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來源:經濟日報
一直以來,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球大宗商品最大的進口國和消費國,我國在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上,卻出現“買啥啥貴,賣啥啥賤”的無奈現象。這引發人們一個思考:大宗商品市場何時能形成“中國價格”?12月1日—3日,第十三屆中國(深圳)國際期貨大會在深圳召開。會議聚焦期貨市場如何以十九大精神為統領,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服務于國家開放戰略。與會的海內外嘉賓熱烈討論,凝聚共識。他們認為,期貨業服務實體經濟、擴大雙向開放和增強“中國價格”話語權三者密不可分,相輔相成。
朝著取得國際主要定價權的方向努力
期貨大會上傳出好消息:不久前,國際知名投行巴克萊銀行發表研究報告認為,“全球銅的定價權在向中國上海期貨交易所漂移”。這是迄今為止,國外權威投行第一次對中國期貨市場和上市品種做出這樣的結論,可以說是大宗商品“中國價格“的一個突破口。
過去五年,我國期貨市場共上市27個新品種,占目前已上市55個期貨品種的49%。55個期貨品種中,商品期貨品種47個,除原油、天然氣外,國外市場成熟的主要商品期貨品種均已在我國上市。其中,以銅、鐵礦石、PTA、油脂油料等為代表的中國期貨市場價格已經逐步發揮影響力,極大地促進了實體企業在國際貿易中開展公平競爭,助力我國向貿易強國邁進。
今年上半年,我國又推出了豆粕、白糖兩個商品期權,進一步豐富了我國的期貨衍生品市場體系,降低了實體企業的套保成本。棉紗期貨今年上市,為棉紡織上下游產業鏈企業提供了更多的風險管理工具。目前,籌備多年的原油期貨已經進入上市前最后沖刺階段;蘋果期貨的上市工作已基本就緒,期貨市場服務“三農”、助力扶貧攻堅又將增添得力工具。
進步有目共睹,但差距也顯而易見。我國的期貨和期權品種還很不夠。美國僅芝加哥商業交易所集團(CME Group)一家,其掛牌交易的期貨和期權產品就達2000余個,活躍品種也有200多個。與之相比,我們的差距還很大。我國是全球大宗商品最大的進口國和消費國,很多基礎原材料和農產品的產量和消費量均位于世界前列。同時我國還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形成了一個行業齊全的工業體系,因此,需要風險管理的行業數量眾多。
在期貨大會開幕式上,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發表演講表示,期貨市場在服務產業優化升級過程中大有可為。要進一步形成一個豐富、完善的期貨、期權品種體系,加快推進期貨市場雙向開放,提高期貨價格的全球代表性。“朝著盡早取得國際主要定價權的方向努力。我們有這個市場規模,有這個經濟實力,也有這個決心!”方星海說。
深圳市副市長艾學峰表示,期貨市場作為金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服務供給側改革方面,在管理實體經濟的風險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國期貨業協會會長王明偉表示,期貨業協會將不遺余力,發揮積極作用,促進期貨市場功能發揮和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中國期貨業協會非會員理事張宜生告訴《經濟日報》記者,中國期貨中,銅品種之所以有全球競爭力,離不開銅企業與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的鼎力支持。可以說,大宗商品上市品種中,有色金屬品種是始終得到實體企業和行業支持的品種,也是在全球有充分競爭力的品種。這充分體現了切實服務實體經濟的品種,其國際化程度就會比較高,就會有話語權。
服務實體經濟是期貨業壯大的決定性條件
從期貨原理上說,期貨天然為實體經濟服務。人類基本經濟活動是貿易,而貿易通過合同體現。合同條款很多,但有二個核心要素:信用方式與價格。期貨主要就是改變了這二個要素。也就是說,期貨市場的價格形成機制是一種貿易的游戲規則,它的所用是通過貿易實現的,話語權的建立也是通過貿易體現的。為實體經濟服務,就意味著實體產業在它的貿易活動中是否有效運用期貨價格機制,期貨是否在實體經濟產業鏈中發揮作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高效的期貨市場是如何促進企業定價模式轉變?方星海這樣解釋:通常期貨品種上市之前,行業龍頭企業在產品定價中具有很強的話語權。龍頭企業首先定價,其他企業跟隨定價。相關期貨品種上市后,產品的定價模式發生轉變,龍頭企業的定價話語權大為削弱,期貨價格逐步成為買賣雙方最為重要的價格參照依據。在原料采購、產品銷售等現貨貿易活動中,企業與客戶之間僅約定產品質量、數量及升貼水等,根據供貨合同執行期間期貨品種的價格確定合同的最終執行價格。
而當企業的定價模式發生轉變后,期貨價格將會促使企業的經營模式逐步轉變。一是逐步形成以期貨市場價格體系為核心的營銷體系。二是形成以期貨市場均價體系為基礎的績效考核系統。三是形成以期貨市場中遠期價格體系為參照的財務預算制度,改變了過去在制定預算時“盲人摸象”和“拍腦袋”等隨意性比較強的狀況。
當企業合理運用期貨市場定價功能、轉變經營機制后,市場競爭就將促使它實現橫向規模擴張和縱向產業鏈上下游整合,提高產業集中度和生產經營效率,最終實現整個產業的優化升級。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期貨業的健康發展,必須不忘初心,服務實體經濟。張宜生表示,中國最富有競爭力的是實體經濟,而不是金融業。國外恐懼中國實體企業的競爭,而不是金融業,這就是為什么國外金融機構老是拼命圍著中國實體企業轉的原因。“如果我們的金融業不能通過為實體企業服務從而有效融入實體經濟的發展,最終會得不償失,失去競爭力的,也會被邊緣化的。服務實體經濟,是我國金融業壯大的得天獨厚的良機,要認真踏實的去做。這一點,國外金融機構看到了,也在積極做,而我們自己的一些金融機構沒有看到,實際上就是缺少戰略眼光和對未來開放后的競爭格局缺少深刻認識。”張宜生告訴《經濟日報》記者,縱觀美國金融業的發展進程,也是先有極富競爭力的實體,金融業伴隨著實體成長起來,與實體一起建立話語權,最終沉淀下來金融競爭力,形成全球話語權。
“對中國金融業來說,開放后競爭的最終結果是全球范圍內的優勝劣汰。而能否切實在服務中國實體產業與企業中壯大,對于金融業的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國家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大力提倡金融為實體經濟服務。”張宜生說。
擴大期貨業雙向開放
我國大宗商品期貨成交量已連續7年位居世界第一,市場容量有了長足擴大。2016 年,上海、大連和鄭州三家商品期貨交易所共成交商品期貨約41.19 億張,同比增長27.26%,約占全球商品期貨與期權成交總量的近六成份額。
但是“大而不強”同樣存在。由于資本項目可兌換還沒有完全實現等原因,我國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的聯動性還不高。大宗商品是產業經濟不可或缺的原料,對于中國這樣一個制造業和國際貿易大國,投資一定比例的大宗商品資產有助于把握對戰略資源的控制權,即使在國際形勢發生不利變化的情況下,也能確保戰略資源的安全供給。這要求進一步推動國內大宗商品期貨市場的改革創新,國際化問題日益突顯。實體經濟中,企業貿易對沖需求是剛性的,無法回避,不得不做,這是由企業的資源配置競爭方式和生產方式及經營模式決定的。因此,在客觀上也呼喚期貨市場的國際化發展。
目前,我國期貨市場部分合約的交易量在全球排名靠前,但尚未能掌握國際定價權。加快我國期貨市場對外開放,提升國際影響力,推動國內大宗商品期貨價格成為全球基準價格,形成公開透明的“中國價格”的呼聲在期貨大會上很熱烈。與會代表表示,期貨價格要具有全市場代表性。若對應的產品是全國性的產品,那么期貨價格就要有全國代表性,不能只代表部分地區;若對應的產品是全球性的,那么期貨價格就要有全球代表性,不能只代表一個國家。否則期貨市場的作用就要大打折扣。
著名經濟學家、大宗商品研究專家、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摩根大通商品研究中心研究主任楊堅教授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表示,期貨市場要具有資源控制力、市場影響力,首先需要市場是一個國際化的市場。目前,中國金融市場,特別是期貨市場,在吸引有關國際投資者的參與方面還不夠。要增加中國市場的話語權,首先要把有關的金融衍生品市場變得更加吸引國際投資者,讓市場變成國際市場。日前,中國政府正在采取系列很有建設性的步驟,加大中國金融體系對外開放的步伐,會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參與,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第二步,市場的交易運作和監管要符合國際監管慣例。我們要設計一個更加符合中國市場,同時也能跟國際接軌的監管和交易系統。第三步,要加強國際化的產品研發能力。
業內專家表示,目前我國現有上市期貨期權品種中,一些戰略性資源品種和商品指數等領域發展還有空白。此外,國際上機構投資者主要通過投資商品期貨指數來進行資產配置。我國要繼續培育有市場認可度和權威性的國內商品指數,大力發展以國內商品指數為標的的商品指數基金、商品指數ETF等投資產品。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名譽主席、中國證監會國際顧問委員會委員利奧·梅拉梅德表示,他對中國期貨市場國際化充滿信心。他認為,中國期貨市場至今為止表現得非常出色,下一步需要做的是加強不同市場之間的聯動性。將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上線的原油期貨便是加強聯動性的關鍵,該品種將首次面向國際投資者,對提高原油期貨市場流動性至關重要,對原油價格的發現也起到很好的作用。
美國期貨業協會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沃特·盧肯表示,全球衍生品市場在經濟當中所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已成為一個很好的風險管理工具。他希望國際上監管部門能夠不斷找到新的方法合作,期待并將關注中國期貨及衍生品市場進一步發展和不斷成功。
近期,我國宣布放寬外資入股期貨公司的投資比例限制,單個或多個外國投資者直接或間接投資期貨公司的投資比例限制放寬至51%,三年后投資比例不受限制。與會專家表示,境外股東的進入,將為我國期貨公司發展引入新的理念和經營方式,推動我國期貨公司走向全球市場。
對此,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表示,加快推進期貨市場雙向開放,將在四個層面發力:一是加快步伐引入境外交易者參與我國市場。二是擴大境內外交割區域。支持期貨交易所在境外設立交割倉庫和辦事處,為實體企業提供豐富、便捷的跨境定價與風險管理服務。三是加快推動期貨經營機構國際化發展。四是與境外交易所開展靈活多樣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