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中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力軍,我國中小微企業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但是我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一直難以得到解決。
盡管2019年,國家在降低融資成本、拓寬融資渠道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得以緩解,但是企業的融資缺口依然巨大。
中小微企業在融資過程中存在規模小、利潤少、抗風險能力差等天然缺陷,導致中小微企業很難通過股票、債券獲得融資。
從商業銀行的角度來講,為了更好的把控風險,更多的是抵押或者質押貸款,但是由于中小微企業很難找到合適的抵質押品,所以導致中小微企業貸款難、貸款成本高,因此,更多的中小微企業只能通過自身內部資本積累或者高成本的非銀機構來獲得融資。
供應鏈金融是以核心企業為中心,將中小微企業放入整個供應鏈中,以其實際業務狀況來判斷是否提供融資服務,有助于解決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
一、票據的支付功能,盤活企業應收賬款
從國家統計局的公開數據來看,2019年末,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17.40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4.5%。
截止2018年底,我國工業類企業應收賬款余額為14.34萬億元,同比增長8.6%。2017年底,我國應收賬款余額等達13.48萬億元,比2016年底同比增長8.5%。
從近年來全國工業類企業應收賬款余額來看,每年的期末余額都呈遞增的趨勢。應收賬款的增速已經高于我國GDP的增速,這說明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中產能過剩的現象依然嚴重。
近年來,我國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低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從信貸供給、貸款利率、定向降準等多個方面發力,但是究其根本要解決中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一味地提高貨幣供給是不夠的,主要是疏通中小微企業獲取資金的渠道,提高資金的流轉速率,降低企業的資金成本。
商業匯票的簽發是建立在企業真實交易背景下的,ECDS系統可以記錄票據的全生命周期,保障了票據的流轉過程。
出票人可以也利用自身的資信度開票,用于企業間的支付結算,實現了零成本融資,發揮了貨幣的功能。
持票人也可用該票據繼續支付,省去了銀行貼現的成本費用。在這個過程中,票據的參與一方面提高了資金的流轉速率,另一方面優化企業的財務報表。
二、發揮票據的融資功能,降低銀企雙方的運營成本
票據代表的多是銀行信用或大企業信用,通過票據融資可以幫助企業拓展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優化財務結構,票據的融資功能是解決目前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的一個有力抓手。
2019年,票據累計貼現12.46 萬億元,同比增長25.33%;年末貼現余額8.18萬億元,比年初增長24.03%,貼現增量在企業貸款增量中占比達到16.77%,成為支撐企業貸款增長的重要力量。
在供應鏈融資產品的發展中,以應收、應付、保理等融資業務以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但是這類融資產品往往是給核心企業進行授信,再根據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企業的關聯程度進行授信額度的分配,多為間接融資。
然而票據是以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為主體,由核心企業發行商票,直接對上下游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并且由于上下游企業與核心企業之間長期建立的合作關系,核心企業對上下游企業的經營模式、財務狀況都十分了解,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這使得由供應鏈核心企業所承兌的票據直接發揮了貨幣的作用,相當于給了上下游企業一個直接融資的渠道。
中小微企業規模小,銀行辦理貸款需要審查、批復,相較于商業匯票而言的成本信貸業務的成本較高,而且銀行貸款建立的單一客戶關系,給銀行帶來的綜合利潤并不高,這也是商業銀行為中小微企業客戶信貸業務態度冷淡的原因之一。
電子商業匯票相較于紙質商業匯票所特有的便利性與安全性,使得電子商業匯票在流轉過程中大幅提高流通的便捷性,切實提高銀行與企業間管理資金的效率,同時也大大的降低了銀行的運營成本。
供應鏈電子票據可以通過核心企業的交易鏈條形成一個“蜘蛛網”,商業銀行通過核心企業的交易形成以客戶發展客戶的運營模式,最后搭建成一個客戶鏈、業務鏈,將單一的供應鏈企業逐步轉化為批量獲得客戶資源平臺,大幅增加客戶數量與賬戶數量,帶來可觀的結算手續費收入,實現整體收益的增加。
三、順應供應鏈金融發展模式,實現N+N的融資需求
供應鏈企業從傳統的“1+N”模式已經發展成為“N+N”模式,從傳統的依托核心企業的授信額度,到現在更加注重全供應鏈企業的資金流、信息流、物流以及商流的整合信息,這使得需要有貫穿全生命周期的金融產品與之相匹配。
在供應鏈金融的“1+N”模式下,基于核心企業授信,上游供應商、下游分銷商大多與核心企業之間發生賒銷賒購關系,票據可以介入其中發揮支付結算作用,但是這種模式大多發生在線下,效率低下、信息不對稱的情況時有發生。
在供應鏈金融的2.0模式下,與供應鏈1.0的模式比較,其主要的區別在于供應鏈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商流不再采用線下的模式,而是通過互聯網這個媒介進行傳遞,這樣使得供應鏈金融不再局限于一條產業鏈,而是整個鏈條上所有企業的上下游都可以參與進來,形成了一張以核心企業為中心的網絡。
這個時期票據不僅僅可以發揮單一鏈條上的支付結算作用,也可以在任何一個網絡節點形成票據池融資業務,使得更多節點上的企業獲得融資。
供應鏈3.0模式下,形成了“N+1+N” 的經營模式,此時的“1”不再是核心企業,而是供應鏈服務平臺,供應鏈搭建的網狀平臺,提高了效率、實現批量授信。
上海票據交易所的建立、ECDS系統的建成為票據業務的線上實現提供了基礎支撐,同時,票據流轉過程中的背書、交易在上海票據交易所的系統中全部留痕,便于追查業務的信用主體,為構建供應鏈金融的生態環境提供了可能。
四、多樣化的票據產品,全面滿足供應鏈企業的需求
票據的業務形式相對貸款而言,簡單易操作。對于一級市場的企業客戶而言,票據業務更多的是承兌、貼現兩個基礎業務,但是這兩個基礎業務的衍生卻能滿足供應鏈企業的融資需求,小票據具有大能量。
從商票保貼業務為源頭來看,商業銀行通過在給“授信客戶”實施額度控制的前提下,允許其承兌或者允許其交易對手、背書人辦理貼現。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通過商票保貼業務撬動核心企業的上下游供應商、經銷商。
例如供應鏈企業的上下游出現貼現手續費誰來承擔的問題時,可以通過買方付息或者協議付息來解決企業客戶的困難。
當優質的集團客戶有充足的授信,但其子公司利用票據結算頻繁卻缺少授信時,可以通過子公司出票母公司承兌的方式幫助企業客戶撬動閑置授信額度。
當企業客戶有大量的存量票據,出現票據管理難、存量票據閑置的情況時,商業銀行可為企業提供票據池融資業務,便于企業貼現融資、大票換小票等。
經過多年的市場創新,票據業務在承兌端、貼現端的一些業務產品都可以運用在供應鏈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多樣化的票據產品可以便捷靈活的運用在企業的生產經營中,滿足供應鏈企業的業務需求。
五、票據的真實貿易背景要求,降低了信用風險與操作風險
紙質票據時,商業銀行完全根據交易合同與增值稅發票來判定票據是否具有真實貿易背景,但是無法參與到貿易本身,也無法對票據這一有價證券所包含的資金流、信息流進行核實,例如關聯公司利用信貸規模循環開票的問題在紙質票據時代就無法察覺。
目前在電子票據時代,一張商業匯票所包含的出票人、承兌人、貼現人信息均可跟蹤。基于供應鏈的電子票據在融資過程中,銀行可以通過上海票據交易所交易系統以及上下游企業的信息流、物流等信息來判定交易的真實性,避免了企業利用虛假的貿易背景套取銀行信貸資金的現象。
目前,全市場電子票據的覆蓋面已經達到了90%以上,票據的信息化使得商業銀行對資金流向有了更精準的把握,基于核心企業的供應鏈票據業務使得上下游企業的資金流、信息流、物流、商流形成統一的整體,并且匯集在票據這一載體上,也有助于企業間建立信用關系。
來源于鳳凰網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