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中國當前有多少只“獨角獸”公司?科技部火炬中心給出了確切數字。
3月23日,科技部火炬中心、中關村管委會、長城戰略咨詢、中關村銀行聯合發布的“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共164家,新晉62家,總估值6284億美元。其中,互聯網金融獨角獸企業占21家,總估值達到1592.75億美元,占總估值的25.35%,居各行業首位。
如果把時間稍稍往前調整,互聯網金融業的獨角獸公司還會更多。2017年,因上市而“畢業”的獨角獸公司有9家,分別是眾安保險(06060.HK),掌閱科技(603533.SH)、趣店(QD.N)、易鑫金融(02858.HK)、簡普科技( NYSE:JT )、閱文集團(00772.HK)、拍拍貸(NYSE: PPDF)、樂信(NASDAQ:LX)和360。其中,互聯網獨角獸上市6家。
“金融市場一直以來都具有資本高度匯聚的特點,科技手段與金融創新的融合只是在更大的程度上加快了資本集中的速度。獨角獸企業之所以能為獨角獸,也正是由于其創業時間短、然而企業估值大的特質,這恰好與科技對金融的推動是密切相關的。”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肖颯向經濟觀察網記者稱。
互聯網金融獨角獸
獨角獸一詞,由美國著名風險投資家Aileen Lee在2013年提出,將私募和公開市場的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創業公司,且創辦時間相對較短的公司稱為“獨角獸”,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企業稱為“超級獨角獸”。
獨角獸公司被視為新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風向標,代表著科技轉化為市場應用的活躍程度,主要出在高科技領域,互聯網領域尤為活躍。
2017中國金融科技獨角獸企業榜單
排名 | 企業名稱 | 估值(億美元) | 成立時間 | 所在地 |
1 | 螞蟻金服 | 750 | 2014 | 杭州 |
2 | 陸金所 | 185 | 2011 | 上海 |
3 | 借貸寶 | 107.7 | 2014 | 北京 |
4 | 微眾銀行 | 92.3 | 2015 | 深圳 |
5 | 平安醫保科技 | 88 | 2016 | 上海 |
6 | 金融壹賬通 | 80 | 2015 | 上海 |
7 | 京東金融 | 76.9 | 2013 | 北京 |
8 | 聚寶匯 | 40 | 2014 | 深圳 |
9 | 人人貸 | 20 | 2010 | 北京 |
10 | 網信理財 | 20 | 2013 | 北京 |
11 | 51信用卡 | 16 | 2012 | 杭州 |
12 | 草根投資 | 15.4 | 2013 | 杭州 |
13 | 團貸網 | 15 | 2012 | 東莞 |
14 | 微貸網 | 13.85 | 2011 | 杭州 |
15 | 易生金服 | 12 | 2011 | 北京 |
16 | 富途證券 | 10.6 | 2012 | 香港 |
17 | 隨手科技 | 10 | 2008 | 深圳 |
18 | 點融網 | 10 | 2013 | 上海 |
19 | 我來貸 | 10 | 2013 | 香港 |
20 | 有利網 | 10 | 2013 | 北京 |
21 | 比特大陸 | 10 | 2013 | 北京 |
(數據來源:《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 發布時間:2018年3月23日)
而在2017年12月胡潤研究院公布的《2017年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排行榜》中,還列出另外兩家互聯網金融公司——拉卡拉和Pingpong。
從上面統計可知,目前中國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獨角獸已達20余家,其中,“超級獨角獸”有3家,螞蟻金服、陸金所、借貸寶,處于第一梯隊。微眾銀行、平安醫保科技、金融壹賬通、京東金融緊跟其后。報告顯示,這次榜單的估值排行截止日期是2017年12月31日。據最新的市場消息顯示,京東金融估值已經超過200億美金,實際上已經位居螞蟻金服之后第二位。
3月22日,金融科技獨角獸51信用卡正式向香港交易所提交招股書,金融科技獨角獸正在紛紛發力,加快上市步伐。業內預計,今年將有一大波互聯網金融獨角獸公司上市。
構建新金融生態
雖然科技部的獨角獸公司名單將上述入選公司的行業統稱為“互聯網金融”,但當前互聯網金融的內涵已快速迭代,呈現諸多商業形態。
互聯網金融在國內已經有近二十年的歷史。雖然中國銀行業早在上世紀90年代末已開始探索網上銀行業務,但傳統金融以外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始于支付寶開始運行的2004年,2005 年宜信成立,2007年拍拍貸開辦業務。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認為,直到2013 年余額寶上線,數字金融才真正開啟了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
近二十年的互聯網金融、Fintech再到AI Fintech(智能金融)發展猶如量子躍遷。量子力學中指從一個量子狀態到另一個量子狀態的變化過程。由于這兩個狀態能量不同,躍遷時伴隨有能量的放出或吸收,在很多情況下這是以發射或吸收一個光子的方式來實現。
技術的進步猶如能量的放出或吸收。在互聯網金融時代,按照人民銀行等十部委發布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主要包括互聯網支付、網絡借貸、股權眾籌融資、互聯網基金銷售、互聯網保險、互聯網信托和互聯網消費金融等互聯網金融主要業態。
在2015年互聯網金融市場火熱的態勢下,京東金融提出了“Fintech(金融科技)”的定位, 用大數據技術能力,助力傳統金融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入。隨著不斷的發展也被金融機構認可,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與其合作。
2017年初,螞蟻金服CEO井賢棟表示,用“Techfin”而不是“Fintech”來定義螞蟻金服,用技術,數據能力去助力金融,去服務那些普通消費者、普通商戶,去提升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能力,幫助他們全面升級。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認為,中國的金融業經歷了從最初的金融電子化到后來的金融數字化,今天正在逐漸地進入金融數字化和金融智能化的階段。金融科技給中國的金融帶來了很多活力,提高了金融業的服務質量和效率。
上述榜單中的大多數公司是主要為C端客戶提供金融服務的,如螞蟻金服、微眾銀行、人人貸等;有主要為服務B端的公司,如金融壹賬通,其專注于為中小金融機構科技賦能;有既為C端客戶提供金融服務,又向金融機構賦能科技能力的公司,如京東金融。
在C端金融服務中,京東金融有消費金融、理財、眾籌、保險等服務,其中京東白條是國內互聯網消費金融領域中的額第一款產品。近年京東金融已定位于服務金融機構的科技公司,京東金融目前已為超過400家大中小型銀行提供金融服務,并提出B2B2C的模式。第一個B是指京東金融自己,第二個B目前主要是指金融機構,最后的C指的是用戶。簡單來說,就是用科技解決金融的問題,再把金融的業務還給金融機構,實現“金融回歸金融,科技回歸科技”。
3月23日,北京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包商銀行、大連銀行等近30家中小銀行相關負責人在京東金融,共同見證業內首個貫穿零售信貸業務全流程的產品“北斗七星”的發布。
“北斗七星”是京東金融發布的零售信貸產品,旨在幫助中小銀行提升零售信貸效率。針對中小銀行面臨的獲客難、審批效率低、資金利用效率低等問題,京東金融通過“北斗七星”向銀行業務全流程提供服務:不僅能幫助中小銀行及新興民營銀行從零啟動零售信貸,將籌備期從至少半年縮短到一個月,而且能增強銀行的獲客和活客能力,幫助中小銀行將零售信貸規模最高提升40%。
正是各類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相結合,目前中國正在構建龐大的金融科技服務生態圈。
“為什么互聯網那個領域里面涌現這么獨角獸公司?主要是科技結合金融資本,再加上國內十億級的移動互聯網用戶,以及長期以來的金融壓抑,使得金融科技公司更容易演變成獨角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產業升級與區域金融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李虹含稱。
投中研究院發布的《中美獨角獸研究報告》指出,2006年之后,金融機構移動互聯網技術和業務深入結合發展,催生出大量的業務模式。互聯網巨頭在開發電子商務和第三方支付方面占領了強大的市場份額和用戶基數,向傳統金融業巨頭尋求合作,能夠充分整合雙方資源,用戶數量有望得到大幅提升。獨角獸螞蟻金服、陸金所、京東金融等拉高了整體均值。
金融市場的蛋糕足夠大,差異化競爭才能更顯核心競爭力。比如,螞蟻金服深耕個人及商戶的金融服務,余額寶更成為引爆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產品;京東金融側重與為金融機構提供服務以及對供應鏈提供金融服務;平安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則圍繞個人、家庭的衣食住行等金融服務,以及為中小金融機構提供賦能服務。
目前,提交上市申請的51信用卡是中國最大的線上信用卡管理平臺,業務涵蓋個人信用管理、信用卡科技服務和線上信貸撮合及投資服務的一站式個人財務服務。2017年收益總額22.69億元,凈利潤7.44億元。
金融科技獨角獸業務概況
注:1$B單位為10億美元
序號 | 公司名稱 | 估值($B) | 公司簡述 |
1 | 螞蟻金服 | 59.85 | 綜合互聯網金融公司,旗下包括第三方支付平臺、財富管理等金融服務 |
2 | 陸金所 | 18.5 | 綜合性的金融資產交易相關服務及投資理財服務平臺 |
3 | 眾安保險 | 8 | 互聯網保險公司 |
4 | 借貸寶 | 7.34 | 熟人之間借貸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平臺 |
5 | 京東金融 | 6.98 | 綜合互聯網金融公司,旗下包括消費金融、支付等業務 |
6 | 微眾銀行 | 5.49 | 互聯網銀行 |
7 | 銀聯商務 | 3.15 | 專門從事銀行卡受理市場建設和提供綜合支付服務和機構 |
8 | 易鑫金融 | 2.39 | 互聯網汽車金融科技平臺 |
9 | 人人貸 | 2.05 | 互聯網借貸服務平臺 |
10 | 網信理財 | 2 | 網絡借貸信息中介平臺 |
11 | 拉卡拉 | 1.6 | 綜合互聯網金融公司 |
12 | 團貸網 | 1.46 | 互聯網借貸服務平臺 |
13 | 趣店 | 1.1 | 向年輕人提供的分期消費的金融服務平臺 |
14 | 分期樂 | 1 | 向年輕人提供的分期消費的金融服務平臺 |
15 | 融360 | 1 | 專注于金融領域的智能搜索平臺 |
16 | 51信用卡 | 1 | 科技金融綜合服務集團、業務涵蓋負債管理、金融服務、科技服務 |
(數據來源:投中研究院發布時間:2017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