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來源:和訊網
首先,劉亞梅總結了中外供應鏈金融的概況。
首先,國外供應鏈金融需求的動力在流動性不足,中小企業融資服務沒有問題;但中國存在信用短缺、融資不夠的問題,技術發展以后,出于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好融資的需求而催生了供應鏈金融。其次,在國外以供應鏈金融的專業公司為主,而國內則是以商業銀行為主。另外,在業務模式上,國外供應鏈金融的業務比較全面,國內供應鏈金融大多為下游供應商提供服務。關于國內供應鏈金融發展趨勢,劉亞梅談到五個特點:物流金融化、供應鏈數據化、金融網絡化、交易標準化、平臺專業化。
而產業的發展一定會是伴隨著監管的。劉亞梅認為,風險管理核心有這樣幾點:對于信用風險的把控、數據的采集和模型的建立。具備“全風控概念”十分重要,即不僅要盡調融資方的基本信息,還要了解其需求、痛點、成本等,形成全方位的畫像。
劉亞梅:大家下午好! 我在美國待的時間很久,一直在金融業做風險管理、策略方面的工作,對P2P一直在關注,但中國從業時間不久,今天希望能給大家講講我的一些很淺顯的認識,有不準確的地方請大家指出。
今天我就中外供應鏈金融的對比及我們做海爾海融易供應鏈金融的體會給大家做一下介紹。
供應鏈金融發展歷程,剛才好像聽主持人說,供應鏈金融在中國有40年的歷史,我這里的數據不一定準,和大家做個探討。
美國、歐洲大致的供應鏈金融發展歷程是19世紀早期就開始供應鏈金融概念-存貨質押概念;到19世紀中期就開始出現應收賬款等保理業務,把存貨質押變成主體供應鏈金融產品,應收賬款為輔階段。20世紀80年代是轉型蠻大的,因為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的出現,物流開始逐漸集中到少數物流企業,從而發展到了“物流為主、金融為輔”的階段。美國的FedEx、UPS等物流公司也都參與供應鏈金融。
國外供應鏈金融有很多從事供應鏈金融公司,包括物流等,但它很大的參與者還是以商業銀行為主,這和國內挺不一樣的地方。美國的商業銀行服務于產業,在“+互聯網”,和技術創新方面步子邁得較快的,在社會方方面面的滲透很廣的,所以中國現在P2P發展如火如荼,而美國有Lending Club(最近在新聞頭條上),Prosper是美國比較早的一家,但到現在為止占的比例非常低 。日本也有很多P2P,主要扶持中小企業或農業為主。中國P2P現在發展如火如荼還是有它一定的背景,這個背景可能就是商業銀行的服務對象擴展的步子沒有邁得那么快,這給P2P、給供應鏈金融留下的一片藍海。
中國商業銀行發展供應鏈金融,是2003年線下開始,銀行基于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1”的信用支持為其上下游企業“N”提供融資服務。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推進,2012供應鏈金融 “1+N”把線下搬到線上。2014年,開始了“N+1+M”生態圈,這時候核心企業的地位削弱了。因為中國的歷史比較短,后來者居上,我們發展速度非常得快。
現在看一下中美供應鏈金融特征對比:
第一, 國內外風險管理的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就拿風險管理核心之一征信數據來說,它是風險的指示燈。目前我國征信數據覆蓋面不廣,也不完整。大家在找其他數據開從不同的角度評估風險的高低,但是離征信數據整合和完整的目標還是相當遠的。
第二, 國外供應鏈金融需求的動力在流動性不足。因為征信系統完善,金融機構服務意識很強,技術很先進,所以中小企業融資服務沒有問題。但中國存在信用短缺、融資不夠的問題,供應鏈金融是技術發展以后,希望通過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透明能夠為中小企業提供一個更好的融資需求。
第三, 在發展路徑上,國外注重供應鏈金融信息技術平臺的建設,在信息實現可視化的基礎上,提供更優質的服務;而國內注重業務種類的發展,在技術平臺上投入不足。
第四, 供應鏈金融的主導力量,在國外以供應鏈金融的專業公司為主,而國內則是以商業銀行為主。
第五, 在業務模式上,國外供應鏈金融的業務比較全面,涵蓋供應鏈大部分流程,包括應收賬款融資、保理與反向保理、存貨融資、商業承兌、匯票貼現、單證授信、動產抵押質押授信、信用證、結構性融資等。而中國以應收賬款、融通倉、保兌倉為主,而動產抵押和質押授信業務比重低。同時,由于核心企業與下游利益關系密切,國內供應鏈金融大多為下游供應商提供服務。
海爾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海融易為什么要開始做供應鏈金融?海爾作為一個制造業的龍頭老大,起步做互聯網金融,在制造業不算晚,但在互聯網金融行業來看是比較晚的。海爾在2014年底才開始布局互聯網金融。與中瑞財富不同,我們定位供應鏈金融很簡單:海爾作為一個30年的龍頭制造企業,有一個資源豐富的生態圈。這個生態圈很難用幾年時間建立起來,它包括:5000多家供應商,3萬多家經銷商一直到縣鄉級,售后服務網點7000多個,用戶數據差不多1.2億用戶(相對一部分因為售后服務和物流有身份證信息和住址),三個電商平臺,包括海爾商城、巨商匯和日日順。這為我們互聯網金融平臺定位在slogan是“真實產業,誠信金融”提高了依據。我們以海爾的上下游為主體,實實在在做一些供應鏈金融的業務。
2014年底海融易web上線,2015年4月份App上線,去年7月份交易量達到10億,目前為交易量101億,用戶200萬。速度不算快,但也還算不錯。不管怎么樣,很大一方面取決于海爾的生態圈。最年長的投資人是90歲,最高的個人投資金額3600萬,最快的速度7秒就完成了標的融資,投資者遍布31個省市。
海爾海融易剛一開始立足于服務產業,并且開始練內功:
第一, 我們有一套先進的運營的策略,王總是運營方面的專家,我們的獲客成本非常低。
第二, 風控練內功。
1. 大風控概念,不只是信用風險一方面。整個公司運營中,有市場風險、運營風險、人員操作風險(例如Lending Club的事件)。我們除了要管理小概率的風險,包括人員操作風險、法務或其他風險,降低這些風險對公司的影響以外,還有管理信用風險,就是管理一個概率事件。
2、整體風控概念:包括數據的采集、清洗,數據的分析,建模,制定策略和政策,以及風控系統的執行,把政策到運用業務中,風控執行力也非常重要。
3、海爾供應鏈金融也是從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三個方面入手。
資金流:有人可能知道,海爾的互聯網金融,除了海融易這個P2P平臺,還有第三家支付公司 - 快捷通。我們在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時, 也引入了快捷通,希望能保證融資除了有真實貿易之外,還能定向支付,專款專用,融資資金直接到經銷商的海爾進貨的賬戶,不能挪作它用。
物流:我們和海爾的業務,包括42家分公司對接,控制貸款使用及回款與業務部門聯防聯控,效果也非常得好。
信息流:我們與海爾ERP對接,了解行業的狀況、平均水平和季節性,分析經銷商的歷史數據和趨勢。然后,我們的團隊到融資方去實際盡調,了解客戶需求在哪里,痛點在哪里,現在融資的成本大致是什么樣,產品需求不同在哪里?這些第一手資料幫助我們完善產品和風控的審核政策。在審核時,我們運用海爾產業數據,進貨歷史,傳統的金融數據、征信數據等等決定融資方的資信、風險、放款額度和價格。
現在談一下國內供應鏈金融亟待解決問題:第一,發展區域不太平衡。供應鏈金融聚集在長三角、珠三角和第一二線城市,在城鄉的滲透非常低。第二,供應鏈金融平臺信息技術水平有待加強。一方面要保證平臺數據安全,保證客戶隱私;一方面要積極推進大數據信息庫建設,全面推進系統化風控建設。第三,供應鏈融資產品創新能力不足。目前的產品結構及合作模式僅能滿足鏈條中部分企業的融資需求,還沒有推出一種服務產品來有效滿足供應鏈條中企業的綜合化、全面性金融需求。最后,上下游企業的信用風險仍是重點。相當多供應鏈核心企業控制上下游企業控制能力較弱,中小企業的借款風險,絕大部分來自其控制人的個人風險。
供應鏈金融的趨勢:
第一、物流金融化:物流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開始介入供應鏈金融。
第二、供應鏈數據化:訂單情況、交易歷史,主體資質等信息逐漸數據化。
第三、金融網絡化:用互聯網整合電商、支付、物流、銀行、政府、海關等數據節點。
第四、交易標準化:供應鏈各主體交易邊界逐漸清晰、接口標準規范。
第五、平臺專業化:出現越來越多的供應鏈專業化、垂直化解決方案提供商
海爾海融易本著真實產業,誠信金融的理念,希望給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去年海融易以海爾內供應鏈金融為模板和深耕,今年我們目標是把這個模式復制到海爾以外的制造業、B2B電商平臺、農業等等。在座各位如果有合作機會,可以線下商討。供應鏈金融是金融+產業+互聯網,這是多方共贏的局面。
在互聯網金融的現階段,監管很重要,產業自律非常重要,從業人員管理能力的提高也很重要,包括風險管理。這就是我今天想講的,歡迎繼續交流。非常感謝大家!
來源:和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