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三聯生活周刊2015年第25期
回顧這一輪股市從上漲到暴跌,不難發現這是一個逐漸失控的過程。去年7月份,上證指數從2000點開啟了這一輪牛市,當時的行情來得可謂恰如其分,寬松的貨幣環境、極低的估值水平,經濟改革的良好氛圍,這些都為牛市的啟動提供了絕佳的外部條件,在經過數年熊市之后,投資者的信心開始逐漸恢復。
但是隨著股市的逐漸上漲,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加入股市,整個市場開始變得狂熱,幾乎是一夜之間,“國家牛市”這個概念開始變得流行,所有人都相信這是一輪只會上漲不會下跌的國家牛市,上證指數重上6000點只是時間問題,1萬點也指日可待。在這種情緒的驅動下,很多激進的投資者開始大規模使用杠桿,從兩融業務到傘形信托再到場外高比例配資,使得本輪牛市變成不折不扣的杠桿牛,上證指數不到一年就實現翻番,迅速重回5000點。
但是世界上從來就不存在只漲不跌的市場。快速上漲到5000點之后,股市已經產生了巨大的回調需求,而證監會在6月份開始清理場外配資,點燃了本輪暴跌的導火索。不同倍數的杠桿在暴跌面前被逐級爆倉,反過來又引發市場的瘋狂踩踏。動輒連續大面積跌停,這種前所未有的殺傷力對投資者心理造成極大恐慌,只要晚跑一天,就幾乎意味著資產縮水一成,投資者開始奪路而逃。
對于市場的暴跌,證監會一開始不以為然,認為這是市場自身運行規律的結果,并沒有及時出手干預,隨著暴跌開始超出預期,管理層才開始著手救市,但是由于投資者信心已經崩潰,救市為時已晚。這種情況很容易讓人想起美國次貸危機,當時雷曼兄弟面臨破產危機,美國政府決定以市場化方式讓其破產,而沒有及時施以援手,但后來的事實表明,雷曼兄弟破產不僅讓整個市場陷入流動性危機,同時更使得恐慌情緒蔓延,市場信心崩潰,最終使得信貸危機繼續升級,難以挽回,美國經濟為此付出慘重代價,時至今日也未能恢復元氣。
從中國股市本輪危機來看,由于暴跌開始沒能及時采取措施,在第一時間阻止踩踏事件的發生,等到投資者信心喪失殆盡,再出手為時已晚。從后面兩輪救市舉措來看,從央行降準降息,到暫緩IPO,以及中國金融公司獲得央行流動性支持等等,不難看出這些救市均以注入流動性為主。注入流動性固然重要,但是救市資金最多能夠拉動中國石油等大盤藍籌,而無法撬動整個市場。對于當前的中國股市,最為缺乏的顯然并非流動性,而是投資者的信心,保衛股市,實則是保護股民的信心,這才是重點所在。
(責任編輯:HN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