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資金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消費金融”除了享受鮮花(成長)、掌聲(用戶),聚光燈(監管),還有另外一面(困境)。
——消費金融
近日,北銀消費將進行增資擴股的消息引發不少媒體的關注。多家媒體也在文中提到“北銀消費”是2010年第一家成立的持牌消金公司,曾經“鮮花”和“掌聲”都獲得過,不過近年來的表現卻顯得有些暗淡。
此次北京銀行同意出資7500萬元參與北銀消費增資擴股,以及同意授予北銀消費額度60億元。這些都更加利好這個首家成立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展開一場新的轉型。
1
公開資料顯示,北銀消費目前注冊資本為8.5億人民幣,其股權結構為:北京銀行持股35.29%、桑坦德消費金融持股20%、利時集團持股15%、華夏董氏事業集團持股5%、聯想控股持股5%、大連萬達集團持股5%(起初為獨資)。
作為首家成立的持牌消金公司,就注定了其發展會一直伴隨著多方的關注。
經過10年的發展,北銀消費一路以來有收獲也有成長,同時也存在著一些發展問題,也在不斷嘗試新模式與新布局。
初期,在2012年-2015年間,北銀消費一直表現良好,也實現了連續盈利。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年底,北銀消金貸款余額已接近60億元;2015年末,消費金融公司行業資產總額為637.95億元,貸款余額為573.74億元。而北銀消金在2015年11月末貸款余額近200億元。以此估算,北銀消金在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的市場份額約在30%左右。
直到2016-2017年,北銀消費出現盈轉虧,按照股權推算,虧損金額分別達到了13.49億元、0.79億元。如此虧損,還在于風控與經營上的問題。也是這樣,使其慢慢失去了曾經優勢,被后來者趕超。
2
據媒體此前報道,北銀消費也在場景分期、小額現金貸等各種消費金融產品形態上多有嘗試,但最終形成了以線下大額信貸產品為主的業務結構,類似中銀消費、湖北消費,原來主要通過線下的渠道商、擔保公司等機構在線下進行擴張。
但隨著監管的強力介入,尤其2017年開始對于現金貸的整治,繼而細化到大數據風控、催收、獲客渠道和聯合貸款模式等方面,消費金融公司初期的粗放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業務發展面臨挑戰。
北銀消費在意識到舊的發展模式已無法保證未來發展時,也開始嘗試新的模式。據了解,其在2018年已經在全國各地逐步恢復放款,線下大額信貸業務數量也越來越少,開始選擇對接外部資產端機構展業。
數據顯示,2019年北銀消金凈利潤約4194萬元,雖然同比增長20.69%,但比照行業頭部仍有差距。同時,其股東方在北銀消費同業存放余額3.38億元;同時通過同業拆借業務,股東方對北銀消金拆借資金27億元。
截至2020年9月末,北銀消費貸款總額為76.46億元,資本充足率13.00%,不良貸款率2.88%,資產損失準備充足率194.02%。2020年1-9月實現營業收入4.58億元,實現凈利潤僅為0.13億元。
由此,也能看出當前的北銀消費對資金的渴望。也有其他媒體發現,北銀消費除大股東增資輸血外,目前正招聘資金管理人員,崗位職責中提及,需推進實施金融債、資產證券化等資金業務,構建多元化融資渠道。在未來北銀消費的發展中,資金業務被其視為極為重要的一塊。
3
新冠疫情對消費金融公司產生了不小影響,消費金融公司信貸投放明顯放緩甚至收縮,同時消費金融公司中低收入長尾客戶的定位以及將逾期60天以上貸款劃入不良的監管標準,將推升其原本就相對較高的不良貸款率。
由此,適當放松對撥備覆蓋率的要求有助于階段性調整信貸資金釋放力度以支持普惠金融業務開展,增強流動性,同時緩解風險管控壓力。2020年,監管部門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涉及到大數據風控、產品定價、催收管理、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進一步對消費金融公司的業務開展加以規范。
與此同時,隨著對互聯網金融平臺監管的加強,消費金融公司正規軍的牌照優勢更加凸顯,未來或有更多的資源和政策傾斜。因此,消費金融行業未來的發展依然可期,北銀消費作為持牌消金,且是首家成立的持牌消金,更應該承擔起助力行業發展的責任。
持牌消金公司增資擴股確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但近幾年不斷有持牌消金增資擴股,也一定程度上展現出持牌消金的發展壓力。
如今,在政策利好的且很可能持續利好情況下,增資擴股就更有利于廣泛地進行戰略布局和服務,獲得更多收益和流量。
當然,一家持牌機構的良性發展,關鍵還在與風控的能力。北銀消費增資擴股,目前除北京銀行外尚不知其他股東是否跟進增資,還要等地方銀保監局批復后公布詳細的增資情況披露。此次就北銀消費增資擴股的消息,的確讓不少行業人開始期待其下一步的發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