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資金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中國消費金融公司發展報告(2020)》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擁有消費金融牌照的機構有26家,這26家消費金融公司資產規模達4988.07億元,同比增長28.67%;貸款余額4722.93億元,較上年增長30.5%。
與此同時,消金公司的半年報陸續披露。面臨疫情的影響和利率上限的調整,我們看到,消費金融的增速放緩,座次得以重新調整。
在這背后,我們也發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哪些機構資產質量最高,哪些機構利潤增長最快,哪些機構在看似穩定的背后暗含隱患,哪些機構的業務模式最受考驗……
或許正如獨立研究人士郭大剛所言,消費金融仍然有足夠的利潤空間,而那些資質較差的次貸客群本就不該是消費金融的服務對象。
在他看來,民間借貸利率新規后,原本民間借貸的客群向消費金融機構遷移,短期內可能出現逾期壞賬,但是從長遠來看,對金融機構還是利好。未來金融機構自有資金的利用率將得到提升,進一步節約公共資源,實現強者愈強的局面。
融資成本最低: 招聯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 隨著民間借貸利率紅線的大幅下調,消費金融公司利差收窄,按說融資成本也應該下降,但是消金界了解到,由于受疫情影響,企業風險暴露增加,不少機構的融資難度不降反增。 某股份制銀行金融同業部負責人向消金界表示:“除了頭部機構,我們已經停掉了與其他消費金融司之間的同業拆借業務。”在這種情境下,低成本、多渠道的融資途徑顯得尤為重要。 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上半年,招聯消費金融以70億元金融債發行規模、3.04%最低發行利率,刷新行業紀錄。 從業績表現來看,2020年上半年,招聯消費金融實現營收60.23億元,同比增加30.76%;實現凈利潤5.78億元,同比減少18.56%。盡管凈利潤出現首次下滑,但在同業中依然保持領先地位。 此外,馬上金融以優先A檔票面利率3.5%,創下了今年以來持牌消金機構ABS產品發行利率新低。 正如在某信托公司資產從事證券化業務的人員所說,雖然利率下行導致消費金融公司短期內業務量萎縮,但是從長期來看,其底層資產的質量將得以提升。 凈利潤增長最快: 杭銀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 突發的疫情使得消費金融公司的線下業務首當其沖,也促使金融機構加快了線下向線上的轉型。比如,捷信裁撤大量線下網點,招聯金融徹底關停線下大額業務…… 盡管如此,凈利潤增長最快的,依然是主要依靠線下團隊作業的公司。 杭銀消費金融創下上半年最高增幅。截至2020年上半年,杭銀消金實現營收8.86億元,同比2019年同期上漲224.50%;實現凈利潤0.93億元,同比2019年同期上漲244.40%。 在客群定位上,杭銀消金一直主做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在編在崗客群,今年以來延伸至至電信、煙草等央企、大型國企。 此外,主打線下模式的長銀五八消費金融,2020年上半年也實現營收214.79%的增長,而其2019年同期凈利潤為-0.156%。如果說杭銀、長銀五八消金的快速增長是由于上一年系數較低,在頭部持牌消金中,興業消金一直保持著線下黑馬的地位。 2019上半年,憑借線下大額業務,公司業績反超馬上消金,沖至持牌消金的第三名。截至2019年末,公司線下業務貸款余額為 298.02 億元,較上年末增長68.58%;線下業務貸款余額在總貸款余額中占比為 86.99%。 疫情期間,公司業務同樣受到沖擊。此前消金界調研發現,2月份其不同城市業務量縮減了40%-60%。如今隨著疫情過去,業務逐步得以恢復,在對逾期和業績的嚴格把控下,興業消金交上了一份不錯的答卷。 2020年上半年,興業消金實現營業收入29.62億元,同比增加41.86%,凈利潤5.32億元,同比增加20.36%。雖然與此前超過100%的復合年增長率相比增速有所放緩,但在消費金融凈利潤普遍下滑的上半年,其表現引人矚目。 不良貸款率最高: 華融消費金融 消費金融公司風險整體可控,但不良率和風險撥備有所走高。據中信證券報告中測算,2019年末消費金融公司平均不良率為2.63%。 以唯一一家披露2020年不良率數字的捷信消費金融為例,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公司不良貸款率為3.79%,而2019年同期這一數字為3.60%。 其中不良率最高的當屬華融消費金融。據合肥百貨2020年半年報披露,報告期內華融消費金融的投資損益為虧損193.20萬元,按照持股比例計算,華融消費金融2020年上半年約虧損0.084億元。2019年,公司虧損額高達2.631億元,在持牌消金機構中排名墊底。 此外,截至2019年上半年,華融消金不良貸款率5.82%,貸款撥備率8.74%,這一數字,在已經披露業績的持牌消金中堪稱之最。而同期招聯消費金融的不良貸款率為2.08%。 公開資料顯示,華融消金自2017年至2019年6月,通過訴訟方式對逾期貸款進行追討,并對賬面不良貸款進行出清,累計出表核銷金額達5.7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不良貸款的出清,一方面造成公司利潤下滑,另一方面,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企業將卸掉經營包袱,實現輕裝上陣。 最“安全”也最“危險”: 錦程消費金融 當下信用貸款遇冷,抵押類貸款撐起了消費金融的半壁江山,而最好的抵押資產非房產莫屬。在持牌消金中,湖北、中銀、錦程都是房抵貸的玩家。 以錦程消費金融為例,截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9億元,實現凈利潤 0.65億元,同比下降16.7%。此前消金界了解到,公司90%的放款都是通過二抵。 在實際經營過程中,房抵業務由于有等價物做擔保,逾期相對可控,一般也很少追查真實用途。據裁判文書網披露文件顯示,錦程消金發放的房抵貸業務資金或曾流入樓市。 此外,就在2020年6月,四川銀保監局發布處罰信息公告稱,錦程消費金融因貸后管理不到位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罰款40萬元。錦程消金因此成為2020年首家被處罰的持牌消費金融機構。 對于金融機構而言,房抵業務是一塊肉,也是一顆雷。如果房價不保持繼續上漲,這類業務的真實逾期值得關注。對于金融機構而言,未來還應該完善多元化的產品體系。 最受利率下行考驗: 北銀消費金融、晉商消費金融 在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大多機構持縮量、觀望態度,此時擁有穩定線下作業能力、以及擁有線上自營產品和場景的平臺,將具有較強的議價能力。 此前消金界經統計發現,包括中郵、河北幸福、北銀、包銀、哈銀、金美信、華融等在內的大多數持牌消金,都是通過助貸或聯合貸實現業務增長。 比如,哈銀消金2019年凈利潤1.067億元,同比增長113.4%;幸福消金營業收入3.8億元,同比增長171%,凈利潤約為0.50億元,而2018年這一數字僅為-0.13億元。二者都是依靠助貸業務,營收實現三位數的增長。 如今面臨利率下行,消費金融公司和頭部互聯網平臺的合作最先縮減,這對于缺乏自營產品和場景掌控能力的平臺來說,將面臨很大的考驗。 消金界了解到,中郵消金當下正在依靠股東方郵儲手機銀行獲客,金美信和幸福消金等均有自己的線上場景,哈銀、杭銀均有自己的線下團隊,而晉商、北銀等消費金融機構,完全依賴線上展業,且至今尚未正式推出自己的線上自營產品,很容易形成被動局面。 最受業內關注: 平安消費金融、小米消費金融、陽光消費金融 2020年以來,平安、小米、陽光消費金融的接連開業,不斷改寫著行業生態。 “金融+科技”的戰略,使傳統金融機構面臨競爭壓力。平安消金開業后推出了“平安小橙花”,主打以“貸款+支付”為核心的智能錢包功能;此外,平臺與宜家家居及全家達成合作。而不久前剛剛揭牌的陽光消金,將打造全線上消費金融業務平臺。 另一方面,小米消金將以線下場景為主攻方向,此前陸續接觸了騎唄、麗人貸在內的場景。其內部人士表示,平臺目前正通過房地產公司、學校、汽車金融公司等線下渠道獲客,直接給C端授信。 截至2020年上半年,小米消費金融營業收入343.9萬元,凈虧損906.9萬元。資產總額15.105億元,負債總額1960.4萬元,凈資產14.909億元。 巨頭的入局將加速行業洗牌。未來這些企業將有怎樣的表現,消金界將進一步關注。 持牌消費金融公司2020年年中盤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