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新華網哈爾濱9月22日電(記者王勝先 王春雨)農村金融是我國金融體系的薄弱環節。與各大銀行逃離農村入駐城市相反,龍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龍江銀行)繼續將目光投向“三農”,結合黑龍江農業大省的省情,積極探索農業供應鏈金融模式,破解“三農”融資難題。專家認為,該模式確實是農村金融的一個發展方向,能否推廣復制,仍需進一步探索、試點。
由土豆貸款引發的農業供應鏈金融探索
所謂農業供應鏈金融是以特色農業和優勢農產品的供應鏈核心企業為中心,對其上下游中小企業、農戶或消費者利益進行捆綁,通過科學合理設計金融產品,滿足供應鏈各環節融資需求,推進農業供應鏈整體協調運轉的系統性解決方案。
據龍江銀行行長關喜華介紹,龍江銀行于2006年開始研究農業供應鏈金融,2007年開始試點,第一筆成功的實踐是2007年林甸縣的馬鈴薯加工企業,以核心企業做擔保,首次對農戶發放馬鈴薯種植貸款,在土豆質量不達標、農民拖欠貸款的情況下,經過與核心企業的反復商談,為核心企業投放資金190萬元,由核心企業代償了拖欠的14萬元貸款本息,解決了當年的貸款不良問題。
針對不良貸款產生的原因,龍江銀行進行了反思和總結,認為最根本的就是農民粗放作業,靠天吃飯,農作物產量及品質無法得到保證,間接導致農貸產生風險。為此,龍江銀行開始嘗試與東北農業大學合作,組織農業專家為農戶搞科學種田講座、進行田間指導等,改變了農戶傳統的種植習慣,定量播種、測土施肥、節水灌溉、棚室種植等技術發揮了很好的應用,農作物畝產量提高40%左右,而且品質更好,農民收入也隨之提高,還貸能力增強。
隨后龍江銀行也將類似的農業科技培訓應用到其他農業貸款中,隨著各種元素的不斷加入,龍江銀行沿著核心企業這個路線繼續推廣新型農戶貸款。
關喜華說,開展農業供應鏈金融是受中糧集團的“全產業鏈”理念的啟發,從田間到餐桌,作為參與主體的農民、農場、專業合作社,農產品貿易公司,加工企業、食品生產企業等都被供應鏈條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龍江銀行抓住了加工與生產這兩個環節的核心企業,開展了資金流、物流全封閉的農業供應鏈金融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