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作者:李晨陽,云南大學周邊外交研究中心、緬甸研究院研究員。
來源:《世界知識》,2018年第2期。
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無論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新型國際關系,還是“一帶一路”的推進和周邊外交的實施,都需要我國對世界各大地區和各國有更精準的了解。這種了解不是關于某個區域和國家的概況性知識,而是對這些區域和國家歷史、文化、政治、經濟、外交以及國民性的規律性認知。但是目前我國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并不能適應國家新時代發展的需要。
自從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之后,我國不少高校增設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外語專業,未來可以做到語種對所有沿線國家的全覆蓋。但由于我國高校尚未設置涵蓋外語和其他專業并可以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交叉學科,因此僅僅依靠外國語言文學這個一級學科,很難培養出高精尖的復合型區域國別研究人才。另外,與區域國別研究相關的國際關系、外交學等二級學科長期置于政治學一級學科之下,也不能適應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和周邊外交發展的需要。所以,區域國別研究的一級學科化或者國際問題研究脫離政治學、成為單獨的一級學科勢在必行,否則難以培養出“一帶一路”建設所急需的復合型區域國別研究人才。
其實一些高校已看到了上述問題,并開始進行改革嘗試。比如,清華大學的發展中國家博士項目就要求博士生同時掌握一門通用語種和對象國語言,在系統學習了政治學、經濟學等專業的理論和方法之后,再去發達國家進修和去對象國做田野調查,學制長達六年。用這種方式培養出來的學生確實對相關國家更加了解,也更具有國際視野。又如,北京大學把區域國別研究確立為一流大學建設規劃中的前沿和交叉學科領域,以帶動全校的學科結構優化與調整。北京大學為此成立了區域與國別研究委員會,負責研究制定區域與國別研究發展規劃、學科設置、機構設置、項目設置等,區域國別研究享有北大其他重點建設學科(群)的資源。盡管如此,區域國別研究在北大的學科地位依然只是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之下的自設二級學科博士點。此外,北京外國語大學2016年12月舉辦了首屆“區域國別研究”博士后論壇,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和北京語言大學在外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之下分別自設歐洲學、區域與國別研究二級學科博士點,但這些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區域國別研究長遠發展所必須具備的條件。
從國家層面看,也同樣關注到了包括區域國別研究在內的國際問題研究的重要性,所以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23個學科中,國際問題研究是單獨的一個學科,與政治學分列;在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的25個學科中,國際問題研究同樣是與政治學并列的單獨學科。但是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2011年下發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中,國際問題研究或區域國別研究都不是一級學科。
盡管區域國別研究的一級學科化有足夠的外部需求,而且相當多的高校已經具備了培養區域國別研究專業化人才的高水平師資力量,但區域國別研究要成為一級學科仍面臨著不少困難。首先是學科名稱的問題。根據我國劃分授予學位的學科要求,只有“XX學”(如政治學、理論經濟學等)才能成為可以授予學位的學科,而“XX研究”是不可以的。其次是理論和方法的問題。一門學問之所以成為一個學科,應該有基本的理論和研究方法。雖然國內外學者對區域國別研究的理論和方法進行了較長時間的探索和總結,但總體上還不夠系統和成熟。第三是研究內容或范疇的問題。不同的國家對于區域國別研究的范圍并不一致,比如日本的區域國別研究把某個地區或國家的土壤、農業、醫學甚至海洋等內容納入其中,而多數國家只研究某地區或某國的語言、文學、歷史、宗教等屬于人文學科以及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屬于社會科學的問題。第四是區域國別研究之下的二級學科和研究方向問題。有的專家建議在區域國別研究一級學科之下設立東南亞研究、南亞研究、拉美研究、日本研究、美國研究等區域和國別的二級學科,但這是很危險的,全球公認的區域雖然有限,但是聯合國承認的國家超過了200個,不可能把所有的區域和國家都設為二級學科。
筆者認為最佳的選擇是借鑒國外某些大學的經驗,允許有條件的大學設立一批冠之以“項目”的綜合交叉學科,比如,新加坡國立大學人文學院就設立了“東南亞研究項目”,這個項目可以招收本科、碩士、博士并授予相應的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