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來源:創業家(ID:chuangyejia)
京東數字科技日前在京召開內部表彰會,CEO陳生強例行進行了年度總結性講話。陳生強首次透露,京東數科2018年實現全面盈利,科技收入占比翻3倍,基礎業務、創新業務、海外業務和科技能力均實現突破性進展。京東數科未來將繼續秉承“創造長期價值、構建核心能力、堅持互惠共生”這三大商業價值觀不斷進化,并重點培養“能帶兵打勝仗”的年輕人,價值觀和績效雙優的員工可破格跨多級晉升,目標是未來3年核心管理層中“85后”占比超過30%,讓90后的經理和高級經理層員工要超過50%,并且增加主要來自內部晉升。
以下為演講全文(有部分刪減)
先回顧一下2018年,看看我們都做了哪些事情,做的怎么樣。
第一,公司實現了戰略升級、組織升級和公司更名,完成了從京東金融到京東數字科技的進化。對于這一系列的動作,也許大家會覺得來得比較突然。但實際上,在過去的幾年里,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把金融服務做的更好,如何能讓金融更好的服務產業,如何讓產業更好的連接科技,這一系列的思考,到2018年真正迎來了可以落地的天時,我們也把握住了這個機會,實現了又一次的突破。
第二,我們實現了全年盈利,收入結構也發生了轉變。2018年,我們的科技服務收入占總收入之比較2017年翻3倍,驗證了我們科技服務模式的有效性和高增長性。
第三,我們完成了B輪融資,公司估值超過1300億。
分解到幾個重點戰略板塊來看:
首先,基礎業務再上一層樓。
個人服務群組,在實現自身盈利的同時,已經開始“走出去”。
這里面有幾個重點突破。一是信貸業務平臺化。消金業務中50%的貸款是外部金融機構出資,金條業務中95%以上是由銀行直接放貸。二是白條等消金業務作為一種生態模式,不僅僅局限于服務京東商城,也開始服務于招聘、出行、旅游、汽車等行業。
三是支付業務在外部場景的應用也取得突破性進展,外部線下訂單同比增長10倍,目前整體占比超過30%。四是校園生態和農村的服務范圍不斷擴大。我們已經連接全國2914所高校,超7萬合伙人,成為全國最大的校園生態服務商;京東金融小站截至目前已經建成1萬多家,服務農村用戶2000萬,實現了C端全系列產品在農村渠道的下沉。
企業服務群組,在既有業務高速增長的同時,也長出了新的能力。
一是業務平臺化,2018年金融科技搭建了借錢、銀行+、票據三大平臺,連接超過70家以上金融機構;二是核心能力實現對外輸出,形成針對不同行業的數字化服務方案,與一些大宗行業頭部企業達成戰略合作。
資管科技業務,正式成為一個獨立的板塊。
我們搭建了一套圍繞資管機構客戶的服務體系,包括資產服務商的ABS云,智能債券投研系統FIQS,以及新一代人機互動的銷售交易平臺FICC。目前,在國內還沒有任何機構提供這樣整合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首批FIQS試用合作伙伴覆蓋各類金融機構20余家,試用機構資產管理規模超過8萬億。
第二,創新業務開花結果,科技服務向更多的產業進行延伸。
2018年初成立的京東城市,基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所打造的“城市操作系統”,目前已經在為天津、南京等數十個城市提供智能城市的相關服務;
創新科技業務部成功孵化出的農牧業務,用“AI+IoT+SaaS”組合成智能養殖解決方案,并實現了商業化落地,被院士級的農業專家稱為“農業的產業革命”;數字營銷業務也實現了破局,京東鉬媒依托物聯網技術推出智能屏幕操作系統,打通了線上廣告位和200萬塊線下智能屏幕,這是一個屏幕共享與在線管理的媒體集群,讓線下屏幕和線上廣告位一樣,能夠實時、精準的進行投放。
在智能機器人領域,我們在產業鏈整合、核心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方面迅速完成了超越和布局,先后研發出了機房巡檢機器人、智能通用底盤等產品。
第三,我們的海外業務,今年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在泰國,我們的合資公司已經落地,并拿到了反洗錢合規認證、外資準入認證。
第四,整個數據和技術體系的完善與提升。
今年我們單獨成立了一個統管數據的一級部門——智能大數據部,負責整個數據戰略的制定和實施。此外,我們還新成立了7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參與的兩大研究院——京東智能城市研究院和京東農牧院士研究院,全面提升我們在智能城市和農牧業務上的技術能力。
過去一年,我們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領域的前沿技術全部實現了產業級的應用。3D機器視覺領先行業,偽造人臉檢出率達到99.99%;自動化機器學習平臺,基于知識行為圖譜快速建模,建模精度可提高3倍。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技術突破,我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結來說,2018年,是我們完成戰略升級并成功初步落地的一年。
這些成績,也許還不算太過耀眼,但他代表著用戶對我們的認可,代表著我們過去一年所揮灑的汗水、淚水和家人的付出是值得的。但成績只代表過去,不代表未來。未來的我們,還能夠創造多大的成就,從根本上取決于,我們這一群人是否能夠在同一個共識下做事情,是否我們有共同的方向和目標。
剛才上場之前給大家唱了一首歌名字叫《存在》。雖然唱的不大好,鼓也打的不太好,但我理解這首歌想表達的是,當我們在面對抉擇、面對彷徨的時候,需要回到原點,問一下自己,我們到底為什么而存在?有了這個答案,才真正有可能說,我們大家都是在一個共識之下去做事情。
記得那是2013年10月16日,當時我剛接了金融這個活,我就問老劉,這個活我去做,你有什么要求?他就跟我說了兩點要求:第一,是要做這個行業里最臟、最苦、最累、最難的活,因為這一定是行業里最有價值的事情,也最長久的事情;第二,如果有100塊錢可賺,賺70塊就可以了,留下30塊,不管你給你的上游供應商還是你讓利給你的客戶,反正你只能賺70塊錢。
這里面實際上是說了三個核心點,一是我們要做對社會有長期價值的事情;二是要構建自己的核心能力;三是要跟你的客戶和合作伙伴分享價值,互惠共生。這三個點,是整個京東最為本質的商業價值觀。京東金融是從京東孵化出來的,我們的商業價值觀與京東一脈相承,包括我們選擇做什么樣的事,以及如何做事,都是一樣的邏輯。
首先來說,我們做事情有一個判斷標準,就是只做對客戶和社會有長期價值的事。京東金融最開始選擇做供應鏈金融和消費金融,就是基于整個零售產業鏈上的中小微企業和年輕消費群體有這樣一個需求,而既有的金融體系因為受限于獲客、風控和運營等環節過高的邊際成本而不能更好的提供所需服務。如果能夠通過降低獲客成本、風控成本、運營成本,提高效率同時提升體驗,去覆蓋這些中小微企業和消費者,為他們提供普惠的金融服務,那就是對社會有長期價值的事情,所以我們就選擇去做。
選擇去做之后,接下來我們必須要做的事情,是構建在這個行業的核心能力。而在金融行業,最本質也是最難的事情,是風險管理。而我們要想實現更低成本、更高效率和更好的用戶體驗,就必須選擇用數據和技術去搭建模型,用機器去建立自動化的授信和放款方式,才有可能實現。所以這個事情,不管多難多苦多累,花多長時間,我們都必須去做。當我們建立起這個核心能力之后,不管別人多有錢,多有資源,至少也必須要花同樣的時間,才有可能做到。
風險管理是我們當初在做金融的時候所建立起來的核心能力之一,而當前,我們已經邁入數字科技階段,進入了更多的行業和產業。同樣的道理,我們要想在這些新的行業創造長期價值,也應該在這些行業或產業都建立起自己的核心能力。
其實,我們可以把核心能力看成是1,而核心能力所對應業務的拓展是往1后面加0。一個業務要想實現從1做到100,從100到1000,首先要思考這個業務怎樣才能夠迅速實現規模化,以及如何具備網絡效應。與此同時,每個人還要多思考自己的業務能夠從公司其他的業務中獲得什么支持,自己又能給其他業務帶來什么附加值,大家一起協同去把業務做得更好。
所以當我們做金融業務的核心能力和規模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后,你就會發現,這些能力的真正意義或價值,并不局限于服務自己,而是還能利用這種能力去幫助金融機構去優化成本結構、提高效率、提升體驗和模式升級,這會給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所以我們要去做金融科技。拓展到今天做產業數字化,其實邏輯是一樣的。
最后,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為什么這一路走來能夠不斷贏得客戶和合作伙伴的認可?因為我們的模式是降低了行業的成本,給行業合作伙伴創造了增量收入,我們只是從中賺取了一部分屬于自己的收益。這是一種與客戶和合作伙伴共享價值的方式,本身是一種互惠共生的商業價值觀。
實際上,堅持互惠共生,在傳統經濟學理論中是不支持的。因為傳統經濟學強調企業要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但在金融危機之后,很多人發現,實際上社會不應該是弱肉強食、馬太效應這樣一個運行方式,由此一種強調“企業要兼顧每個跟自己發生聯系的利益相關方的利益,并找到整個生態系統的痛點在哪里,從而加以解決”的互惠經濟學開始興起。雖然互惠經濟學還不是一個共識,但我們的這種商業價值觀恰好是與互惠經濟學不謀而合。
確定了這樣的商業價值觀之后,當我們在業務經營中遇到一些難以抉擇的事情時,就可以回到原點,用我們的商業價值觀來評判。比如:
當長期價值和短期利益發生沖突或矛盾的時候,長期價值第一;
當風險與業務發生沖突或矛盾的時候,風險第一;
當客戶體驗與KPI發生沖突或矛盾的時候,客戶體驗第一;
當業務增長與利潤產生沖突或矛盾的時候,增長第一;
除了這幾個,實際上我們遇到的選擇難題還有很多。這個時候,你不能靠猜別人的想法,包括猜你老板的想法,因為這都沒什么用,最后做砸了事情,也不會有人替你買單。
有了上面這些商業價值觀還不夠,我們要成為一家長久的公司,還要不斷提升我們的組織生命力。從2019年開始,公司會投入更多的資源在人才培養上面。人才是生命力之源。公司未來要往前走,必須要培養足夠多的年輕人成為未來的領導者。
公司目前所有核心管理者中,85后已經超過10%。在所有經理層員工中,90后目前占比10%;未來三年,我們要讓85后核心管理者超過30%,讓90后的經理和高級經理層員工要超過50%,并且增加主要來自內部晉升。
這些年輕人,應該是有領導力,真正能夠帶兵沖鋒打勝仗的人。這些人應該具備這樣一些特質:
一,不甘于平庸,敢于自我進化,不斷創新去闖出新的天地;
二,格局足夠大,能夠在本位之上,用更“高維”的視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三,用容人的胸懷去發掘人才,讓團隊不斷能夠進化;
四,有擔當,敢于去做決策,而不是把球踢給上一級;
五,以終為始,遇到難題不繞著走,直到把問題解決掉;
對于有上述特質的年輕人,公司的態度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從2019年開始,前20%價值觀和績效雙高的優秀員工,可以破格晉升,突破晉升的時間、職級要求。破格晉升只看價值觀和績效、不論資歷,只要能力達到要求、貢獻度夠,可以無上限突破職級進行破格晉升。
在過去的五年,我們的組織和我們每一個人,都經歷了進化和成長。我們不斷做正確的事,和正確的做事,讓我們打造了今天的數字科技版圖。對于未來的五年,我們能夠創造多大的版圖,創造多少新的價值,現在還難以預計。但可以肯定的是,五年后的公司,肯定是一個比現在更好的京東數字科技。在這里的每一個人,也一定會是一個更好的自己。
我始終相信,凡走過,必留痕跡,凡尋找,必能找到。讓我們一起去做那些真正有價值的事情,唯有如此,我們才能不負韶華。當我們老去的時候,總要留下一些故事說給孩子們聽。
感謝京東數字科技的每一位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