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會計人注意!節假日這6項支出都可計入職工福利費!
過節的這6項支出
可以計入職工福利費!
支出1 過節發放職工每人1000元現金過節費。 會計核算: 借: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 1000元 貸:銀行存款 1000元 支出2 過節發放職工每人1000元月餅等實物。 會計核算: 借: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 1000元 貸:銀行存款 1000元 支出3 過節了職工集體聚餐花費了1000元。 會計核算: 借: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 1000元 貸:銀行存款 1000元 支出4 過節了職工集體外出旅游花費了1000元。 會計核算: 借: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 1000元 貸:銀行存款 1000元 支出5 過節了發放困難職工補助金1000元。 會計核算: 借: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 1000元 貸:銀行存款 1000元 支出6 過節了公司舉辦仲秋節晚會花費了1000元。 會計核算: 借:應付職工薪酬-福利費 1000元 貸:銀行存款 1000元
幾個提醒!
提醒1: 企業職工福利費是指企業為職工提供的除職工工資、獎金、津貼、納入工資總額管理的補貼、職工教育經費、社會保險費和補充養老保險費(年金)、補充醫療保險費及住房公積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包括發放給職工或為職工支付的各項現金補貼和非貨幣性集體福利。 提醒2: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第三條規定:“企業職工福利費,包括以下內容: (一)尚未實行分離辦社會職能的企業,其內設福利部門所發生的設備、設施和人員費用,包括職工食堂、職工浴室、理發室、醫務所、托兒所、療養院等集體福利部門的設備、設施及維修保養費用和福利部門工作人員的工資薪金、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勞務費等。 (二)為職工衛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發放的各項補貼和非貨幣性福利,包括企業向職工發放的因公外地就醫費用、未實行醫療統籌企業職工醫療費用、職工供養直系親屬醫療補貼、供暖費補貼、職工防暑降溫費、職工困難補貼、救濟費、職工食堂經費補貼、職工交通補貼等。 (三)按照其他規定發生的其他職工福利費,包括喪葬補助費、撫恤費、安家費、探親假路費等。
提醒3: 2012年總局在線訪談就納稅人類似問題答復“沒有列舉提到的費用項目,如確實是為企業全體屬于職工福利性質的費用支出,且符合《稅法》規定的權責發生制原則,以及對支出稅前扣除合法性、真實性、相關性、合理性和確定性要求的,可以作為職工福利費按規定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也就是說,企業為全體職工舉辦的、具有福利性質的、符合職工福利費定義的費用支出,例如舉辦的中秋晚會、國慶集體旅游等費用,是可以作為企業的職工福利費,按規定標準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職工福利費如何進行財稅處理?
企業是否可以計提職工福利費?實際發生的職工福利費如何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新準則取消了原“應付工資”、“應付福利費”會計科目、增設“應付職工薪酬”科目核算企業根據有關規定應付給職工的各種薪酬。 按照“工資”、“職工福利”、“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解除職工勞動關系補償” 等應付職工薪酬項目進行明細核算,即將職工福利費列入職工薪酬范圍核算。 《企業會計準則第9號——職工薪酬》應用指南規定:“沒有規定計提基礎和計提比例的,企業應當根據歷史經驗數據和實際情況,合理預計當期應付職工薪酬。當期實際發生金額大于預計金額的,應當補提應付職工薪酬;當期實際發生金額小于預計金額的,應當沖回多提的應付職工薪酬。 ”因此,職工福利費屬于沒有規定計提比例的情況。 在新準則下,如果有明確的職工福利計劃,即有明確的金額和明確的支付對象范圍,(例如公司有成文的福利計劃,并通過《員工手冊》等方式傳達到各相關員工)則可以計提應付福利費。 關鍵還是在于福利費的余額是否符合負債的定義。以前那種提而不用的福利費是不符合負債定義的,新準則下不應繼續,即應付福利費不存在余額。 新準則下福利費通常據實列支,也就不存在余額的問題,但企業也可以先提后用,通常,企業提取的職工福利費在會計年度終了經調整后應該沒有余額,但這并不意味著職工福利費不允許存在余額,在會計年度中間允許職工福利費存在余額,如企業某月提取的福利費超過當月實際支出的福利費,則職工福利費就存在余額。福利費當期實際發生金額大于預計金額的,應當補提福利費,借記“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科目;當期實際發生金額小于預計金額的,應當紅字沖回多提的福利費,借記“管理費用”等科目,貸記“應付職工薪酬”科目。 在企業所得稅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12號)四十條規定,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14%的部分,準予扣除。這一規定改變了之前福利費按照可在稅前扣除的工資總額的14%計算扣除的規定,將預提扣除改為了據實扣除。并且當年實際發生的職工福利費超過工資總額14%的,也不得結轉以后年度稅前扣除。另外,如果企業采取平時先提年底沖回時,對平時預提職工福利費在預繳企業所得稅時不需要納稅調整,于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時統一進行企業所得稅納稅調整。 按新準則的要求,有關職工福利費的支出均要經過應付職工薪酬科目核算,以便完整歸集人員成本。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企業工資薪金及職工福利費扣除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3號)的規定,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應該單獨設置賬冊,進行準確核算。沒有單獨設置賬冊準確核算的,稅務機關應責令企業在規定的期限內進行改正。逾期仍未改正的,稅務機關可對企業發生的職工福利費進行合理的核定。 來源:郝老師說會計,中稅答疑新媒體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