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杜麗娟
立秋的沈陽,天氣未見太多涼爽,當地“鬧市”七星街仍然還有因懼怕罰款而不敢開門營業的商戶——不到10天之前,一場因“巨額罰款”傳言而引發的“閉店風波”剛剛以沈陽市政府的“辟謠”而漸次收場。
然而,這場結束的風波只是表象。在風波的背后,沈陽市2012年1~5月的非稅財政收入近77億元,同比增長55%。僅用5個月,沈陽市就完成了全年非稅財政收入總任務的60%。所謂非稅收入,是指由各級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利用政府權力、政府信譽等獲取的財政性資金收入,包括行政事業性收費、國有資本經營收益和罰沒收入等組成。
非稅收入的快速增長,并不是“閉店風波”中心沈陽一城的“專利”。財政部統計數據顯示,1~7月,全國非稅收入同比增長30.2%。而在沈陽“閉店風潮”發生的7月一個月,全國非稅收入高達1595億元,同比增長34.7%。這與1~7月全國稅收財政收入同比增長僅9%的數據形成鮮明對比。
在香港上市的內地房地產企業龍湖地產2011年年報顯示,龍湖地產全年凈利45億元,同期總稅費繳納45.2億元,與經濟形勢的不甚樂觀相比,企業負擔加重,已不是龍湖地產一家感同身受。
當增速逐漸放緩的中國經濟以及緩步推進的結構性減稅讓地方政府財政增收壓力逐步增大之時,地方政府非稅收入的狂歡似乎并非“福音”所在。
非稅收入“救命稻草”
盡管貴為中國重型工業的發源地,但沈陽并不是一座“財政富裕”的城市。沈陽市統計局數據顯示,前5月稅收收入近220億元,增速為11.3%,而預算中的增速高達19%,實際收入增速遠低于預算增速。
前5月稅收收入完成全年預算的37.7%,也就意味著沈陽稅收收入要完成“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目標,要在6月一個月內將稅收收入提升至少12.3個百分點。
不過,迅速增長的非稅收入似乎能為財政收入任務的完成減壓。沈陽2012年非稅收入的預算全年增速為-0.22%,而前5月沈陽非稅收入近77億元,同比增速為56.5%,僅僅前5月非稅收入總額就已經達到了全年任務的60%。
記者了解到,在沈陽,上述非稅收入的工作由財政局下屬的非稅局統一管轄。
實際上,2011年3月10日,沈陽市非稅局曾召開全局干部大會,就貫徹落實市財政局3月9日召開的“提速進位,財政先行”干部動員大會精神進行了部署?! 贤瑫r簽訂了“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狀”、“軟環境建設責任狀”和“征收目標責任狀”。沈陽市通過此次會議,“進一步明確了責任,落實了任務,積極為實現財政全面提速進位做貢獻”。這或許能夠解釋沈陽市2012年1~5月非稅收入大幅增長的原因所在。
據悉,全國財政收入主要由稅收和非稅收入兩部分構成。長期以來,稅收以將近90%的貢獻支撐整個財政收入,年初我國實行結構性減稅政策,稅收的增幅大大下降。“雖然稅收增幅下降,但是每年經濟增長目標都有一個預算,稅收增幅下降造成的財政收入增幅下降,一定程度會通過非稅收入增幅上漲實現。”中央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說。
財政部也對非稅收入做了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非稅收入為4118億元,同比增加1432億元,增長53.3%,地方非稅收入同比增加1158億元,增幅50.1%。個別省份增幅超過70%。
目前公布的一些相關審查報告中也佐證了上述事實。
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審計署組織對18個省、市、自治區的54個縣財政性資金進行了審計調查。報告顯示,2011年,54個縣實現的財政性收入中,非稅收入占60.45%,非稅收入占比超過稅收收入20.9個百分點。
對于地方非稅收入累計增幅較高,財政部解釋稱,主要是地方政府加強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等征管。“主要還是對一些礦產資源企業的收益加強征管。”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劉尚希認為。
此外,按規定去年要將預算外收入全部納入預算管理,部分地區年初相關工作正在啟動,預算外資金大部分在下半年納入預算管理,上半年基數相對較低,以及清繳的去年部分非稅收入今年初入庫也是導致非稅增幅較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