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央行數據顯示,7月金融機構外匯占款余額環比前一月下降245億元,為連續兩月出現環比下降。
東方證券對此分析表示,以金融機構外匯占款的口徑初步估算“熱錢”流量,5-6月份熱錢流出分別為190億美元、480億美元,假設7月外商直接投資(FDI)為100億美元,7月熱錢流出則為317億美元,這是連續第三個月流出。
而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簡單以“外匯占款增量-貿易順差-FDI”的方法來計算“熱錢”的流量,在目前取消強制結售匯制度的背景下,算法有失偏頗。因為現在企業貿易所帶來的外匯收入并不一定要通過銀行來進行強制結售匯,企業可以自主留存部分外匯,FDI亦是如此,因此未結匯的收入并不會體現在外匯占款里,而是以外匯存款的形式而存在。這樣一來,計算“熱錢”的公式中應再加上外匯存款的新增量。
若以此計算的話,同樣假設7月FDI為100億美元,得出的“熱錢”流出金額為484.85億美元,較5-6月份的流出的211.27億美元、476.49億美元均有所增加。而在5月之前的1-4月份,“熱錢”均呈現流入的狀態,金額分別為734.55億美元、323.77億美元、505.45億美元、226.74億美元。
無論哪種算法,“熱錢”均呈現三個月流出的狀態,而在5月份之前則為流入。出現這種逆轉的原因,華泰證券宏觀研究高級研究員張晶認為,此前熱錢以貿易形式流入。歐美經濟體在寬松政策影響下,海外市場利率較低,促使企業從海外借入美元,投進國內市場等,獲取利差和匯差。出于套利的需要,部分熱錢借道于貿易渠道。5月初,外管局等部門加大了套利資金的打擊力度,5月份對香港出口大幅回落,6月同比為負。
另一方面,7月份美元指數反彈也對我國熱錢流出造成一定的壓力。7月上旬美元指數一度站在了84以上的高位,創下今年以來的最高位。中下旬美元指數雖有回落,但仍處于高位,7月平均美元指數超過了82.8。與此同時,7月人民幣遠期匯率總體呈現小幅貶值走勢,這對套利資金的吸引力也在下降。
除此之外,市場對美國將退出QE的預期升溫,進一步推動了資金跨境流出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