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這37家上市銀行包括了六家大型商銀行、七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和24家城農商行。它們在2019年實現凈利潤1.53萬億元,同比增加6.68%,增速較2018年(4.84%)有所加快。其中股份制銀行增長較快,增速為11.44%。
原標題:【金融視點】上市銀行2020年業績短期承壓,中長期影響取決于疫情發展 來源:普華永道中國(ID:PWCCHINA) 2019年全球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加劇,上市商業銀行的經營業績總體保持穩步增長,為應對多變的外部環境夯實了基礎。 普華永道近日發布的第42期《銀行業快訊》,分析了37家截至4月22日披露2019年年報的A股和/或H股上市銀行。展望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國內外經濟形勢面臨更嚴峻的考驗,預計對上市銀行的盈利、資產質量和資本在短期內都有一定的影響,中長期的影響程度則取決于疫情的發展。 這37家上市銀行包括了六家大型商銀行、七家股份制商業銀行和24家城農商行。它們在2019年實現凈利潤1.53萬億元,同比增加6.68%,增速較2018年(4.84%)有所加快。其中股份制銀行增長較快,增速為11.44%。 相對于六家大型銀行,規模上屬于中小型的七家股份制銀行和24家城農商行盈利表現較好,主要得益于資產負債規模擴張較快,以及凈息差和凈利差改善。 2019年,各類上市銀行資產端的貸款收益率普遍上升,拉動生息資產收益率同比趨升;同時,這些銀行的存款爭奪激烈,導致負債端的存款付息率也有所上升。 股份制銀行和城農商行則因負債來源中存款占比相比較低(約60%-70%),其余部分為同業負債或債券,后者因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付息率反而有所降低,導抵消了一部分存款成本上升的影響,凈利差和凈息差趨升。 大型銀行的負債來源以存款為主(占比約83%),整體負債成本的上升較快,使得凈利差和凈息差呈收窄態勢。 2019年,上市銀行各類收入穩步增長,利息凈收入仍是占比最高的部分。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方面,股份制銀行的占比最大。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構成主要集中于銀行卡手續費業務,城農商行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占營業收入比例較低。 2020年一季度,由于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影響,涉及線下結算場景的交通運輸、餐飲、旅游、文化娛樂等行業,其中間業務收入可能出現波動。信用卡新增發卡量也可能出現波動,使手續費等中間業務收入的增長承壓。上市銀行可考慮拓展線上結算、線上理財等業務,保持手續費及傭金等中間業務收入的穩定。 2019年上市銀行總資產繼續增長,截至年末37家銀行的資產總額達171萬億元,同比增加8.88%。其中股份制銀行的增速較快,達11.09%。 上市銀行的貸款結構一步調整,零售貸款占比例保持上升。其中,大型銀行和股份制銀行同比分別增長13%和16%,零售貸款占所有貸款的比例均上升了約1個百分點;城農商行的同比增長率28%,占比上升2個百分點。 從貸款余額的結構來看,住房按揭貸款仍是各類銀行占比最大的部分。從增量上來看,各類上市銀行在零售轉型發展方向各有側重。大型商業銀行更多投放貸款于個人經營類客戶;股份制銀行和城農商行的投放著重于消費貸款。 2019年是《資管新規》過渡期內的關鍵一年。上市銀行的非標投資規模持續壓縮,債券投資規模持續增長。 大型銀行債券投資規模達30.63萬億元,同比增長10%;股份制銀行債券投資規模達6.83萬億元,同比增長23%;城農商行債券投資規模達2.38萬億元,同比增長10%。 不同類型銀行的債券投資策略各有偏重,大型銀行和城農商行2019年持續增持政府債,股份制銀行則更青睞投資于收益率更高的企業債。從占比上來看政府債券仍是各類銀行持有最多的債券品種。 2019年,37家上市銀行的信貸資產質量總體保持穩定,不良貸款額雖然增加了5.51%,至1.34萬億元,但不良率由2018年末的1.50%下降了0.08個百分點至1.42%。 六家大型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9,389.92億元,較2018年增長4.07%;七家股份制銀行的不良貸款余額3,016.55億元,較2018年末增長5.83%。這兩類銀行的不良率總體較2018年末有所下降。 城農商行的資產質量仍不容樂觀,24家披露了相關數據的銀行,2019年末的不良規模達990.27億元,較2018年末增加20.31%;不良率也有所上升,呈現“雙升”態勢。 核銷及轉出仍是上市銀行處置不良資產的主要手段。大型銀行的核銷及轉出準備金相當于年末不良貸款總額的50.58%,比例與2018年相似。 股份制銀行和城農商行在2019年內加大了不良資產的處置力度。其中股份業銀行核銷與轉出的準備金額相當于2019年末不良貸款額的90.29%(2018年:76.45%),城農商行核銷與轉出的準備金額相當于2019年末不良貸款額的51.73%(2018年:40.83%)。 2019年37家上市銀行的核銷及轉出額總達到8,003.77億元,相當于不良額的59.74%(2018年:56.24%)。 從已披露不良貸款地區分布的34家上市銀行可見,2019年的資產質量壓力主要源于東北和環渤海地區。分析已披露公司類不良貸款行業分布的31家上市銀行表明,制造業、批發零售和住宿餐飲業的資產質量風險較高。 2019年末,上市銀行的資本充足率穩中有升。大型銀行各級資本充足率普遍上升,股份制銀行則主要得益于利潤的持續增長,同時利用可轉債及永續債等工具進一步補充資本。城農商行雖然表現各異,但仍有過半的比例實現資本充足率的提高。 多家上市銀行通過首發、增發、優先股、永續債和可轉債等形式補充資本,合計募集資本金達9,764億元。2020年第一季度,多家上市銀行通過發債繼續補充流動性,永續債這一創新型資本工具的發行有所增加。 城農商行也開始籌劃發行永續債或其他資本工具以進一步緩解資本壓力。2019年12月,非上市的深圳農村商業銀行發行永續債獲核準,并于2020年4月2日披露發行文件,標志著首批農商行的永續債將正式出爐。未來上市城農商行的資本補充途徑也將呈現多樣化,將可能進一步利用永續債等工具對資本進行補充。 本次分析涵蓋了37家截至4月22日披露2019年年報的A股和/或H股上市銀行,樣本規模相當于中國商業銀行總資產和凈利潤的71.37%和76.77%。這些銀行按其特點,分為大型商銀行(6家)、股份制商業銀行(7家)和城農商行(2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