運營商,旗下有聚合支付品牌“掃唄”、商戶數字化服務SaaS平臺“fu+” 、商戶數字化營銷平臺“來智慧”。這也就意味著商戶在經營全過程對利楚掃唄依賴性更強,商戶的活躍度也更高。
聚合支付是打通移動支付“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一環,掌握豐富的商戶數據資源和流量入口,因此各路資本和互聯網巨頭紛紛拋出橄欖枝,甚至花重金戰略投資或收購。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此前均談及服務商對于它們的意義,尤其是碼牌布放和商戶拓展維護。
在多方參與的支付鏈路中,相比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清算機構,第四方支付(聚合支付服務商)對商戶經營的需求了解得最透徹。憑借接地氣的商業模式,聚合支付通過”多碼聚合“的支付方式快速占領市場,并在2015年-2016年迎來了第一波投融資高峰。
從2016年開始,聚合支付賽道中涌現出一批獨角獸和準獨角獸,它們在資本助推下體量迅速增加。經過一輪輪碼牌大戰、補貼戰之后,聚合支付行業劇烈洗牌,最終收錢吧、錢方好近、利楚掃唄、哆啦寶、付唄等聚合支付服務商脫穎而出。今年一月份,上海證監局披露了《中金公司關于上海收錢吧互聯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輔導備案情況報告公示》,這意味著收錢吧將正式沖刺創業板上市。
從聚合支付業務的演變過程來看,目前聚合支付賽事已進入下半場。貼碼熱潮過后,圍繞聚合支付服務商的兩個難題出現:一是聚合支付產品比較單薄,僅僅是多個支付通道的聚合,服務商戶的能力太輕;二是缺乏深耕場景的能力,導致行業門檻低,服務模式易被取代。
沒有場景的支付注定沒有持久的粘性,也沒有門檻和壁壘,掃碼時代聚合服務商跑馬圈地式的野蠻擴張模式已經式微,下沉至商戶端需求成為移動支付下半場制勝關鍵。
某頭部聚合支付服務商曾向「支付百科」分析,未來商戶數字化轉型有兩個典型特征,一個是輕型大屏收銀設備,一個是線下分期策略。以蜻蜓、青蛙為代表的輕型大屏設備,能讓用戶主動操作,改善傳統收銀模式,提升收銀效率和會員轉化率。而90后對于分期的熱衷,將為服務商的金融增值服務打開空間。
中大型商戶是聚合支付下半場角逐的重要目標,因為它們具有較強的付費能力和增值服務空間。目前,支付分潤仍是聚合支付服務商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服務升級背景下服務商也不能再做純支付型服務商,而是轉型成提供移動支付解決方案的服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