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對于財務高管來說,當有機會推動企業績效再上新臺階時,他們絕不會滿足于僅僅扮演企業財務管理者的角色。
現在,他們已被明確定位為首席執行官和運營主管的戰略合作伙伴,原因在于他們對企業價值驅動因素的了解絲毫不遜于其他高管。如今,將首席財務官定位為業務戰略家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意義。當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且充滿了各種不確定因素,這給首席財務官帶來了一大挑戰,那就是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
為應對這一挑戰,他們必須以更具戰略性和前瞻性的眼光來看待他們所扮演的的角色。現在,除了負責日常的成本和現金管理事宜外,他們還必須參與公司的并購和資本投資活動。譬如,當首席執行官和董事會決定是否收購其他企業或推出新產品時,首席財務官必須及時為他們收集所需的信息和洞察。
為此,首席財務官必須重塑財務部門的職能,轉變自身的角色。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移動設備、企業內存平臺、預測分析和計劃軟件等先進技術,首席財務官可以更科學、有效地利用數據,影響決策,并及時采取切實可行的行動。
普華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 全球云計算主管 Mike Pearl 認為,未來的財務部門將成為企業的中心樞紐,將來自不同業務部門的企業數據與財務衡量指標聯系起來,幫助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制定更明智的決策。
87%的財務主管表示,他們必須更快速地分析績效數據,才能實現業務增長目標。
未發掘的潛能
當然,現代財務部門早就開始利用信息技術,來提供報告企業財務績效所需的數據。但是,他們卻未能充分利用這些數據。根據近期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87% 的財務主管表示,企業管理人員必須顯著提高財務績效數據的分析速度,才能實現業務增長目標。
然而,調查還發現,僅 12% 的財務團隊能夠實時響應業務線經理的財務報告或財務分析需求;而近 10% 的財務團隊需要花一周或更長的時間才能響應這些需求。
盡管財務部門一直都在使用分析工具,但是從未能真正利用分析所得的信息來提高運營績效。
巴布森學院 (Babson College) 信息技術與管理專業的教授 Thomas Davenport 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一直以來,企業可分析的信息與有助于制定決策的信息之間存在一道鴻溝。
這個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對行業特定數據的需求,而這些數據是財務部門通常無法獲取的。例如,零售商需要有關實體店庫存和電子商務渠道庫存的洞察;在線企業需要有關點擊率和客戶轉化率的洞察;而工程企業則需要有關新產品開發渠道的洞察。而且,企業需要的信息還會因業務環境不同而有所差異。
73%的首席財務官發現,他們對戰略決策的影響力正在提高。
Davenport 指出,由于新技術能幫助首席財務官以空前的速度和全新的方式,將財務系統中的信息與來自其他業務部門和基于云的外部數據源的數據聯系起來,因此,信息需求和信息可用性之間的鴻溝正逐漸縮小。“未來幾年的變化可能會比過去幾十年的還要多。這種變化預示著信息和決策之間的聯系將更加緊密,更富成效”,Davenport 補充道。
例如,借助支持企業快速整合和分析海量數據的內存平臺,首席財務官可以訪問企業資源規劃系統、企業績效管理系統和其他應用中的數據,其速度要比單獨訪問各個系統中的數據快得多。因此,在向投資者報告之前,企業可以完美地處理信息。
“如果能快速完成結算,基本意味著你可以即時調整預算或利潤。除此之外,你就只需要進行敏感度分析。”
戰略支持
先進技術不僅能幫助財務部門降低運營復雜性,還能為企業的戰略性業務決策提供支持。
44% 的首席執行官正在投資分析技術,而四分之一的首席執行官則希望加大對按需供應的業務和技術服務方面投資,以幫助他們企業實現發展。
埃森哲戰略管理董事、首席財務官兼企業價值管理董事 Frank Niedermeyer 表示,這些新技術對企業頗具吸引力的原因在于全球經濟動蕩日益加劇。簡而言之,如果企業能夠超高速地處理數據,并且實時或近乎實時地交付數據,那么企業就能更快地響應市場中的風云變幻。
Niedermeyer 表示,過去幾年里,越來越多的客戶迫切希望擁有這種能力。他還指出,對企業而言,提高現金流預測的準確性勢在必行。
新技術讓企業能夠更輕松地對非財務數據進行分析。例如,借助分析工具,企業可以發現異常的客戶行為模式,減少欺詐現象。德勤公司 (Deloitte) 的負責人 John Lucker指出,保險行業利用預測分析工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顯著減少了虛假的傷殘索賠和損失索賠。他認為,零售商可以借鑒保險行業的這一做法,減少欺詐性產品退貨。
而且無論是保險行業還是零售業,首席財務官都可以更準確地預測現金流,這將是每個行業都長期面臨的一個主要挑戰。
同樣地,商務分析工具未來還將涉足稅收和數據安全領域,而這也可能幫助首席財務官更有效地管理關鍵風險和預測現金流。
與此同時,借助基于云的數據(無論是來自產品中的傳感器還是來自社交媒體),企業還可以根據客戶的行為和情感,實時評估需求趨勢,并根據這些趨勢預測潛在的財務結果。Kugel 表示:“許多企業都希望更高效地利用技術,比競爭對手更快一步地獲得這些信息。”
移動設備不僅將信息從臺式電腦中解放出來,還將更多的數據實時傳送給決策者。而且在 Niedermeyer 看來,實時解析信息能夠帶來不可估量的好處。
適應變化和新角色
首席財務官認識到,他們正處于一個轉折點。埃森哲在 2014 年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企業越來越多地讓首席財務官參與制定戰略決策。然而,面對這種情況,即便新技術能夠幫助首席財務官實現其戰略抱負,他們在這個過程中也將面臨諸多挑戰。
其中的一個挑戰就是說服財務部門轉變角色。新技術如果不能被部門的高層和其他人員所認可,就無法為企業帶來重大收益。Ventana Research 公司的 Kugel 表示:“如果新技術不是從一開始就得到認可,那將需要實施大量變更管理工作。”
對財務部門而言,轉型的關鍵之一在于,了解歷史分析與預測分析之間的差異。正如德勤公司的 Lucker 所言,從準確性來說,利用統計建模的方法來評估可能性與首席財務官慣用的復式記賬法(用于記錄過去的績效)有著天壤之別。
因此,如果要引入預測分析,財務團隊必須徹底轉變思維方式。——“企業需要的不再僅僅是一組準確的會計數字。”
首席財務官可能還無法適應這一現實。Lucker 表示,首席財務官應該“相信無限可能,因為你永遠不可能使預測的準確性達到 100%”。而且他也認為,首席財務官必須接受這種不準確性,因為這有助于緩解供應鏈波動等風險。
Davenport 的發現給我們帶來了希望,其調查結果表明業務主管至少能接受部分類型的不精確數據。根據《麻省理工斯隆管理評論》(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相對于未經確認的現金流或成本信息,業務主管更愿意接受未經確認的庫存信息。
引入新技術的另一關鍵步驟是接受網絡風險。普華永道的 Pearl 表示:“安全性是首席執行官最關注的問題。”例如,許多首席財務官不放心將數據放在云端,擔心數據失控。但是,正如 Pearl 和其他專家所言,娛樂巨頭索尼 (Sony) 公司、塔吉特 (Target)和史泰博 (Staples) 等零售商,以及摩根大通 (JP Morgan Chase) 等金融機構近期遭遇的企業黑客事件表明,企業內部的數據可能與云端或員工移動設備上的數據一樣脆弱。
Niedermeyer 表示:“數據安全問題與你是否使用云端并無關系。”而且,Pearl 發現,近來高管們對此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說:“我們發現,企業高管對真正的風險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同時他還指出,越來越多的高管能夠更理性地看待黑客入侵風險,而不是將這種風險歸因于使用某種特定技術。
44%的首席執行官正通過投資分析技術,來加快業務增長。
最后,要想有效利用新技術,財務部門和 IT 部門需展開更密切的協作。首席財務官需要 IT 部門發揮更大的推動作用,而不是像現在一樣只充當技術的所有者。
財務部門和 IT 部門必須開展更緊密的合作,將不同系統集于一體。盡管基于云的新數據源能幫助首席財務官更準確地預測財務活動,他們很難掌控新數據。其中一個原因是,首席財務官無法輕松地將這類數據與企業數據相整合。由于企業自有系統中的數據本就不一致,導致數據整合工作變得極為復雜。
Niedermeyer 指出:“許多大型企業擁有至少 20 個甚至數百個財務系統。”因此,要想統一報告數據是不可能的。此外,CFO Research 還發現財務部門通常需要手動干預,才能生成所需信息。
把握時機
現如今,能幫助財務部門更有效地利用企業數據的先進技術已經問世。但是,要想充分把握這些技術所創造的機遇,首席財務官及其同事不但要及時發現和重視這些技術,而且要設法應對這些技術帶來的挑戰。否則,他們將面臨巨大風險。
來源:SAP天天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