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金融下半場,用戶體驗已成消費金融公司拉新、留客的關鍵指標,而招聯消費金融似乎不怎么在乎。
從傳統消費金融到數字消費金融,展業方式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來自不同背景的玩家圍繞線上場景開展獲客、風控、貸后管理等多方面競爭。在此過程中,部分消費金融公司忙于跑馬圈地,讓聲譽風險和用戶體驗成為盲區。近日,有用戶反映招聯消費金融因代扣系統故障導致用戶逾期,期間,用戶并未受到任何提醒電話、短信、郵件,只等來了招聯消費金融的催收電話。用戶對招聯的操作感到十分憤怒,提前還款后注銷了賬戶。當用戶打開招聯金融時發現一則提示,由于外部系統原因,暫不支持該銀行卡還款,請過段時間再試或綁定其他銀行卡進行還款。該用戶稱,綁定的光大銀行卡狀態正常,自己使用招聯金融從未逾期,如今代扣不能使用,招聯未通過多種方式告知用戶。目前,銀行、部分消費金融公司在還款日以及突發情況下,會及時通知用戶最新動態,以防止用戶忘記還款。如果因平臺問題導致用戶逾期,用戶也可以向平臺方投訴,將逾期情況加以說明。還有不少用戶投訴稱,在中國聯通辦理寬帶業務時,被引導辦理了“招聯信用付”,造成用戶寬帶續費套餐變成了分期貸款。當前,仍有大量韋博英語等教育培訓機構的用戶控訴招聯消費金融,試圖解除被綁定的分期貸款。在持牌消金隊列中,招聯消費金融通過股東提供的場景、資金優勢,利用線上化和外部渠道獲客的方式,一舉奪得持牌消金第一位的寶座。去年,招聯消費金融大規模與光大銀行App等平臺合作拉新,通過補貼的方式瘋狂獲客。自2015年成立至今,招聯消費金融一路高歌猛進,在去年更是以超14億的凈利潤登上持牌消金榜首。2016至2019年,招聯消費金融營收15.3億元、41.63億元、69.56億元、107.40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24億元、11.89億元、12.53億元、14.6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招聯消費金融凈利潤增速接近300%,直接跨入凈利潤10億的持牌消金序列。規模大肆擴張之后,增長開始出現疲軟,數據顯示,招聯消費金融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收60.23億元,同比增加30.76%;實現凈利潤5.78億元,同比減少18.56%。在招聯消費金融業績飆升的背后,除卻消費金融黃金時期的紅利,招聯消費金融凈利能從個位數突破到十位數,一方面抱住了中國聯通、招商銀行等股東的大腿,另一方面離不開招聯瘋狂的展業套路。招商銀行作為招聯消費金融的大股東,是招聯消費金融獲取較低成本的資金的保障。2017年6月,招商銀行為招聯消費金融授信150億元對的綜合授信額度;2018年7月,招商銀行再次對額度進行加持,授信230億元綜合授信額度;2019年6月,招商銀行再次進行同業授信額度270億元人民幣。招聯消費金融的融資主要依賴同業借款、同業拆借,融資渠道較為單一。截至2019年6月末,招聯消費金融已經獲得165家金融機構授信,授信總額度為1803.69億元。除了招商銀行為其提供資金便利之外,招聯還通過發行金融債補血。今年4月初,招聯消費金融發行規模為30億元人民幣的金融債券,這也是招聯消費金融今年以來發行的第三期金融債,共計發行了70億。招聯消費金融僅用不到4個月的時間便將金融債額度使用完畢。招聯發行的三期金融債票面利率分別僅為3.48%、3.04%和3.10%,利率創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最低記錄。通過主動負債的方式籌集充足資金,有利于消費貸款投放。資產規模從零到近千億,招聯消費金融的不良貸款風險也持續上升。2016年、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招聯消費金融不良貸款余額分別為1.5億元、5.82億元、13.93億元和15.95億元,不良貸款率分別為0.82%、1.24%、1.93%和2.08%。招聯消金“小額、年輕”的業務特征比較明顯,旗下“好期貸”、“信用付”和大學生貸款“零零花”均是互聯網信貸產品,超一半的貸款金額在萬元以內。在獲客方面,招商銀行和中國聯通在客戶端給予招聯消費金融流量入口,也能夠在自身既有的客群中導流給招聯金融,通過招行手機銀行、聯通營業廳等上億用戶規模的App幫招聯消費金融引流轉化。招聯金融旗下的好期貸在宣傳中給出0.029%-0.0495%不等的日利率,即年利率在10.44%-17.80%之間,但有用戶反映其好期貸的日利率高達0.09%,年利率達到32.85%。招聯消費金融曾因息費太高被法院駁回相關訴求。判決書顯示,因招聯金融合同約定的罰息(或滯納金)計收標準過高,法院依法酌定罰息(或滯納金)以年利率24%為計算標準,招聯消費金融訴求罰息(或滯納金)金額中超過年利率24%的部分,法院不予支持。在擴張過程中,招聯消費金融多次因營銷、催收等問題被用戶投訴。此前,用戶反映招聯金融涉嫌通過虛假信息誘導客戶還款,用戶在還款后信用額度被無故凍結,不能繼續循環借貸。招聯消費金融拉新也有套路。根據此前的招聯活動,用戶在2019年5月6日-12日邀請5個用戶完成借款就獎勵500無門檻購物券。當用戶在活動期間邀請5個用戶并完成借款,卻被客服告知一周只能邀請3個,超出無效。忙于追求業績和規模,招聯為擴張業務,可能疏于管理合作商戶的審核及資質。「消費金融頻道」注意到,監管部門對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從亂象整治和知識教育兩方面推進,尤其加大了對消費者保護亂象的打擊力度。外部獲客成本居高不下,部分消費金融公司被迫自建商城分期、信用支付場景,希望借此打破獲客瓶頸,并提升存量用戶留存率。招聯消費金融的短板在于缺失自建場景,于是開始自建分期商城,與蘇寧易購建立產品供應鏈合作,當前商城用戶規模達百萬。為了降低對股東方的依賴,招聯也開啟了平臺化策略,積極與外部平臺建立合作。去年,招聯與天津銀行合作推出了一款聯合貸款產品“天天貸”,招聯與支付寶等互金平臺也建立流量合作關系。盡管體量占優,但更多存量巨頭入場后,過于依賴股東方的業務模式讓招聯金融無法再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