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有效獲客,是所有信貸經理不得不認真審視的問題。
早些年間,信貸經理們在獲客時,主要以線下獲客為主。現在,信貸經理展業方式開始向線上轉移,電銷成為獲客的主流方式。而成功電銷的前提,是獲取有借款需求客戶的聯系方式,信貸經理搶單APP的出現,似乎完美解決了這個問題。據了解,信貸經理在在這些APP充值一定的金額后,便可獲取借款客戶的聯系方式。根據客戶資質,以及貸款類型不同,客單價從20元到150元不等。但隨著網貸的落幕,信貸經理搶單APP們似乎也走到盡頭。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此類的APP接連倒閉,并且還因為失聯和退款問題,被信貸經理投訴到相關網站上。目前,僅有有信展業、好單多多、信貸牛牛、信易客等少數APP仍在正常運營,但運營情況似乎也并不如以往樂觀。據不完全統計,在繁盛時期,市場上搶單APP達到近百家。但目前還在正常運營的,卻僅有十家左右。“去年315點名了714高炮,很多小的平臺都做不了了。”某搶單APP員工余溫告訴消金社。“主要用于現金貸、信用卡獲客。”余溫透露,隨著P2P行業的沒落,這些搶單APP也就很難做下去了。但他預測,今年不會再出現這種批量倒閉的現象,“風口浪尖已經過去了。”與滴滴模式相似,此類的搶單APP一邊連接的是有借款需求的客戶,另一邊連接的是各個機構的信貸經理。一種是搶單,需要信貸經理們在特定的時間登陸APP搶單。還有一種就是匹配推送,需要信貸經理們根據自己公司優勢產品的要求,設置條件進行篩選,當有符合該條件的借款客戶出現時,會自動推送給該信貸經理。獲取到相應的借款客戶信息后,信貸經理便可自行與客戶取得聯系。“免冠照片、身份證、工牌或者名片。”余溫說,信貸經理需要提供這些資料,才能成功認證。但在協議中,絕大多數APP會對信貸經理做出一些限制性約定,比如賬號不能出租、出借,不得使用外掛搶單等。也有一小部分平臺會放松限制,比如信貸經理在信易客充值5000元升級為V3會員后,平臺就會開立至少三個分號,實現多人共用一個賬戶。由于這些APP主要是為了幫助信貸經理獲客開發的,因此,貸款客戶的來源和質量自然就成了它們競爭的關鍵。據了解,此類APP的客戶主要來源于百度等搜索引擎推廣,或者關聯借款APP等渠道。比如有信展業,在相關介紹中提到:與今日頭條、360借條、好分期等大平臺合作,海量客戶每日推送,輕松獲客。“短信營銷也會做,比如我們手機上經常收到的,某某平臺給授信額度,點擊鏈接獲取之類的。”余溫說。他接著說,還會通過測授信額度的形式獲取借款客戶的信息。除此之外,余溫還透露,此類APP還會與當地的銀行等金融機構合作,“銀行對客戶資質要求比較高,銀行做不了的,會給我們做。”信貸經理想要獲取這些借款客戶的聯系方式,就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而這也就是搶單APP們主要的收入來源。消金社整理發現,市場上搶單APP的客均價差距并不大,絕大多數都在60元到80元之間。據觀察,一般情況下,信貸經理獲客的成本,與其在搶單APP上的會員等級有關。不僅如此,會員等級越高的信貸經理,還能獲取到時效性更強的客戶信息。以信易客為例,根據充值金額的不同,信貸經理們會被分為四個等級:普通會員、vip1、vip2和vip3。平臺會第一時間將訂單優先推送給vip3用戶,30分鐘內未聯系客戶,就會將訂單推送給vip2用戶,以此類推。“無人聯系的訂單會放到搶單區中,停留兩三天,沒人搶單就會下架。”消金社從信易客員工處了解到,搶單區訂單占總訂單不到10%。事實上,不僅是信易客,大多數搶單APP并不重視“搶單”,都只會在固定的時間放出少量的訂單,供信貸經理們“搶”,但客戶質量并不會太高。也就是說,所謂的搶單,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噱頭。真正讓搶單APP們賺錢的,是根據客戶經理預先設定的條件,精準推送。消金社獲取的一份信易客的推送價格單顯示,根據客戶資質不同和貸款類型不同,收費從15元到150元不等。“房抵、車抵這些訂單,貸款金額都會更高,所以收費就會貴一點。”該員工透露。在信貸經理推廣的環節,這些搶單APP也會提供協助。在多數搶單APP上,會提供一些文章或海報的模板,信貸經理可以根據自己的產品,定制推廣文章或者海報。以有信展業為例,其海報拓客模板中,不僅有傳統的海報,還有表情包、早晚間問候等形式的推廣模板,方便信貸經理維護客戶關系。 除此之外,消金社還觀察到,搶單APP中通常還會有推薦同行功能。一般情況下,信貸經理推薦同行成功注冊并充值后,便會拿到相應的獎勵。另一方面,如果信貸經理拿到的客戶資質,不符合自己所屬機構產品的要求,也有可能轉售給同行,降低損失。但通常情況下,這些搶單APP會在使用協議中會明確禁止轉售客戶信息。事實上,這些搶單APP除了通過出售借款客戶信息盈利外,還會與一些貸款平臺合作,并招募注冊的信貸經理做兼職。信貸經理們推廣這些貸款平臺產品,并成功下款后,便可獲得傭金。看起來,這種搶單APP順利解決了借款客戶和信貸經理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一方面,幫助信貸經理獲客,另一方解決客戶的借款需求。首先,就是借款客戶的質量問題,這也是搶單APP們被投訴的重要問題。搶單APP的客戶來源很廣泛,比如用戶測額度時填寫的信息或者用戶點擊短信鏈接填寫的信息,都會被搶單APP收集后推動給信貸經理。但是,絕大多數搶單APP都會在協議中注明,信息由用戶自行提供,搶單APP對此等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合法性、有效性或真實性均不承擔任何責任。“有的隨便填身份證號和姓名都能發布借款信息。”一位曾經使用過搶單APP的信貸經理表示,很多時候都是白花錢。他接著說,也有少部分平臺會有自動檢測,“比如身份證號和姓名對不上,就沒法提交貸款需求。”讓他印象最深的是之前一款叫借東風的搶單APP,在發布借款信息時,用戶需要填寫社保和公積金等信息,平臺還會進行查驗認證,才會提供給信貸經理。“能看到客戶的繳存基數和繳存時間。”他認為,這類的客戶才能稱的上是有效客戶。為了解決客戶資質良莠不齊的問題,搶單APP也會制定一些退單規則。但實際操作過程中,信貸經理想要退單并不是一件易事。“聯系確認以后,24小時內對客戶質量不滿意都可以全額退單。”信易客的工作人員表示。但消金社了解到,信貸經理在信易客退單時,也有一定的標準:電話不接空號或關機、資質不符、異地、征信不良、重復進件、利息費用不接受等。消金社統計發現,投訴網站上關于信易客的投訴中,有近60%的投訴內容,都與不退費有關,剩余的則是投訴“假客戶”。“虛假信息,無法聯系客戶,其實在搶單APP中都屬于‘正常現象’。”余溫表示。除此之外,搶單APP們甚至還有可能扮演著套路貸幫兇的角色。部分搶單APP會在合作協議中注明,注冊的信貸經理必須是所屬平臺或機構的正式員工,且該平臺或機構具備從事貸款業務的資質。在息費方面也會規定,推廣的產品合法合規,年化綜合成本不超過36%,綜合成本則包括借款人需要承擔的利息、服務費、保險費、擔保費等費用。但是,明確規定且嚴格執行此類條款的搶單APP并不多。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信貸經理們只要提供簡單的證明,就可以成功注冊,搶單APP們并不會對信貸經理所屬機構是否有放貸資質進行過多的審查。也是因為如此,很多客戶僅是點擊過短信中的鏈接,或者進行過一些額度測試后,就不知不覺陷入到套路貸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此類APP還有可能涉嫌泄露用戶信息。從借款客戶信息獲取,到收費推送給信貸經理,在搶單APP整個交易過程中,貸款客戶的個人信息就是商品。據了解,部分搶單APP在展示貸款客戶信息的時候,會對信息做脫敏處理,并且會生成虛擬賬號提供給信貸經理聯系。這種操作方式,看起來似乎規避了泄露客戶隱私的風險,但從整個交易鏈條來看,仍然有風險存在。在搶單APP獲取貸款客戶信息的環節,很多客戶可能并不清楚信息會被賣給這些信貸經理,甚至打包出售給多家公司的電銷部門。目前,市場上的搶單APP的運營主體,大多數都沒有可靠的“背景”。因此,對于信貸經理們來說,倒閉后不退費的現象時有發生,對于貸款客戶來說,信息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但由于諸多問題存在,還在正常運營的搶單APP是否能突破局限,成為機構獲客的新途徑,仍然有待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