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文/王懷宇(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企業研究所)
德國的金融市場與我國有一定的相似性:間接融資為主、資本市場相對不發達、企業大多依靠銀行獲取資金。然而,德國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在世界范圍內屬于解決得比較好的。據德國政府在本次金融危機后的調查,81%的中小企業認為自身信貸融資環境沒有受到金融危機影響;19%受到影響的企業最終有16%也得到了貸款,不能獲得銀行信貸的僅占3%。一般認為,德國中小企業融資的較好解決主要是因為建立了一套開發性金融機構引導、商業性金融廣泛參與的金融服務體系。選擇德國作為主要分析對象,對我國構建社會化金融服務體系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德國中小企業社會化融資體系的構成
德國聯邦和州政府、開發性金融機構德國復興信貸銀行(KFW)和州擔保銀行、商業銀行(儲蓄銀行集團、合作銀行等)、工商協會和擔保銀行等是德國中小企業社會化融資體系的主要參與主體。這些主體相互合作,形成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中小企業社會化融資體系。
首先,政府在中小企業社會化融資體系中主要提供政策性支持。聯邦政府通過《德國復興信貸銀行法》(以下簡稱《KFW法》)保障開發性銀行KFW在中小企業融資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為KFW在資本市場上的融資提供政府擔保;為擔保銀行進行一定份額的再擔保;通過專項資金向擔保銀行發放低息長期貸款,以沖銷部分擔保損失(可達擔保損失的12.5%)。州政府主要支持擔保銀行:一是擔保銀行不繳納企業所得稅;二是和聯邦政府一起對擔保銀行的擔保進行一定份額的再擔保,份額最高可達再擔保額的65%-80%。
其次,政府控制的開發性金融機構(KFW,發揮了引導和帶動作用。這些開發性金融機構包括德國復興信貸銀行(KFW,下設專門的中小企業銀行)和18家州立擔保銀行。KFW利用國家信用支持發行債券,籌集低成本資金,再將資金批發給中小型銀行,并給予技術援助,實施政府銀行信貸項目。2010年,批發給商業銀行的中小企業貸款資金占KFW貸款總額的40%。擔保銀行由德國各州設立,是非盈利的經濟自助組織,不吸儲,也不放貸,受聯邦金融監管局監督。擔保銀行為無法提供抵押的自主創業者和企業提供擔保。
第三,儲蓄銀行與合作銀行是直接與中小企業合作的主要商業銀行。這些銀行的地區性網點密集、貼近客戶,專注于直接面向中小企業的零售融資服務,是中小企業的主控銀行。德國的每個中小企業都有自己的主控銀行。主控銀行和中小企業關系密切且穩定,在多次重復博弈情景下能夠較大程度克服信息不對稱問題,從而有效控制融資風險。儲蓄銀行集團是德國最大的銀行集團,也是最大的中小企業銀行,占中小企業貸款市場份額的43%。儲蓄銀行集團由鄉鎮儲蓄所、地區儲蓄銀行、跨地區匯劃中心等構成,包括433家相對獨立的中小型銀行,共有21.5萬個營業網點。合作銀行(由農民、城市居民、中小企業等入股組成)也是中小企業銀行,占中小企業貸款市場份額的15%。合作銀行由地方、區域、中央三級體系構成,共有1150家獨立法人實體,1.97%萬個營業網點。由于德國銀行實行混業經營,各種金融產品和服務都沒有準入或退出限制,業務對象均包括所有的客戶群體、行業以及地區。在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個金融產品都有兩家以上的商業銀行提供服務,確保充分競爭。
第四,依托覆蓋全國的工商協會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和中介作用,建立社會化的融資服務和信用擔保體系。工商協會在德國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包括對會員提供出口、創業、技術轉讓和法律等方面的咨詢,提供一系列關于管理、生產、投資和融資計劃等方面的培訓,介紹各種政府支持項目,就融資和擔保問題向銀行提出建議等。
KFW在中小企業社會化融資體系中的核心作用
(一)KFW中小企業融資總體情況
KFW是1948年按照《KFW法》建立的開發性銀行,聯邦政府持有80%的股份,州政府持有20%的股份,法律授權其在市場失靈的領域通過促進性融資發揮市場推動者的作用(如在中小企業、創新研發及氣候環保等領域提供融資),同時,KFW還在經濟危機出現時起到穩定經濟的作用(如實施經濟刺激方案等)。
KFW主要通過市場發債籌資,不吸納存款。超過90%的資金從資本市場上籌集,剩余資金來源于由德國聯邦政府提供的預算資金(這些資金被用于經濟發展的重要領域,包括某些無償資助)。長期以來三大國際評級機構均給予其AAA最高評級,與德國政府評級相同。由于評級高,其發債利率較低。
KFW關于中小企業融資的業務由KFW中小企業銀行開展,約占全部業務總量的三分之一(國內業務總量的二分之一),是KFW最大的業務領域。2010-2012年中小企業新承諾貸款分別為286億歐元、224億歐元和241億歐元。
KFW提供的中小企業融資項目結構簡單、條件優惠,對支持重點(如初創和創新企業)提供更多低息優惠,體現政府產業政策導向,受到商業銀行和中小企業的歡迎。融資產品以中長期貸款、夾層融資、股權投資為主,產品目錄簡明清晰。中長期貸款最長可達到20年,保證了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夾層融資是一種介于優先債務和股權之間的融資方式,形成的夾層資本實質上是長期無擔保的債權類風險資本。夾層融資較好地滿足了德國中小企業對保持企業控制權和獲取風險資本的需求。股權投資主要是通過一些特殊基金來執行。
KFW發揮對商業銀行的引導帶動作用,特別是KFW在某些促進發展的特定產品貸款上與商業銀行風險共擔,最高可承擔80%的信用風險。
(二)KFW在中小企業融資業務中的核心作用
KFW90%以上的貸款通過轉貸方式發放。轉貸模式是指KFW選擇地方銀行(通常是中小企業的主控銀行)作為轉貸銀行,通過轉貸銀行向中小企業發放貸款并由轉貸銀行承擔最終貸款風險(某些情況下雙方共擔風險)的一種貸款模式。
資金成本低。KFW以政府信用從資本市場籌資,在某些情況下政府還給予適當利息補貼。由于KFW信用等級很高,其本身籌資成本就很低,加之政府給予適當的利息補貼,保證了KFW能夠以非常低的利率向轉貸銀行或中小企業提供資金。
選擇轉貸銀行。KFW選擇轉貸銀行有一套公開、明確的方法、標準和流程。首先是有合作意向的銀行可以聯系KFW銷售部門,提交相關文件和信息(包括銀行注冊、交易、股東信息和年報等材料,并附轉貸合作業務規劃);然后KFW專家對銀行評級,從定性、定量兩方面評估其業務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為轉貸銀行提供產品和流程的指導。
篩選、評審、審批和貸后管理。KFW發放的每一筆轉貸款都會明確客戶對象。中小企業客戶可以直接聯系KFW或者向轉貸銀行申請貸款,但不管何種申請渠道,都由轉貸銀行負責客戶篩選、現場調查和評審,由KFW審批。在轉貸銀行承擔最終貸款風險的情況下,KFW實際上承擔的只是轉貸銀行的信用風險,因此,KFW對于具體貸款客戶和項目的審批重點在于是否符合產品政策要求,而不再對中小企業客戶的信用、財務狀況進行分析,審批時間一般是4到5天。在KFW共擔風險的情況下,會審查中小企業客戶信用、財務等情況,審批時間一般是2周左右。審批通過后KFW與轉貸銀行簽訂轉貸協議,不論是否分擔風險,均由轉貸銀行與客戶簽訂借款合同并負責貸后管理。
利益分成和激勵。商業銀行愿意按轉貸模式與KFW開展合作并承擔風險的動力,一是滿足客戶對中長期低息貸款的需求,留住客戶。二是KFW在轉貸模式中給予轉貸銀行充分的利益,KFW向轉貸銀行收取的利率要低于轉貸銀行向客戶收取的利率。轉貸銀行通過轉貸業務獲得的收益某些情況下甚至會超過自營貸款。通過利益分成,KFW將資本市場籌集的低利率資金和政府利息補貼的好處轉給了中小企業客戶及轉貸銀行,自身也獲得了低風險收益,近三年稅后凈利潤均在20億歐元以上。
據介紹,KFW中小企業銀行員工僅250人左右,每年新增貸款余額200多億歐元,主要依靠的就是轉貸模式。在250人中,專門負責貸款審批的部門有200人左右,產品開發的24人,剩下的是IT、財務部門人員(某些后臺支持與集團共享)。
經驗與啟示
德國的經驗證明,社會化融資服務體系的有效運轉需要政府與政策性商業金融機構和社會力量的共同參與。
(一)政府制定有關法律和政策,為金融機構提供低成本資金,通過市場化運作去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首先,立法明確KFW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地位和職能,并提供政府擔保。德國《KFW法》明確規定政府為“復興信貸銀行提供的貸款和發行的債券、簽訂的定息遠期合約或期權。獲得的其他貸款以及由復興信貸銀行提供明確擔保的給予第三方的貸款”提供擔保。為體現政府對政策性銀行強有力的支持,KFW的國家信用被賦予了新的內容。一是在資金困難時,財政隨時注資;二是在資金來源上可以向財政借款或向央行隨時借款;三是政府對其虧損進行補償。
其次是設立擔保銀行,分擔中小銀行的信貸風險。
最后,在上述法律保障和政府資金支持下,KFW通過完全市場化運作的商業銀行直接面對中小企業,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
(二)各類銀行機構在中小企業融資領域分工明確、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共同服務于中小企業發展
首先,KFW引導和帶動其他金融機構共同向中小企業提供融資,在融資體系中發揮了核心作用。
其次,各商業銀行均認為,KFW對中小企業融資作用重要,尤其是提供長期低息融資推動產業發展方面,并認為商業銀行和KFW之間在中小企業融資領域的合作是成功的。
第三,設計合理、利益激勵充分的轉貸模式是KFW與商業銀行形成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根本。轉貸模式使得批發銀行能夠通過轉貸銀行向眾多中小企業零售發放貸款,使得KFW避免與商業銀行競爭,保持競爭中立性。
最后,以中小商業銀行為主體的主控銀行制,是中小企業融資體系能夠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可以有效防范信息不對稱帶來的信用風險。
(三)社會力量的參與
覆蓋全國的工商協會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和中介作用,對于成功的社會化融資服務意義重大。根據德國有關法律規定,所有德國境內企業(手工業者、自由職業者及農業加工業除外)均必須加入德國工商協會。該會在德國國內承擔著大量的公益任務,為企業提供各種服務,非常了解企業情況,可以為有針對性的中小企業融資提供有價值的建議,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信息及扶助。(完)
文章來源:《中國經濟時報》2014年4月17日(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本篇編輯:孫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