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資管新規正式落地已近2個月,很明顯的變化就是銀行保本理財占比大幅減少。雖然資管機構短期難免陣痛,但這有助于資管行業回歸業務本源,有利于資管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資產管理規模為27萬億元;到2016年,資產管理規模已達到116萬億元。
資管新規未落地前,資管行業經歷了一波快速發展,直接表現為業務規模快速擴張。但由于業務模式不規范,又缺乏有針對性的監管措施,快速發展過程中積累的問題沒有得到實質性解決,例如:基金池剛兌會引發流動性的問題,使得金融體系的穩定性下降。
資管新規的主要目的是將不規范、不標準的資管產品向規范化和標準化方向引導,其對資管行業的影響邏輯在于,短期約束不規范業務,控制增量規模;長期規范行業發展,厘清金融體系結構。
正如申萬宏源的報告稱,金融生態的重塑不可能無痛,例如打破剛兌沖擊流動性和利率、非標受限沖擊實體經濟等風險仍需警惕。當然,從資管新規正式稿對相關內容的修改和完善上來看,監管層已充分考慮后果,更注重平衡防風險對經濟和市場的影響。央行相關負責人特別強調的“積極穩妥審慎”和“防范風險和有序規范相結合”有望成為新規實施的重要原則,總體來看有利于嚴監管的平穩落地。
長期來看資管產品終將向規范化和標準化方向發展。資管業務終將回歸代客理財的本質,各資管機構將立足自身比較優勢,重點布局差異化資管產品,資管行業將重塑良性競爭的格局。
如專家表示,統一監管下主動管理能力強的機構將進一步脫穎而出,破而后立,資管新規重塑行業格局,大資管也將迎來涅槃重生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