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隨著稅務信息化的發展和精細化管理的加強,你的所有收入全部都在稅務監控之下!打偷稅漏稅的注意,是行不通的。
有人通過虛列人員、分解工資的方式逃避代扣代繳義務,偷逃個人所得稅20多萬元。
近期,廣東省鶴山市稅務局稽查局根據舉報信息,對某制造企業實施稅收檢查,通過核查“賬實”差異、細審工資費用數據,查實該企業冒用他人身份信息,采取虛列人員、分解工資的方式逃避代扣代繳義務,偷逃個人所得稅20多萬元。
該局依法對企業作出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共計40多萬元的處理決定。
案例分析
在本案例中,雖然是被舉報引起稅務機關的關注,但是舉報信并未有實質性的證據,稅務機關還是依靠金稅三期系統中的同行業信息和征管數據來搜集企業出現的破綻。
現在監管不同以往,更加嚴格,更加精準,以前使用多年的“避稅”老路子,已經被堵死了,如果堅持要用,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稅務風險!
老板、股東、財務等企業經營管理者,應高度重視稅務安排的合法性!不然,就不止補回以前逃的稅款,還需要按每天萬分之五計算滯納金并處以及大額罰款!還會給企業帶來名譽和納稅信用評級等方面的損失!
稅務主要稽查四個方面
根據企業情況,稽查人員針對企業賬簿中的工資費用項目,從四個方面入手實施核查:
一、是審核工資支出憑證。
檢查企業的人員花名冊、考勤表、工資明細賬和計算表,審核工資發放憑證與銀行代發工資卡等憑證資料的數據是否對應無差異。
二、是核查企業職工人數、薪酬標準是否存在異常。
稽查人員分析企業記賬憑證和原始憑證,結合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和生產規模,核實從業職工人數和薪酬標準,重點核實月工資額低于3500元的人數占比情況。
三、是檢查“賬實”差異。
審查分析企業“應付職工薪酬”賬戶與實付工資總額是否對應,核對各種津貼、補貼、獎金的發放是否正確。檢查“應付福利費”賬戶支出情況,核實企業通過該賬戶發放現金和實物的具體情況。
四、是結合第三方信息分析企業數據。
利用金稅三期系統和社保系統,核查工資表中人員與企業繳納社保人員在數量上是否存在較大差異,并對企業申報個人所得稅人員的比例和收入情況實施核查。
經過核查取證,稽查人員確認,該企業在2014年~2016年期間,通過非法冒用他人的個人身份信息的方式,虛列10多名企業人員,虛增工資費用60多萬元,以此偷逃個人所得稅20多萬元。面對稽查人員出示的證據,企業承認了違法事實。鶴山市稅務局稽查局依法補征了稅款,并對企業進行了處罰。
工資表8個涉稅風險!
1.工資個稅計算是否正確
重點檢查工資表中代扣的個稅金額是否依法按照稅法規定計算,是否存在人為計算錯誤、故意少交個稅的情況。
2.人員是否真實
重點檢查工資表上的員工是否屬于公司真實的人員,是否存在虛列名冊、假發工資現象。
3.工資是否合理
《實施條例》第三十四條所稱的“合理工資薪金”,是指企業按照股東大會、董事會、薪酬委員會或相關管理機構制訂的工資薪金制度規定實際發放給員工的工資薪金。稅務機關在對工資薪金進行合理性確認時,可按以下原則掌握:
(一)企業制訂了較為規范的員工工資薪金制度;
(二)企業所制訂的工資薪金制度符合行業及地區水平;
(三)企業在一定時期所發放的工資薪金是相對固定的,工資薪金的調整是有序進行的;
(四)企業對實際發放的工資薪金,已依法履行了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義務。
(五)有關工資薪金的安排,不以減少或逃避稅款為目的;
4.是否申報了個稅
重點檢查企業工資表上的人員是否均在金稅三期個稅申報系統中依法申報了“工資薪金”項目的個人所得稅。
5.是否存在兩處以上所得
根據《個人所得稅自行納稅申報辦法》(國稅發[2006]162號)第二條第(二)項規定:“從中國境內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辦理納稅申報?!?/span>
第十一條第(一)項規定:“從兩處或者兩處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選擇并固定向其中一處單位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
個人取得兩處及以上工資、薪金所得,應固定一處單位,攜帶個人身份證及復印件、發放工資、薪金的合同及發放證明,于每月15日前,自行向固定好的單位所在地稅務機關合并申報個人所得稅,多退少補。
6.是否存在已經離職人員未刪除信息
重點檢查企業工資表中是否還存在人員已經離職、甚至已經死亡等,但是仍然申報個稅,未及時刪除這些人員的信息的現象。
7.適用稅目是否正確
重點檢查企業是否存在在計算個稅的時候是否故意把“工資薪金”項目轉換為“偶然所得”“其他所得”等,把高稅率項目轉為低稅率項目,造成少申報個稅。
8.年終獎計稅方法是否正確
對于雇員當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獎金,采取除以12個月,按其商數確定適用稅率和速算扣除數的計稅辦法。
◆ 注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每一個納稅人,該計稅辦法只允許采用一次。
9.免稅所得是否合法
重點檢查工資表中的免征個稅的所得項目是否符合稅法規定,如免征個稅的健康商業保險是否符合條件、通訊補貼免征個稅是否符合標準等。
公司發工資如何合理避稅
1、合理籌劃月薪與年終獎
2、實物福利代替津貼
3、公司合作代替工資、提成和傭金
還有人說還有利用離職補償金避稅、現金發工資、貼發票報銷、兩個銀行卡、第三方轉賬等方式可以避稅。
我前面說了,本文只涉及合理合法的避稅方式,上面這幾種方法明顯是違法的,咱就別給自己和公司找麻煩了吧。
來源:每日會計實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