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中新社北京12月6日電(彭大偉)法國總理埃羅從5日起率領陣容強大的法國企業家代表團訪華,推銷“法國制造”。而在兩國政界和經濟界人士看來,占法國經濟半壁江山、卻在中國少有人知的該國中小企業,正有望成為緊密兩國經貿往來的強大“微動力”。
在5日舉行的第十九屆中法經濟研討會上,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會長萬季飛表示,中法雙方企業不僅要深耕兩國市場,推動雙方貿易平衡,更要共同開拓國際市場,把千萬企業合作的“微動力”匯聚成中法合作的大潮流。
據歐盟委員會最新數據,法國中小企業占全體企業數的99.8%,貢獻了全國63.2%的就業。法國整個私營經濟創造的8610億歐元經濟增加值中,約六成來自中小企業。
至于中國,官方今年以來已多次強調中小企業對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性,年內不僅在金融、信息化、產能升級等方面推出若干支持政策,更在注冊資本登記制度這項關鍵領域啟動改革。9月剛成立的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實行了相關改革后,注冊企業數量同比猛增近5倍。
正因如此,強調中小企業層面合作,對于兩國可謂是“一拍即合”。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和法國信托儲蓄銀行便已于2012年9月聯合啟動了中法中小企業基金,首期規模達1.5億歐元。
與埃羅一同訪華的法國前總理拉法蘭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目前已有20家企業獲得了中法中小企業基金資助。除了此次來訪的16家大型企業外,拉法蘭也希望兩國創新型中小企業能在雙邊合作中獲得更廣闊發展空間。
中國歐盟商會中小企業工作組前主席、法國贏市投資亞洲董事總經理龍貝爾(ChristineLambert-Goué)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小企業為中法經濟合作增添了極大的多樣性。“如果你去看巴黎CAC40指數涉及的企業,你會發現法國企業涵蓋的領域從零售、醫藥、水處理到食品、汽車、服務業,應有盡有。而具體到中小企業,則更加繽紛多彩,無所不包。”
法國中小企業過去來到中國,主要是追隨某些大型跨國公司在華開設工廠,如為汽車品牌提供零部件。龍貝爾預測,未來5到10年,隨著中國和法國、中國和歐盟投資合作的加快,將有更多法國中小企業獨立打入中國市場。“隨著中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齡化程度的演變,法國中小企業更加關注中國的健康、養老和醫藥等相關產業,乳業也頗具潛力。”
龍貝爾表示,法國還是中國企業前往歐洲融資的“橋頭堡”之一。以她所在的贏市投資為例,這家獨立投資銀行迄今為止已成功運作7家中等規模的中國企業赴泛歐證券交易所上市,另外4家企業明年中旬亦有望登陸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