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未來五年,東亞銀行成都分行將專注于供應鏈金融和設備采購類貸款業務。”10月18日,在第四屆中國西部金融論壇上,當幻燈片上顯示出設備通、廠貸通、商貿通等一系列以“通”為名的特色產品時,東亞銀行(中國)董事長關達昌如此表示。
在西部立足于中小企業
經濟發展金融先行。在關達昌眼中,過去十年中小企業發展迅速,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如今,中小企業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5%,65%的發明專利由中小企業擁有,廣大的中小企業正在從早期的加工貿易向基礎設施高新技術發展,部分企業甚至已經開始向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不斷創新的產業鏈突破。
西部地區是孕育中小企業的熱土,東亞銀行在西部立足以來,就一直致力于用專業經營化體系為其服務。“做業務一定要落到實地。從初創時期開始,我們就會針對企業的生產工具需求提供貸款,這就是設備通。企業沒有地方生產怎么辦?廠貸通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關達昌表示,“從上世紀80年代推出住房按揭,到90年代的商業地產按揭,東亞銀行的關注點從個人客戶、小業主向大業主過渡,再到現在國家所鼓勵的扶持中小企業拉動實體經濟,在優化傳統業務的基礎上,再次把業務重心向中小企業調整。
連續六年榮獲香港中小型企業總商會頒發的“中小企業最佳拍檔獎”,東亞銀行并非圖有虛名。僅以成都分行為例,自2004年開業以來,貸款客戶群超過90%都是中小企業類,在總的信貸規模中,有70%是投向了中小企業類。而這種現象不僅僅局限于成都,關達昌表示,在西安、重慶、烏魯木齊等周邊分行也都是以西部的概念進行統籌,真正做到關注中小企業,充分體現了東亞銀行在行動上的落地、落實。
定位正確不怕競爭
在不斷榮獲“中小企業最佳拍檔”的背后,有關達昌獨特的發展邏輯。“即使是全球500強,最開始的時候也是小企業。如果我們從企業還小的時候就進行培養,那就越來越有可能發展成為長期的合作伙伴。”四川省很多企業都是中小企業,這就是本土特色,在西部地區花大力氣做中小企業業務,這就是定位正確。
對于正在打造的西部金融中心,關達昌認為,定位正確的思路仍然通用。“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優點,一定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業務。成都是西部的重點城市,雙流機場已經是全國第四大機場,GDP增長從2002年的第七位,到今天的第三位,自身有特定的優勢,成都的增長率已經高于北上廣深等城市,未來發展潛力巨大,我充分看好西部地區的發展。”
開業近9年以來,成都分行的業務多年來都集中在醫藥、汽車、農產品行業,這也恰是過去幾年蓬勃發展的行業。關達昌坦言,在東亞銀行內部,從來不用擔心沒有機會,就怕你沒有能力;東亞銀行也從來不怕競爭和挑戰,重要的是看你有沒有機遇。“所以最重要的是你看好還是不看好,你自己有沒有信心。現在全球經濟看東南亞,東南亞看中國,而中國經濟的亮點就在于北京上海成都。未來在西部這塊土地上,東亞銀行將以新型城鎮化和物聯網為契機,發展供應鏈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