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作者:楊超 來源: 號外財經網
在成都愛樂達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愛樂達”)進入IPO發行之際,該公司經營上的巨大風險也裸露在投資者面前。
《號外財經》發現,該公司營業收入劇烈波動、主營業務絕對依賴中航工業、來料加工模式須承擔損失賠償、募投項目疑點多多等一系列問題,這家依靠“來料加工”營生的公司,更像一家二傳手的加工鋪子。
主營業務“二傳手”+“單打一” 隨時可能“斷炊”
愛樂達的主營業務就像一把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98%依靠中航工業,生產經營的性質是來料加工,經營持續性隨時都有“斷炊”的可能。
根據招股說明書披露,報告期內愛樂達來自第一大客戶中航工業下屬單位的收入占比分別為96.02%、97.94%、98.11%。
中航工業的業務也是來自轉包,然后分包給愛樂達,由此看來,愛樂達就是個“二傳手”。關鍵問題在于,愛樂達須承擔來料加工的損耗風險,一旦加工的航空零件損壞,該公司必須承擔經濟損失。
根據愛樂達披露,2005年,由于國際轉包業務發展,中航工業承接了空客A320、波音B737等機型的部分轉包業務,其將承接的部分零件轉包,基于發行人在航空工裝加工方面的經驗及公司股東冉光文從事設計工作積累的經驗和良好信譽,發行人逐漸承接了部分民機轉包業務。
因此,證監會曾要求愛樂達明確說明,來料加工業務中是否能明確區分屬于民機轉包業務,中航工業承接空客A320、波音B737等機型的部分轉包業務后再轉包給發行人,是否不違反空客、波音等公司與中航工業的相關協議約定或合同條款,是否存在法律訴訟風險。
與此同時,要求愛樂達說明“如何保證與中航工業之間承接業務的可持續性與穩定性,相關業務運作風險是否已充分披露”。
無論如何,愛樂達現在是“有活干”,但這家公司同時面臨著“沒活干”的風險,主營業務“單打一”勢必引起投資者警惕。
報告期內,愛樂達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97.49%、98.90%、99.06%和100%,客戶集中度高。前五大客戶中,除某軍工單位和2014年度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收入121.43萬元、2016年1-6月四川國際航空發動機維修有限公司18.70萬元外,均為中航工業下屬單位。報告期內,愛樂達來自四川區域的收入占比分別為87.58%、93.58%、96.97%和74.13%。
經營數據劇烈波動 不利股價?監管追責?
公開資料顯示,愛樂達報告期內分別實現營業收入4099.76萬元、6498.96萬元、10490.38萬元和2476.39萬元。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年1-6月,愛樂達的收入、凈利潤占比不到2015年全年四分之一。
經營的穩定性也是發審委重點關注的問題。一家經營極其不穩定的企業一旦上市,將導致股價的劇烈波動,不利于市場穩定,更不利于中小投資者利益的保護。
相反,卻很容易淪為資本市場“莊家”炒作的標的。
更甚者,還會引起市場輿論對監管的追責。
生產設備信息披露矛盾 來料加工損失賠償風險高
愛樂達一方面披露說,該公司產品加工良品率達99.50%以上,處于行業先進水平。
另一方面,愛樂達又表示,該公司采用來料加工模式,加工所需原材料鋁合金、鈦合金和不銹鋼等主要為客戶提供,加工中一旦產生廢品,公司需承擔已發生的加工成本和對應的材料損失,需要多個產品的加工收益方能彌補。公司將廢品對應原材料的損失計入制造費用核算。
這就要看愛樂達的加工技術和設備了。愛樂達披露:“由于復雜零件工藝要求高、加工難度大以及耗時長等原因,一般選擇采用五軸數控聯動機床加工。”
但是,請注意:愛樂達只有1臺五軸數控設備!
愛樂達進一步披露,“使用三軸數控設備利用專用工裝、四軸轉臺等完成部分通常用五軸數控機床方能加工的零件(五軸數控設備的價值為三軸數控設備的5-10倍)”。
就靠一臺達標的設備生產?這簡直是鬼斧神工啊。
產品加工良品率達99.50%以上是如何實現的呢?
在生產設備成新率較低、僅有1臺五軸聯動鏜銑加工中心的情況下,良品率“處于行業先進水平”是否合乎邏輯呢?
募投項目蹊蹺,圈錢?
愛樂達本次IPO的募投項目“航空零部件科研、生產及檢測項目”的備案文件,是2014年取得的,載明的總投資為3億元。但是該公司招股說明書披露該項目由三個子項目構成,投資總額合計35804.81萬元。
投資總額與備案文件存在差異是原因?
2014年備案,現在才啟動募資是否過時了?
未來會改變募資用途嗎?
本文為企業推廣,本網站不做任何建議,僅提供參考,作為信息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