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資金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信了手抄貸,貸款沒見著卻被騙走高額服務費;信了月薪8萬元的招聘廣告,工作打了水漂,臉上還被動了刀;信了專業機構,貸款前卻被要求買保險,還款困難就被軟暴力催債……
記者調查發現,套路貸又出新花樣,欺詐手段更具迷惑性。一些年輕人因社會經驗不足、防范意識不強,容易落入變種套路貸陷阱,甚至有人為償還債務加入犯罪團伙。
疫情發生以來,剛需人群資金壓力增加,變種套路貸、套路騙又有抬頭之勢。受訪人士表示,相關職能部門需加強監督工作,對犯罪活動實施全鏈條打擊整治、加強曝光力度,形成有效震懾。
套路極深:被騙后仍沒察覺
“使用5年,先息后本,無前期費用”,一則貸款廣告讓打算創業的王峰(化名)撥通電話。業務員在電話里說,公司能把貸款人“包裝”成資質良好的借款人,由客戶經理“一對一”進行話術培訓,再手抄一份材料后,就能通過貸款機構“面簽”,順利獲得貸款,該公司只收取服務費和“包裝費”。
在繳納10多萬元費用后,王峰在指定貸款機構“面簽”時,被告知手抄材料有錯誤無法批貸。當聯系“包裝”公司時,對方表示可再次提供服務,但還需繳納服務費等,王峰只好放棄。
類似警情積少成多,北京市公安局機動偵查總隊會同法制、網安總隊和朝陽公安分局等部門成立專案組,開展偵查工作。今年8月,北京警方一舉打掉三個手抄貸詐騙團伙,刑事拘留129人。
除了手抄貸,招工美容貸、捆綁搭售保險等,成為套路貸、套路騙的新花樣,掉入陷阱的多為年輕群體。
去年底,大學畢業沒多久的李倩(化名)找工作時,收到一條網絡招聘信息“招聘總經理助理,月薪8萬元”。抵擋不住高薪誘惑,李倩參加了招聘。“面試官說我條件符合,只是形象欠佳,需要做個微整形手術,入職后手術費用能報銷。”李倩說,在貸款10萬元做了整形后,咨詢入職事宜時卻被百般糊弄,工作打了水漂,還欠下高額債務。
辦案民警介紹,招工美容貸由醫療美容機構以托管、外包、代理等方式與招工團伙合謀,騙取美容整形貸款費用。大部分客戶來自“渠道”而非“直客”,服務項目價格虛高,實際成本只有報價的十分之一,費用大頭歸誘騙客源的團伙。
而市民李小明(化名)遭遇的則是捆綁搭售保險的騙局。此前,他向某金融機構貸款20萬元,合同約定借款年利率為6.65%,貸款之前卻被要求購買指定保證保險。在扣除6000元首期服務費后,李小明僅收到19.4萬元,每月需償還本息、服務費、保費等共計7743.46元,折合年息為14.56%。
后來李小明無力還款,保險公司向貸款公司理賠,并向法院起訴李小明要求支付未付保費,償還理賠金和違約金。按照訴訟請求計算,李小明三年共需還款341884.87元,折合年利率達25.41%;四年共需還款397328.8元,折合年利率高達26.20%;拖欠時間越長,還款利率越高。“自己及家人長期被催債公司短信轟炸、電話威脅,嚴重影響生活。”李小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