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資金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產業鏈條環環相扣,牽一發而動全身。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作為“六保”任務重要內容,是扎實做好“六穩”工作、穩住經濟基本盤的重要支撐,也是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的重要舉措。在推動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達產過程中,需要基于產業聚合優勢充分發揮供應鏈金融的綜合支持作用,最大程度對沖疫情對供給端的影響,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保持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
供應鏈金融,是指金融機構對產業鏈中的核心企業及其配套企業進行的一體化整體金融服務。相比大型龍頭企業,疫情對廣大中小企業的沖擊相對更大,需要的金融支持也更為迫切。發展供應鏈金融,能夠有效克服單個中小企業的信用和信息問題,精準有效暢通產業循環,提升逆周期調節支持政策效能,全面落實“六保”任務。
首先,發揮核心企業增信作用。產業鏈供應鏈是一個由若干核心骨干企業和一系列配套企業組成的完整循環系統,龍頭骨干企業一般居核心位置,而配套企業一般中小企業居多。
中小配套企業在產業鏈中具有穩定的產銷供渠道,與產業鏈中大型龍頭企業的穩定合作關系能夠有效化解單個企業的信用不足和信息不對稱問題。依托核心企業的規模和市場優勢,可以有效為產業鏈上下游中小企業提供增信,有助于配套企業獲得存貨、應收或預付賬款等融資服務,并改善其信用預期。這不僅有助于解決疫情沖擊下的企業資金壓力、精準支持復工復產,也將系統性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的整體競爭優勢,這也是解決傳統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建立新型產融關系、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有效舉措。
其次,強化分散企業的聚合效應。一般而言,產業鏈供應鏈的上下游配套企業會分散在不同地區,雖然有核心企業的增信作用,但個體企業(尤其中小企業)分散融資的交易成本仍然較大,通過龍頭核心企業牽頭,制定適應產業鏈一定時期協同復工復產資金需求的一體化方案,由核心企業作為牽頭人向金融機構提出信貸申請(或參與的配套企業分別向所在區域相應金融機構申請),金融機構通過跨區域聯動協同等特設機制進行一體化審批,實施一體化管理。相關機構要加強供應鏈金融供給有效激勵,推動各相關方精準有效快速落實各項支持政策,保企穩企固鏈強鏈,有效推動以大帶小、上下游聯動、產銷供銜接,暢通產業鏈供應鏈循環,提高全產業鏈復工復產率,最大化發揮金融支持政策效能。
第三,創新產業鏈集合債券融資。債券市場是我國直接金融的主戰場,但受疫情影響,金融市場風險偏好下降,非國企信用債隱含評級指數持續大幅下行,中小微企業直接融資難度加大。為此,可結合國家支持政策(如稅費優惠、財政貼息等),依托產業鏈供應鏈進行增信集合債券融資創新,運用產業鏈整體競爭優勢有效提升中小微企業債券融資能力;另一方面,可進一步增加商業銀行中小微企業貸款金融專項債券發行規模,拓寬債券市場直接融資和小微信貸間接融資渠道,有效提升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服務能力。尤其對于重點產業鏈集合債券融資,可通過疫情防控專項債券和綠色通道專設機制加快發行,進一步提高效率,精準扎實有效推動復工復產。
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系:河北經貿大學研究員,財達證券智庫項目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