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12月19日,復旦大學-平安銀行供應鏈金融工作室成立儀式暨平安銀行供應鏈金融2.0發布會在上海復旦大學逸夫科技樓舉行。這是“平深”整合之后,供應鏈金融業務作為新平安銀行的品牌業務首發登場,組合推出供應鏈金融2.0系列7大產品。同日,“復旦大學-平安銀行供應鏈金融工作室”宣布正式成立,平安銀行行長邵平、復旦大學副校長林尚立代表雙方為工作室揭牌,開啟產學研合作、助力供應鏈金融發展的新階段。
保持供應鏈整體穩定性
中國迄今最大的金融并購——深圳發展銀行與平安銀行整合已于2012年9月完滿收官。擺在新平安銀行面前的挑戰之一,就是如何繼續和發揮供應鏈金融這一原深發展的獨特優勢,助力新銀行取得新超越。
早在2009年,平安銀行推出線上供應鏈金融服務,以支持金融危機之后有遠見核心企業的整合供應鏈行動,聯合核心企業及其物流伙伴,幫助上下游配套企業融資,以優化財務供應鏈表現,保持供應鏈整體的穩定性。“這一舉措非常適時地幫助了大企業的供應鏈協同戰略,到2012年11月底,已有150多家大企業采用平安銀行線上供應鏈金融服務,支持3400家上下游配套企業獲得供應鏈融資。”平安銀行對公產品與現金管理部總經理金曉龍稱,“因為銀行系統支持了商務、物流與融資等主要經營活動,并與大企業及相關物流公司系統實現了信息即時交互與共享,線上供應鏈金融服務不僅在融資可得性和服務效率上顯著優化,同時更有力提升了客戶滿意度”。
平安銀行發現,網絡技術在促進供應鏈加速協同步伐的同時,對供應鏈管理、供應鏈金融的互動性與能見度提出了全新要求。傳統的供應鏈金融服務,銀行有什么,企業“被動”接受什么,供應鏈上下游之間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無法共享和整合、流程無法有效銜接的情況,越來越難以適應供應鏈電子商務化的管理需求。為此,平安銀行推出供應鏈金融2.0服務,致力實現金融服務的“在線可得”與多方信息的“清晰可見”兩大功能:一是在線整合與銜接各方流程,建立商務、資金服務與物流服務無縫銜接的高速工作通道,讓融資“在線可得”;二是實現整合與共享銀行、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企業,以及物流伙伴之間割裂的分散信息,銀行通過企業在平臺上留下的“痕跡”信息,為企業整合所需信息、提供增值服務,讓供應鏈管理與服務“清晰可見”。
該行最近完成的一項對800多家企業進行的供應鏈管理調查,有力印證了供應鏈協同趨勢與可見性需求。數據顯示,75%的受訪企業認為企業建立的上下游供應鏈體系需要合作共贏,無論在產品和業務流程設計,還是在生產計劃與預測,以及信息共享等方面需要開展廣泛的合作和交流;有近70%的受訪企業希望能夠借助網絡技術和供應鏈管理系統了解上游供應商的財務狀況、庫存和生產計劃等信息,超過七成的企業也表達了希望獲取下游經銷商的財務狀況、銷售計劃和庫存等信息的訴求。
首期推出7大產品與服務
金曉龍在新聞發布會上給供應鏈金融2.0下了一個定義,他認為,“供應鏈金融2.0以互動、協同、可視為理念,利用成熟互聯網和IT技術構建平臺,鏈接供應鏈的上下游及各參與方,包括核心企業、中小企業、銀行、物流服務商等,實現各方信息交互,業務協同,交易透明;并通過對相關各方經營活動中所產生的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歸集和整合,提供適應供應鏈全鏈條的在線融資、結算、投資理財等綜合金融與增值服務。”
此次平安銀行推出的供應鏈金融2.0服務,不僅僅是該行線上供應鏈金融服務的升級,同時通過供應鏈在線活動的信息整合,更強調基于網絡服務平臺之上各參與主體之間的互動與協同作業,以及彼此之間的“能見度”。供應鏈金融2.0涵蓋了預付線上融資、存貨線上融資、線上反向保理、電子倉單質押線上融資、核心企業協同、增值信息服務、公司金衛士等7大產品與服務。7大產品體現了多向互動,展現出供應鏈金融2.0協同、互動、可視的特征,產品體系和內涵更為豐富,更加契合企業和相關各方的需求。
企業通過登陸平安銀行企業網銀——“線上供應鏈金融”通道,即可在線完成合同簽約、融資申請、質押物在線入庫、存貨管理、打款贖貨等主要業務流程。實現供應鏈金融信息流在經銷商、核心廠商、物流公司、銀行間的全流程控制。同時,客戶可通過網銀、手機和郵箱等多種渠道實時獲取業務信息。
貫通供應鏈全流程線上融資
據平安銀行產品專家介紹,此次供應鏈金融2.0實現了該行全流程供應鏈融資業務完整向網絡平臺遷移,并根據不同的“1+N”鏈條靈活應用產品組合。
面向核心企業驅動的“1+N”供應鏈企業客戶群,平安銀行整合了“線上存貨融資+線上反向保理+線上預付融資”等產品組合,涵蓋了從客戶訂單到原材料供應商備貨至核心企業生產的全過程:
聯合物流公司并實現“銀行-物流-供應鏈電子商務”系統之間的工作流程對接與數據實時交互,是供應鏈金融2.0的顯著特色。據悉,截至目前,該行線上供應鏈金融系統已實現與3家物流公司系統與業務對接,支持該行供應鏈全流程線上融資服務。
供應鏈全流程線上融資的一大好處,在于給予供應鏈企業“精益金融”服務。據出席發布會的寶馬金融市場總監劉軍介紹,采用平安銀行供應鏈金融2.0服務,寶馬經銷商融資可以做到“單輛車與車價及訂車到售車周期”精確匹配的融資服務,不僅融資效率高,更可以大大節省融資額與成本。
在發展迅速的大宗商品電子交易領域,該行針對電子交易平臺及交易會員推出了以“交易資金存管”、“交易會員線上融資”兩大產品線為主的綜合解決方案。一方面,通過交易資金查詢模式、出入金模式、全監管模式、存管模式等多樣化服務,為平臺及會員提供多渠道的查詢對賬、出入金、自動清算等服務,并確保資金的封閉安全運行;另一方面,通過已有和擬交收電子倉單質押線上融資、定向透支、循環貸等多種融資模式,為交易會員提供與平臺交易完全嵌入的全流程線上融資服務,并最大限度提升平臺的實際交收量,助推平臺健康發展。截至目前,該行已和近90家交易平臺建立了業務關系,服務的交易會員超過5000戶。
協同數據增值服務助力企業管理訴求
據平安銀行產品專家介紹,供應鏈金融包括但不限于貿易融資、供應鏈融資、物流金融/融資,也包括與供應鏈交易活動協同匹配的現金管理服務、對賬核銷和數據增值服務。在微博、輕博客等web2.0典型應用備受追捧的時代,供應鏈協同信息“可讀”、“可寫”和“可交互”成為供應鏈金融2.0服務創新的創意原點。供應鏈金融2.0時代,企業需要什么,銀行應當能快速識別、響應和提供服務。
平安銀行選擇在線數據對接與挖掘切入,開發供應鏈協同、增值信息服務。該行線上供應鏈金融系統,將“1+N”供應鏈企業、銀行、第三方物流監管方等合作伙伴匯集于同一平臺在線作業,然后銀行通過各方在平臺上留下的“痕跡”,為企業進一步整合所需信息、提供完善的金融解決方案與增值服務。
外圍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與競爭加劇,需要企業對日常經營生產進行精益管理。做到這一點,一方面要求內部管理的高效率,另一方面要求供應鏈上下游之間的信息互通互聯。如前所述,該行調查發現高達七成的受訪企業希望能夠了解上下游財務狀況,庫存和生產/銷售計劃信息。一家核心企業要制定精準的生產計劃,既需要知道上游供貨商有多少授信額度、還有多少庫存,又要知道下游銷售商有多少授信額度、銷量流轉如何等。
本次平安銀行推出的增值信息服務,可以整合供應鏈上下游各類信息,對業務數據進行數據挖掘處理。比如某商貿企業貿易量非常大,通常收取客戶匯入款項后,安排發貨。選取供應鏈金融2.0增值信息服務后,銀行會根據企業的需要,每當客戶賬戶有存款匯入匯出,客戶手機就能實時反映,“有多少錢、錢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等等諸多信息,同時銀行可以根據客戶需要定制服務,如提供匯總業務臺賬、實現多方實時對賬等綜合金融服務,無需財務人員打電話、登陸網銀甚至派人到開戶行詢問,企業省心省力、非常便利。
銀校合作共促供應鏈金融2.0再發展
供應鏈金融并不是一項簡單的金融服務技術,它蘊涵了在全球化的產業組織變革背景下,銀行業服務創新的破題之解。這一領域涉及信貸結構化設計、物流、資金流監控、信用捆綁、動產擔保物權控制、反向融資、風險定價、線上化等一系列金融、物流和IT的前沿課題,并與當前國民經濟中的若干熱點高度相關,如中小企業融資、金融變革、產業升級、商業模式創新等等,為經濟學、金融學和管理學的研究開辟出一塊交叉研究的沃土。
近年來,平安銀行一直在開展供應鏈金融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同時推進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的互動和攜行。早在2010年,平安銀行就已展開與復旦大學的合作,在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教學中,開設了全國首個供應鏈金融課程、設立了第一個供應鏈金融專業碩士方向、第一個供應鏈金融獎學金,在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定價、交叉營銷等多方面開展了課題研究,發表了多篇合作論文,協同研究與創新成效斐然。
在當天發布會現場,復旦大學攜手平安銀行,同時舉辦了“復旦大學-平安銀行供應鏈金融工作室”成立儀式,共建研究實踐基地,將平安銀行作為供應鏈金融學科的教學和實踐平臺。
據悉,復旦大學和平安銀行將調派充足研究力量投入供應鏈金融研究,“供應鏈金融工作室”將由復旦大學國際金融系主任劉紅忠教授親自擔綱。未來,雙方將重點關注在經濟轉型升級、結構深化過程中,將供應鏈金融拓展到更寬廣的行業金融、產業金融、平臺金融領域,探求產業與金融深度融合、產業深度科技化背景下的商業模式創新,更前瞻地培育優秀人才,有力促進供應鏈金融2.0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