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股市收益調查讓“年度風云人物”痛心
時間: 2007-12-27 00:19:59 來源:
網友評論 條
關于經濟和股市,近來思緒真是太多了,一會兒是張五常的“新勞動法培育懶人論”,一會兒是新華社所約的奧運經濟論;一會兒是“大國崛起”,一會兒又想起前些天在央視所錄的周立太維權節目,而轉眼間,思緒又轉向了最熟悉的股市,轉向平安夜來臨、中國太保上市前中石油的異常飆升……直覺得無從落筆,似乎都有思索、討論、成文的必要。
但最后,當看到《亞洲周刊》將包括筆者在內的中國一億股民評為“2007年度風云人物”,當我看到中證報的一篇關于2007年股市中股民收益調查的報道時,我便決定先寫寫這件事。
為何?因為痛心,因為刺激,也因為這篇報道的內容太能說明問題了,不能不說。
據報,首先,對于股市投資者來說,2006年從股市中賺到錢的人遠遠多于2007年。“2006年表示自己全年實現盈利,切實品嘗到了賺錢的喜悅的人多達70%,而2007年只有48.6%。與此同時,2006年出現大幅虧損的人明顯小于2007年,在2006年僅有16%的被調查者表示自己出現了超過10%以上的虧損,而2007年則多達37.44%。”
其次,在具體操作策略上,在2007年堅持長線投資的人明顯少于2006年。調查數據顯示,在2007年個人倉量最大股票的持有時間在半年以內的高達69.3%,比2006年的44%多了25個百分點,在2007年只有13.6%的被調查者表示將自己的重倉股長期持有了12個月以上,而在2006年有高達37%的人在這么做。
第三,在眾多市場參與者當中,新股民的數量明顯增多,同時對于全年市場的滿意度明顯下降。在2006年表示“比較滿意”和“非常滿意”者為71%,而2007年為38.3%;在2006年表示對當年股市“比較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者僅為15%,而2007年為40.2%……
根據我的經驗,這個調查反應的情況應該是比較準確的,也就是說,在我持續警示市場風險、抨擊股市不公與投機的這一年間,在股指大幅飆升、漲幅甚至超過06年的這個股市“變性元年”,相比于2006年,股民數量增加了,但投資者贏利面縮小了,賠錢的比例大幅增加了,短炒成風了,對市場的滿意度大大下降了,不滿股市總體運行狀況的投資者占到了將近一半!
而可以想象的是,在這一年間,真正的大獲全勝的大約只有上市公司高管、成功上市的企業以及部分“老鼠倉”作弊者。調查中,有48.6%的人雖然表示獲利了,沒虧,但現在調查出的數據尚不能說明年度獲利的真實狀況,因為誰都知道,我們中國人盤點一年的收獲,一般是以春節前為時間依據的。也就是說,如果最后這一個月股市不如人意,如果投資者對風險控制掉以輕心,那么獲利的股民比例還可能大幅萎縮。
這是何等觸目驚心的事實啊。一方面是“大牛市”山呼海嘯,“黃金十年”如雷貫耳,警示風險者多被視作“黑嘴”,而另一方面,卻是一大半人虧損,40%多的股民對股市不滿或嚴重不滿!難道,這就是大牛市么?這豈不等于一小半參與者賺走了一多半參與者的錢財?而上市公司創造的利潤,大家知道,早已被印花稅和傭金等提走了。
但更令人觸目驚心的是,即便如此,卻有那么多人對我抨擊市場投機、警示市場風險不以為然,甚至出言不遜,警示風險或所謂看空的言論也往往被淡化處理。對此,個別我批評過的人和機構匿名報復過嘴隱不論,其他的市場參與者難道不需要反思自己的作為么?
說來說去,今年的市場參與者中不少人之所以賺不到錢,不就是因為這幾個原因么?1,剛剛入市,不知深淺,在魚尾處吃到了魚刺;2,盲信唱多言論,在5.30或6124點來臨前毫無防范;3,頻繁進出,投機成性,或參與了自己不懂且高度投機的品種。君不見,直到如今,許多人在看到某個股票上漲后便根本不再過問任何“價值”了么?而結果往往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自以為比莊家聰明的,常常是悔青了腸子,落干了眼淚。
我年初便說過,今年開始的,是一場“資本大革命”,這是一場充滿機遇的“革命”,也是一場密布陷阱的“革命”,投資意識或投機意識的增強,并不能說明每個人都能在股市賺錢或都適合在股市生存。
總之,這是一個讓我以及許多參與者看了感覺痛心的調查結果,有許多我認識或不認識的“年度風云人物”,甚至談起股市“一套一套”的人物,至今都沒賺到多少錢或賠得臉都發綠,這實在是出乎我意料的,盡管理性告訴我,股市本就這么殘酷,資本就是這么嗜血,而被斥為“萬惡之源”的金錢又是那么誘人——這不,中石油又在太保、期指上市的鼓噪下漲了,許多人又滿臉興奮的紅潮……
[收藏]
[打印] [關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