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2019年3月14日,由《貿易金融》雜志、中國供應鏈金融網、中國貿易金融網主辦,北京財資和供應鏈應用技術研究院承辦的第三屆中國供應鏈金融年會暨第3屆中國供應鏈金融行業標兵頒獎盛典在北京隆重召開。
聯易融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宋群談到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根本原因不在于金融機構的消極表現,而在于小微企業本身面臨財務不規范、金融不穩定的問題,給銀行的融資工作帶來很大負擔。通過科技手段,根據以往的數據分析,為小微企業的未來做預測,能夠更好地為金融機構貸款提供服務。
聯易融創始人、董事長兼CEO 宋群
以下為發言全文:
聯易融有3年的歷史,我們認為用Fintech的方式和很多的國內的金融機構和核心企業合作,能真正的通過供應鏈金融服務方式解決國內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很多痛點和問題。
大家可以看一下國內的企業的基本結構。大型企業在國內有29萬戶,里面大型企業當中大約46%左右是央企和各種國有企業。它們的特點是信用資質非常強,銀行對這些大型核心企業授信非常充分。中間大約是460萬的中型企業,他們的困難基本能得到滿足。最困難的是7000多萬戶,接近8000萬的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信息不透明,或者是信息不透明,大約10%和銀行建立一些關系,有銀行授信關系的,他們的金融需求也是遠遠沒有得到滿足的。所以大家在談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這真的是一個難題。
如何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一直是全世界面臨的一個考驗,而我們認為通過供應鏈的方式是非常好的抓手,能部分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而小微企業的融資是非常大的市場,小微企業的資金缺口超過20萬億,48%左右的小微企業每年會產生一次或者兩次的資金缺口。它們大量的需求都是圍繞著運營資金的需求。每次缺口平均下來是70萬左右的金額。這是小微企業對資金需求的特征。
而對頭部企業來說,每筆銀行授信的金額相對比較高。我們看一下應收賬款的情況。國內整體是超過20萬億的規模,圍繞頭部企業有3萬億的資產通過銀行得到滿足,而絕大多數的中小微企業應收應付沒有得到充分的滿足。這是企業的現狀。
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問題不是銀行和金融機構不愿意給小微企業進行貸款和授信,而是小微企業的本身決定了金融機構授信的困難。小微企業總體來說金融是缺乏計劃性的,財務不規范,金融不夠穩定。這里還有一個數據,我們國家的小微企業平均生命周期只有2.7年。銀行如果做小微群體的業務,授信客戶可能每年有1/3會出現經營狀況的問題,帶給銀行巨大對風險管理的考驗。對銀行管理來說,小微企業信息不透明,金融機構處理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的風險很高,這個對金融機構來說很難進行良好的控制。這是我們面臨的小微企業的需求端和金融提供端兩個之間的落差,是非常大的一個矛盾。
從傳統來看,金融機構判斷企業的風險一般看傳統的三表:資產負債表、盈利表和現金流。逐漸的有很多的金融機構看企業的新三表:水表、電表、煤氣表。但即使這樣,我們所看到的往往也是不全面,不完整和不真實的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同時你能判斷的也是基于小微企業歷史表現,很難有手段判斷小微企業未來會發生什么變化。如果一個金融機構能看到小微企業未來3個月甚至6個月經濟狀況會出現什么變化,這對金融機構判斷小微企業風險決定是否授信會有非常大的根據。
我們現在所希望做的就是通過各種手段,尤其是通過科技的手段能建立一種邏輯的關系,幫助金融機構能根據歷史的經營狀況,根據各種數字的分析,能幫助金融機構判斷,小微企業未來3個月或者是6個月是否發生一次大的金融變化,這將給金融機構做風險判斷提供很好的助力。
小微企業總體對資金的需求是短、平、急。融資的申請希望越簡單越好,批了50萬或者是100萬,到窗口提現的時候也能提出來。而到銀行網點填報的時候希望效率越高越好。我們的銀行、小貸公司包括互金平臺,一直到今天對小微企業信貸風險還處在一個點對點的狀況,我們分析小微企業是否會出現經營狀況惡化,是否會出現不良情況,這些經營狀況的分析對金融機構是非常關鍵,非常重要的。但同時,也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因為小微企業很難讓金融機構真實、全面、準確的了解它的金融狀況。統計數據說,不到三年,小微企業的生命周期會輪換一次,點對點分析解決小微企業的融資難的問題非常困難。
其實我們講小微企業融資難,大家都在談貸款端,都在談融資的解決方案。其實我們應該更宏觀看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不應該是單單聚焦在如何讓小微企業從金融機構盡快拿到一筆信貸,拿到一筆貸款。更宏觀看小微企業金融生態的形成,包括賬期的縮短,包括一些金融工具的應用,能夠幫助小微企業盡快解決它資金的周轉問題。這中間也有銀行負擔的責任,這是國家政府在要求金融機構去做的,就是給小微企業能夠及時的很快的做到信貸。
為什么這么講?可以看一下統計數據,這是國外對小微企業的賬期數據和國內的口徑,基本是相同的。全球平均的小微企業的賬期大約66天,美國是51天,英國是53天,中國小微企業整體來說,中國的企業資金壓力最大,因為我們的平均賬期是92天。如果能創造一種生態環境,讓這些企業的應收,讓資金能盤活,把平均賬期從國內現在的95天迅速下降到全球平均水平66天,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大約40%或者40%以上的小微企業的運營資金的需求,信貸的需求就沒有了。因為它能更及時拿到錢,這是很簡單的一個道理。這也是為什么現在政府包括國資委在拼命要求我們的這些大型企業,央企不要去拖欠企業的賬期,及時解決應付問題的很深層次的原因。而這種環境的搭建真的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積累。
從我們這個角度來講,為什么說供應鏈金融是很好的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的一個工具?第一,我們認為如果是有租購的方法、方式和金融產品,把大的核心企業的高的信用資質,能把它們在金融機構得到充分或者是過分的授信,能傳導到小微企業這邊去,讓小微企業能夠享受到大型企業高資質帶來的便利,對解決小微企業會有一個非常正面的支持。兩種模式都在不斷積極探索當中。第一,大型企業的強確權。如果大型企業愿意做強確權,不管是反向保理,ABS、ABN還是像現在和騰訊一起推出的賬期的流轉拆分,就會有很好的抓點。不是所有的大型企業都愿意給生態圈的小微企業進行強確權。如果在非確權情況下,我們能通過各種方式去收集整理小微企業的經營數據。比如說小微企業稅務發票數據,比如說它的核心企業交往數據,比如說它的流水等等,對小微企業進行真實經營狀況的畫像。即使沒有核心企業的強確權,金融機構也能有一個對小微企業的授信非常好的抓手。現在大家都在談供應鏈金融,大家都在說供應鏈金融的春天來了,我在外資銀行做了很長時間,在中資銀行也做了很長時間。我覺得中國的金融產品,金融市場和中國的銀行業實現彎道超車,趕上和超過國外的金融機構可能的就是供應鏈金融。
為什么?有三個有利的條件。第一,中國是制造大國,必然圍繞著制造業。第二,我們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國家。第三,是我們的Fintech領域在國內得到廣泛的應用,以技術的方式配合國內的獨有的先天的條件真的可以在供應鏈金融當中幫助金融機構實現彎道超車。
強信用和強數據兩個模式很快分享匯報一下。如果是核心企業能夠對它的供應商進行強確權,不管是核心企業和一級供應商之間做反向保理,做ABS都有很好的工具。往下游繼續延展,比如說零售商跟農貿合作社有供貨往來,農貿合作社是購買化肥,把信用傳導下去,通過強信用確權的方式,通過數據傳導方式會有大量的金融產品的文章來做。現在一個非常良好的生態圈,政府在支持,除了銀行之外,其他的資金參與方也在支持參與到供應鏈當中去。
過去銀行的“1+N”模式很重要。我覺得時間對“1+N”模式進行顛覆了。一開始只能看到第一層的供應商或者是經銷商,順著“1+N”的模式展開,就是產業鏈的形成。供應商的供應商是誰,經銷商的經銷商是誰,這是產業鏈的概念。如果幾家核心企業同時參加進來就是生態圈的概念。供應鏈金融下一步真正要做文章的,除了“1+N”我們要做的是建立生態圈,了解生態圈,圍繞小微企業做洞察,做金融的解決方案。
首先是強信用模式。一個是ABS、ABN,去年發了6000多億,今年可能7000億。還有是電子信用憑證的分拆流轉。未來幾年在市場上形成一種模式固化下來,真的可能對于今天所謂的供應鏈金融能起到一種革命性的變化。因為它是能夠允許各級不同供應商間接聯系到核心企業,讓核心企業的一筆應付分拆、流轉,或者是到金融機構貼現的非常好的工具。我們用騰訊的區塊鏈的平臺,結合很多金融機構配合,為不少核心企業提供債權分拆的服務。
第二種模式是數據驅動,沒有核心企業的強確權。做法是圍繞著供應鏈,怎么講?首先梳理行業,汽車行業、制造業、醫療行業、現代農業等等,每一個行業當中會找到資質好的企業,圍繞這些行業中的核心企業了解上游、下游誰跟它做生意。對這些生態圈的小微企業進行建模和數據分析。而這種數據分析和建模,以稅務發票為例,量是海量的,處理的是幾十億的稅務發票的數據,用傳統的人工方式沒有辦法達到。用AI技術和大數據分析技術,幫助小微企業進行真實經營狀況畫像。數據源越豐富,能夠對小微企業歷史數據搜集越完整,對經營單位的畫像越準確。畫像的結果,打分的結果,不能給到金融機構說是你風險判斷唯一的工具,但是會給金融機構貸前、貸中、貸后的很好的風險判斷的補充。這個路上我們走了很遠了,我們認為你有一個模式是能強確權,另外一個模式是不需要核心企業強確權或者不愿意強確權的情況下,通過數據方式展開供應鏈金融,會是一個比較完整的解決方案。
聯易融就是想搭建一個生態圈,做一個Fintech供應鏈金融的服務平臺。一頭連接核心企業,通過核心企業,來連接小微企業。另外一頭是連接資金,包括資本市場,資本證券化,包括產業基金等等。底層是各種現代的先進的技術,包括區塊鏈,包括AI。包括大數據分析,也包括云。
現在我們和業界合作的方式,把我們這個平臺六種能力充分展開。比如說我們的數字風控平臺和金融機構合作,供應鏈資產整理平臺非常高效,供應鏈金融平臺把底層資產非常透明,金融機構買的資產包,不光是抽查底下的包的資產狀況,做整體的分析,可以允許金融機構實時抽查底層的發展,隨時掌握底層資產的變化情況。現在的ABC平臺在向金融機構和核心企業全面開放。另外一個是微服務平臺,MBS就是利用數據和微服務的平臺,希望給金融機構助力,解決市場上信息不透明,運營流程長,運營成本高的問題。
聯易融希望和業界銀行核心企業和其他的參與方共同努力,在不遠的將來,比較好找到小微企業金融生態改變的方式,能夠讓小微企業的融資像現在的網購一樣的便利,通過大家一起努力,未來是非常可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