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來源:貿易金融
2018年就要過去,2019年的新年鐘聲就要敲響,回望這一年,有很多值得行業回顧的重要節點性事件。
作為行業而言,市場環境是基礎,《電子商務法》的頒布為行業提供了一個基礎可信的市場環境。政策是行業發展的助推器風向標,商務部八部委發布的《關于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通知》,中央財政部發布《關于下達2018年度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預算的通知》等等,不斷利好的政策,鼓勵企業銳意進取、勇于創新。
有了基礎的市場環境、利好的政策,還需要行業內不斷的交流,思想碰撞,經驗交流才能事半功倍,一年一度的中國供應鏈金融年會,為行業開啟了交流盛宴。
行業的發展,需要企業個體不斷改變,以適應新市場新機遇。革命性的改變將成為行業的風向標,比如:民生銀行將供應鏈部門設立為一級部門,2C場景端騰訊公司轉型2B產業端的發展趨勢。這些都是值得2018年記憶的組織變革,生產關系捋順了,將更好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供應鏈金融的資金端、物流端、企業端都根據自己的優勢資源不斷發力、積累成為核心競爭力。2018年令人無法忽略的有各城商行發力供應鏈金融,ABS/ABN放量增長,區塊鏈技術+供應鏈金融落地成功不斷涌現,技術生產力將在不遠的將來大放異彩。
《貿易金融》雜志、北京財資和供應鏈應用技術研究院、中國貿易金融網(sinotf.com)、中國供應鏈金融網(scfsino.com)、供應鏈金融公眾號(ID:sinoscf)作為專注貿易金融、供應鏈金融行業十幾年的權威媒體,聯合中國供應鏈金融產業生態聯盟(cnscfa.com)整理了2018中國供應鏈金融行業十大新聞,記錄行業的發展歷程,持續推動行業健康穩健發展。
1、《電子商務法》頒布
2018年8月31日,備受矚目的電子商務法,經由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表決通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點評:
電子商務法,自2013年立項,歷時5年反復審議修訂出臺,堪稱電子商務行業第一要事。
電子商務發展十幾年,突飛猛進的發展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參與各方的權利、義務、職責需要厘清的問題,《電子商務法》的出臺和實施恰逢其時,將對電子商務的健康發展提供一個框架性的指引,有利于形成電子商務更加開放、規范和自主的發展。
電子商務行業的有序發展,將為供應鏈金融領域提供一個良好的市場基礎環境,助力供應鏈金融行業發展。
2、《關于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通知》及試點公布、《關于下達2018年度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預算的通知》相繼出臺
2018年4月,商務部等八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試點的通知》。
通過試點,打造“五個一批”,即創新一批適合我國國情的供應鏈技術和模式,構建一批整合能力強、協同效率高的供應鏈平臺,培育一批行業帶動能力強的供應鏈領先企業,形成一批供應鏈體系完整、國際競爭力強的產業集群,總結一批可復制推廣的供應鏈創新發展和政府治理實踐經驗。通過試點,現代供應鏈成為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的重要領域,成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成為“一帶一路”建設和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要載體。
同時,推動供應鏈核心企業與商業銀行、相關企業等開展合作,創新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發揮上海票據交易所、中征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和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等金融基礎設施作用,在有效防范風險的基礎上,積極穩妥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為資金進入實體經濟提供安全通道,為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提供成本相對較低、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務。
2018年10月,中央財政部發布《關于下達2018年度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預算的通知》,下撥2018年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100億元,比2017年增加23億元,增長29.85%。普惠金融發展專項資金遵循惠民生、保基本、有重點、可持續的原則,以市場化運作為基礎,綜合運用業務獎勵、費用補貼、貸款貼息、以獎代補等方式,引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金融機構以及社會資金支持普惠金融發展,彌補市場失靈。
點評:
政策利好,引導鼓勵供應鏈金融市場的有效有序發展。參與各方,各行業實體企業、核心企業及其上下游將從供應鏈金融政策獲益,商業銀行與各類資金供給方將更好地服務實體,探索新模式,創造新路徑,更好地服務實體企業。
3、深圳國資入股怡亞通成第一股東
5月15日,怡亞通發布公告稱,將其持有公司13.3%的股份轉讓給深圳投控,合計股份轉讓價款為人民幣18.2億元,深圳投控將以13.3%的持股比例成為怡亞通第二大股東。9月10日,怡亞通發布關于控股股東轉讓部分公司股份暨籌劃控制權變更的提示性公告。轉讓后深圳投控將持有18.3%股份,成為第一大股東,這意味著怡亞通將變身國企控股。
點評:
怡亞通,作為中國第一家上市供應鏈企業,已經搭建起覆蓋國內380個主要城市和海外10余個國家的服務網絡,是國內供應鏈行業的頭部企業。此次深圳投控戰略投資怡亞通,對怡亞通而言,是新資金新資源的注入;對行業而言,彰顯的是國家對供應鏈行業的支持。
國企控股供應鏈企業,一定程度上是為整個供應鏈行業的發展前景、潛力做背書。是怡亞通的幸事,更是行業的運勢。
4、第二屆中國供應鏈金融年會暨第二屆中國供應鏈金融行業標兵頒獎盛典在京召開
2018年4月24日,由《貿易金融》雜志、中國供應鏈金融產業生態聯盟、中國供應鏈金融網主辦,招商銀行、先貿網聯合主辦,廣發銀行、平安銀行、文瀝、中企云鏈、法大大戰略合作,中國交易銀行50人論壇(CTB50)協辦的第二屆中國供應鏈金融年會暨第二屆中國供應鏈金融行業標兵頒獎盛典在北京隆重召開。
點評:
年會以“數字+智慧供應鏈金融時代的破局與立勢”為主題,同時圍繞金融科技、B2B電商、資本與創投三大話題展開對供應鏈金融行業發展的思考與推動。大會采用主題大會+聯盟授牌+頒獎典禮+圓桌論壇+對接晚宴的形式進行。35位業內重量級主講嘉賓以及涵蓋政府、商協會、資本端、資產端、核心企業、科技企業、非銀企業、生態服務商、第三方公司等供應鏈金融各方業態等600+企業,近800位嘉賓共同參加了年會,基本匯集了目前參與供應鏈金融的各方生態系統。年會直擊行業痛點,直面行業問題,參與各方深度溝通,共同研討行業機遇,磋商戰略合作,已成為每年行業內人士匯聚思想、發掘商機的重要會議之一。
5、中國民生銀行總行設立供應鏈金融部一級部門
2018年2月,民生銀行在總行設立供應鏈金融一級部,加大各方面資源投入,此舉措彰顯了該行將供應鏈金融作為未來戰略發展和重點資源投入的信心和決心。一級部以事業部運作,將不斷賦予更為靈活的運營模式,并將最大限度有效落地供應鏈戰略。
點評:
供應鏈金融部作為一級部門,將有望成為商業銀行的標配。由于長期多層級信用穿透難、核心企業準入門檻高、下游融資風險大、跨地區輻射半徑減弱等多重因素影響,銀行信貸一直難以足夠有效地覆蓋處于供應鏈長尾端的中小微企業。一級部門的設立將有效解決供應鏈金融操作各個環節信息不對稱問題,更有效地組織參與各方的資源,打通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倉儲物流、質押、盡調、全流程動態管理中的信息壁壘,為實現標準化管理,提高資金效率,降低風險隱患提供組織架構層面的支持。
6、城商行發力供應鏈金融
10月29日,上海銀行在“上行e鏈”在線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發布會,與國藥控股、中鋁股份、中建材股份、京東金融、海爾集團簽署了共計550億元供應鏈金融的合作意向,計劃到2018年年底實現供應鏈金融信貸投放500億元,到2020年提高至1000億元。截至9月30日,該行供應鏈金融貸款投放金額309.00億元,同比增長72.22%。
11月,杭州銀行聯合阿里云計算有限公司、杭州城市大數據運營公司成立了國內首家城商行金融科技實驗室。實驗室將在社會數據在金融行業的應用、分布式交易系統異地多活的研究、人工智能在新金融的應用、跨終端移動平臺的應用、基于區塊鏈和物聯網的供應鏈金融探索等具體領域深入交流,加強金融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推進分布式交易平臺和智能數據服務平臺的建設。
點評:
城商行發力供應鏈金融,將利于發掘區域優勢,開發重點行業、核心企業,服務中小微企業,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謀求解決路徑。
7、供應鏈金融資金來源多樣化 ABS/ABN逐漸成為主流來源之一
從應收賬款規模角度看,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今年6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達13.7萬億元,同比增長11.7%,是應收賬款資產證券化發展的基礎。2018年保理ABS規模相較于2017年已經增長3.55倍。
點評:
因資產證券化具備改善流動性、優化資產負債結構、帶來中間業務收入及資本回報諸多優勢,為企業提供資金的同時,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優質投資品種,實現多方共贏。小米、京東、螞蟻、滴滴、德邦、聯想、四川廣電等新型經濟體獲準發行供應鏈金融ABS產品,讓供應鏈金融ABS成為2018年當之無愧的行業內網紅。
8、順豐供應鏈數據公司亮相 數據漸成供應鏈金融核心競爭力:
2018年4月26日,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深圳順豐投資有限公司與深圳嘉盛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飛馬國際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華南城投有限公司,深圳市朗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普路通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珠海騰邦金躍投資有限公司,深圳市怡亞通供應鏈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越海全球供應鏈有限公司共計八家國內領先的供應鏈企業及其子公司簽署《關于設立超級大數據合資公司之股東協議》,共同出資1億,成立廣東數程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供應鏈物流數據服務。
點評:
數字化供應鏈服務、數據資產將是未來供應鏈服務企業的標配,不具備行業數據,無法通過數據研發提高效能、形成核心競爭力。
9、2C場景端開始布局2B產業端 C2B2B模式興起
2018年9月30日,騰訊宣布調整組織結構,在原有七大事業群(BG)的基礎上,保留原有的企業發展事業群(CDG)、互動娛樂事業群(IEG)、技術工程事業群(TEG)、微信事業群(WXG);新成立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PCG)。新成立的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由湯道生掌舵,將整合騰訊云、互聯網+、智慧零售、教育、醫療、安全和LBS等行業解決方案,推動產業的數字化升級。這一事業群也被外界認為直接攸關騰訊的未來。
點評:
這是騰訊的第三次組織構架調整,前兩次分別是在2005年和2012年,對應的分別是PC時代的鼎盛以及移動互聯網的崛起。面對產業互聯網的興起,騰訊通過組織架構的變革,從2C場景端開始轉型2B產業端。
馬化騰表示,移動互聯網的主戰場,正在從上半場的消費互聯網,向下半場的產業互聯網方向發展,騰訊愿意成為各行各業的“數字化助手”,幫助傳統企業和公共服務機構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
10、技術助力轉型升級:多項“區塊鏈+供應鏈金融”落地
平安銀行的“供應鏈應收賬款服務平臺(SAS)”2017年年末,SAS平臺業務通過監管備案,完成首單融資;2018年上半年,SAS平臺業務規模突破10億元,已有上百家用戶獲得平臺服務支持。金融壹帳通供應鏈金融平臺通過平安區塊鏈平臺壹賬鏈,將訂單、物流等重要數據加密上鏈,已在全國企業端部署有超過37000個節點,解決傳統供應鏈金融中銀行、核心企業及上下游企業所面臨的各項痛點,放大供應鏈的數據價值,助力供應鏈金融的快速發展。
華夏銀行“鏈通雄安—區塊鏈—供應鏈”產品首筆放款在雄安新區已成功落地。該產品在雄安集團區塊鏈應用和實施團隊的支持下,以雄安集團信用為基礎,借助區塊鏈平臺的數據溯源、行為規范、資金管理等功能,為雄安建設的分包商解決工人工資發放、原材料采購等資金問題。
浙商銀行日前推出的“倉單通”產品正是區塊鏈技術的落地成果之一。“在傳統油品貿易過程中,存在過戶手續復雜、規模難以做大、融資和內外貿未聯動、大額交易缺少金融服務、交易模式缺乏創新活力等問題。”該行相關負責人說。2018年9月,浙商銀行的首筆系統對接“倉單通”業務——“珠海港倉單通”平臺已落地運行,實現了“倉單通”平臺與企業倉儲物流系統的對接。
南京銀行,以細分市場龍頭企業為核心客戶,制定供應鏈、貿易融資重點項目綜合解決方案,首單區塊鏈代開證業務落地。
上海銀行與潤和軟件簽署區塊鏈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區塊鏈技術在供應鏈金融領域的應用,區塊鏈落地應用。
點評:
繼2017年,五大行紛紛牽手區塊鏈以來,2018年,再接再厲,眾多商業銀行推出多款“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產品落地。再次驗證了技術是行業轉型的推動力。
以上,是小編總結的2018年行業最值得回顧的大事件,讓我們一起期待中國供應鏈金融行業2019年的新發展。
行業環境靠法制,電子商務法正當時。
政策利好助推器,國資注資做背書。
行業盛會年年新,信息觀點大匯聚。
企業弄潮靠什么,技術數據與架構。
資方物流與場景,八仙過海顯神通。
ABS/ABN,超級數據區塊鏈,
技術落地新場景,2018日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