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來源:中國郵政快遞報
眾所周知,融資難問題一直束縛著我國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對于物流快遞企業來說也不例外——供應鏈金融有望成為解鎖的金鑰匙。
物流企業在風險控制方面擁有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先天優勢,且普遍尚未參與到這一業務中來。
如果快遞物流企業能夠將銷售、產品、風控和資金這四件事做好,就能夠取得供應鏈金融業務的突破,為企業創造新的增長點。
快遞物流企業應盡快抓住市場機遇,實現對主業的利潤補充,同時提升客戶體驗、增強客戶黏性。
凸顯四大優勢
01
利息合理
供應鏈金融產品的利率一般在10%左右,遠低于小貸和多數類供應鏈金融產品。同時,產品的期限也能與企業融資需求完全匹配,可以讓中小企業實際支出的利息實現最小化。
02
風控嚴格
供應鏈金融產品的貸款都是基于實際交易開展的,貸款方可以通過交易信息有效評估風險,且供應鏈金融以交易本身涉及的應收賬款或貨權作為抵押,風險可控性更高。
03
金額精準
供應鏈金融產品的貸款金額以實際交易產生的資金需求為準,低至幾萬,高至幾百萬,與企業實際需求更匹配。
04
審批靈活高效
供應鏈金融企業的審核重點是交易信息,而非企業整體信用評價,因此審批條件相對靈活很多,貸款申請、審批、放貸等可在一個工作日內完成,效率大大提升。
對于快遞物流企業而言,本身擁有大量的交易和物流信息,便于風險管理。從這個角度來看,物流企業與銀行或核心企業、平臺企業一樣,本質上都可以憑借自身資源,以特定方式形成風險解決方案。
快遞物流企業不僅擁有大量交易信息,還控制著實際物流。物流信息反映的是最真實的交易信息。快遞物流企業在開展未來貨權類業務時,可根據中小企業的交易和物流信息實現良好的風險管理。另外,由于物流企業掌握了貨物的流轉,一旦中小企業違約而無法償還貸款,物流企業可以對貨權進行處置。
把好四道關口
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需要改變整個組織的思維與能力,并將此上升到公司戰略高度。同時,應充分借鑒外部金融機構的良好實踐,適時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
快遞物流企業開展供應鏈金融的關鍵在于做好銷售、產品、風控、資金四件事。
要從自己的優質物流客戶出發,爭取將其轉化為金融客戶,尤其是應優先選取具有穩定發貨歷史的物流客戶作為目標客群。企業應建立有效的金融客戶開發及銷售管理機制,推進客戶轉化。
金融客戶的開發有別于傳統物流客戶,物流主業銷售團隊通常不具備銷售金融產品的專業知識,因此,企業應針對金融業務特點,制定大客戶開發方案,并結合銷售團隊管理機制,有效推動客戶的轉化。
快遞物流企業適合聚焦的供應鏈金融產品可分為三類:應收賬款類、存貨融資類以及未來貨權類。這三類產品在市面上均已有相當成熟的產品設計和流程,快遞物流企業可結合自身主營業務進行細化開發。
當落實到具體的客戶服務時,可緊扣客戶需求、開發定制化產品,提升靈活性,確保良好的客戶體驗。
與銀行相比,快遞物流企業需要補齊一系列關鍵能力,如風控能力。確保良好風控的關鍵在于數據、風控模型以及操作流程。首先,數據是快遞物流企業能夠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根本。
雖然快遞物流企業已擁有大量客戶信息及收發貨記錄,但許多企業的數據管理實際上并不規范。企業還需做好客戶其他基礎信息的管理,例如訂單信息。其次,建立適用于供應鏈金融的風控模型,其核心是基于交易信息及數據進行交易層面的風控。
相較整體授信模式,供應鏈金融的信用評估更有針對性,即使對同一客戶,不同交易的審批結果和定價也可能存在差異。最后,須設計并嚴格執行嚴密的審批和操作流程,這是有效風控的根本保障,把控的核心在于單據真實性以及對質押物的有效監管。
一旦出現單據造假或質押物權出問題,企業將面臨重大損失。物流企業應完善自身物流或倉儲業務中的監管不嚴之處,并設計嚴密的單據和質押物管控流程,降低操作違規帶來的風險。
與供應鏈金融市場的其他競爭對手相比,快遞物流企業在資金實力上并不具備優勢,必須找到適合自身的方法,實現少用資金、快速周轉。其中,快遞物流企業通過信貸資產證券化而獲取資金的方式尤其值得嘗試。
這種方法的實質在于利用應收賬款支付自身的應付賬款:快遞物流企業可將自己的應收賬款(即針對中小企業的債權)打包成一項資產出售給其他投資者,以此獲得資金。
資產證券化讓物流企業實現了所謂的資金閉環,能夠減少供應鏈金融業務的實際資金占用量,而且成本較低、操作靈活,值得積極探索。
中國物流行業正在快速的進入智慧物流時代,物流金融已經成為物流巨頭和供應鏈企業的第一利潤來源,物流金融已成為獲得客戶資源以及壟斷資源的重要手段。
來源:中國郵政快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