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guī)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yè)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y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yè) | ||
推薦 |
| | 資金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qū)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近日,京東數科因旗下“東家金服”銷售的一款私募基金“暴雷”,京東數科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 5月7日消息,據多家媒體報道,京東數科旗下的高端理財品牌——東家金服代銷的名為“東方價值基金一號”的私募基金產品出現兌付問題,該基金起投點是100萬元,基金的募集和投資管理者是廣州基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據公開資料顯示,該產品系嗶哩嗶哩的一個IPO產品,兩年期,最低保證8%的年化收益;如果嗶哩嗶哩沒有上市,則按照6%進行回購。 然而,今年4月8日,有投資人被告知,這筆本該到期兌付的私募基金投資產品出了問題,基金凈值僅剩0.315。這意味著投資者購買100萬的私募基金只能拿回31.5萬,虧損比例近70%。 據了解,除了東方價值基金一號外,由恒天財富代銷的一款同樣投資嗶哩嗶哩的“東方價值基金五號”,也發(fā)生了類似的問題:基金管理人挪用款項投資其他中概股造成巨虧,最終基金無法兌付。 根據媒體報道,基巖資本原計劃募資約4.1億元投向嗶哩嗶哩(簡稱“B站”)。其中,由東家金服出售的“東家-基巖東方價值發(fā)現一號私募基金”產品周圍為5000萬元,由恒天財富出售的“東方價值基金五號私募基金” 產品周圍為3.6億元。 目前京東數科做出回應稱:我方非常關注,已經成立專項小組,本著客戶利益最大化的原則,積極協調基金管理人和基金托管機構,督促廣州基巖響應基金投資人訴求,在保障基金投資人利益前提下,對基金資產進行后續(xù)處置。 同時,作為代銷方之一的恒天財富對投資人表示,近期一直在督促管理人完成清算,得知其未完成資金變現,亦未完成資金回境,現在恒天已經派駐團隊在管理人總部查證,排查具體風險。 在去年7月,網貸天眼曾經報道過“首家在美上市的中國財富管理公司”諾亞財富,爆出踩雷34億的消息。 巧的是京東這次同樣被卷入風波。 根據諾亞財富發(fā)布公告稱:”旗下上海歌斐資產管理公司的信貸基金為承興國際控股相關第三方公司提供供應鏈融資,總金額為34億元人民幣。 承興國際控股實際控制人近期因涉嫌欺詐活動被中國警方刑事拘留。作為基金管理人,上海歌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已采取各種法律行動,并承諾以最佳方式履行其義務,確保這些基金投資者的利益。” 據悉,該系列私募基金具體為歌斐資產旗下的"創(chuàng)世核心企業(yè)集金私募基金",基金的投資標的,主要是向承興國際關聯方就其與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之間的應收賬款債權提供供應鏈融資。 京東方面則回復記者:這個事情和京東無關。是承興偽造和京東的業(yè)務合同,對于這種行為,我們非常震驚,并且已經配合受害公司進行了報案。 諾亞財富、京東、承興國際相繼被卷入旋渦中心,但三方都紛紛撇清事件與自己的關系,讓整個事件變成一起“羅生門”。 第三方財富管理的現狀與亂象 近年來,我國資管行業(yè)長期存在著需求旺盛、供給不足的問題。經濟的快速增長使我國成為全球財富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從國際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的角度來看,它主要來自成熟的金融市場。隨著金融產品的復雜多樣化,投資者對產品的甄別難度加大,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通過專業(yè)判斷幫助客戶分散風險,整合資產,并為客戶提供財富管理建議。 這些第三方理財機構一般將客戶群定位于“合格投資者”和“高凈值客戶”,投資起點一般為100萬元人民幣。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目前市場上第三方基金代銷機構數量超過200家。第三方基金代銷機構的數量已遠遠超過公募基金管理人的數量。 多位業(yè)內人士透露,騰訊理財通、天天基金、螞蟻財富等第三方基金代銷機構是公司重點維護的基金銷售渠道。 目前的“代銷模式”仍然是大多數三方財富管理公司的主要業(yè)務,相當一部分的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的初始盈利模式就是是出售金融機構的產品并收取代理費,但利潤微薄。 隨著國內居民財富的增長,越來越多的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正在轉變?yōu)樘峁┚C合金融服務的財富管理機構,并開始獨立發(fā)行產品,以獲得更豐厚的收益。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更加突出,第三方機構的專業(yè)性也迫切需要提高。 由于行業(yè)的“私募”性質以及缺乏開放的監(jiān)管數據,許多產品信息不會向非客戶群體披露。這造成了投資者對理財公司經營風險、理財公司發(fā)行產品風險的難與認知和把控。 某基金公司副總經理表示,隨著行業(yè)競爭越發(fā)激烈,未來會有一大批第三方基金代銷機構逐步消亡,行業(yè)最終或只剩下幾家頭部銷售機構。 投資人何去何從 投資人選擇理財產品時,需要對所投資項目進行詳細調研,包括投資風格、歷史業(yè)績、團隊的背景等;還要充分了解所投資產品的結構、投資方向、運營模式等。 評估產品風險要以協議內容為準,不要輕信銷售顧問的誘導話術,例如銷售人員的“擔保協議”。 項目風險出現后,投資者應立即與機構溝通,對產品項目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復核確認。如果發(fā)現存在違規(guī)行為,應實名報告監(jiān)管系統(tǒng)或銀保監(jiān)管系統(tǒng),讓監(jiān)管機構介入進行核查。 如果發(fā)現未按合同約定進行的投資等違規(guī)行為,投資者應注意保存證據、及時報案通過合法程序追回損失。 與此同時,投資者應充分了解其風險承受能力,并結產品的投資性質,來選擇符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請不要忽視高回報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