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文章選自國際人才交流雜志
國家外國專家局局長張建國
2017年8月25日上午,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就國務院印發的《關于促進外資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國發[2017]39號),邀請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先生,國家外國專家局局長張建國先生,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先生進行了政策解讀并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了《關于促進外資增長若干措施的通知》,簡稱國發39號文件。文件主要有五個方面的內容,共22條。
一是進一步減少外資準入的限制,包括全面實施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管理制度,進一步擴大市場準入對外開放范圍。
二是制定財稅支持政策,包括六個方面的內容:鼓勵外國投資者持續擴大在華投資,發揮外資對優化服務貿易結構的積極作用,促進利用外資與對外投資相結合,鼓勵跨國公司在華設立地區總部,促進外資向西部地區和東北部老工業基地轉移,支持重點引資平臺基礎設施和重大項目建設。
三是完善國家級開發區綜合投資環境,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充分賦予國家級開發區投資管理權限,支持國家級開發區項目落地,支持國家級開發區拓展引資空間,支持國家級開發區提升產業配套服務能力。
四是便利人才出入境,包括完善外國人才引進制度,積極吸引國際高端人才兩個方面。
五是優化營商環境,包括八個方面的內容:抓緊完善外資法律體系,提升對外商投資的服務水平,保障境外投資者的利潤自由匯出,深化外商投資企業管理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鼓勵外資參與國內企業優化重組,完善外商投資知識產權保護,提升研發環境國際競爭力,保持外資政策穩定性連續性。
國家外國專家局作為外國人才主管部門,主要負責研究擬訂引進外國人才發展戰略規劃,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外國人才來華工作、出入境、居留、永久居留、創新創業、社會保障和社會融入等管理服務政策法規和標準規范并監督實施。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三次與在華工作的外國專家座談交流并發表重要講話,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戰略思想,要求實施更積極、更開放、更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讓有志于來華發展的外國人才來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動,加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
在此次吹風會上,國家外國專家局局長張建國先生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中國新聞社記者:近期國家外專局在全國范圍內實行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請張局長簡要介紹一下該制度的有關情況,以及來華工作的外國人可以享受到怎么樣的便利?
張建國局長: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引進外國人才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在北京、上海和莫斯科與在華工作的外國專家代表座談,聽取外國專家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戰略思想,強調要擴大人才對外開放度,加快培育和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此次印發的國務院39號文件也明確提出,要便利外國人才的出入境,完善外國人才引進制度。
今年上半年,國家外國專家局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外交部、公安部四部門聯合印發文件,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主要目的就是便利外國人才來華工作、創新創業,在工作許可辦理、簽證、居留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這項制度設計主要有以下四個特點:
一是統一管理職能,保護合法權益。
國家外國專家局作為外國人來華工作主管部門,負責制定與外國人來華工作相關的管理服務政策法規和標準規范并監督落實,依法保障來華工作外國人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把過去的“外國專家來華工作許可”和“外國人入境就業許可”整合為“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該許可是外國人來中國合法工作的基本前提。這一制度由國家外國專家局負責組織實施,自今年4月1日起已在全國范圍內正式實施。
二是統一評價標準,施行分類管理。
我們參照國際慣例、結合中國實際,按照“鼓勵高端、控制一般、限制低端”的原則,制定高效合理、科學反映市場需求的外國人評價辦法,對申請到中國工作的外國人分為外國高端人才、外國專業人才和其他外國人員。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探索實行計點積分制、人才市場測試等客觀量化評價制度,健全市場發現、市場認可、市場評價的引進外國人才機制。
三是優化審批流程,精簡申請材料。
實施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制度后,申請材料比過去減少一半,審批時間也比過去大大縮短。
四是實行“一網”辦理,數據互聯共享。
實行外國人來華工作管理服務系統“一網”管理,通過網上受理、限時辦結、全程監察等方式,現已做到外國人入境前相關文件電子化,不再寄送紙質文件。給予長期來華工作外國人“一人一碼”,終身不變,動態記錄、管理其在華工作情況。推動線上線下服務功能互補,增設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受理機構,目前全國第一批受理機構已達355家,數量較以往增加一倍以上。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關于積極引進外國高端人才,下半年將制定出臺外國人才簽證實施細則。這一實施細則有哪些特色?預期會取得哪些效果?
張建國局長:2013年實施的出境入境管理法、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條例,把簽證種類從8類調整為12類,其中新增的就有人才簽證。此次印發的國務院39號文件明確提出,2017年下半年,要制定出臺外國人才簽證實施細則。建立科學合理、公開透明、標準統一的人才簽證實施細則,是實行更積極、更開放、更有效的人才引進政策的重要舉措,也是鼓勵更多高端外國人才到中國工作的重要制度安排。目前,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國家外國專家局會同外交部、公安部等部門,正在制定人才簽證實施細則。我們在制定人才簽證實施細則過程中,主要考慮了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完善外國人才的評價標準,擴大人才簽證的發放范圍。
將人才簽證適用對象擴大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符合“高精尖缺”和市場需求導向的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國際企業家、專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等。人才簽證實施細則相關制度實施后,從中受益的外國人才將超過5萬人。
二是放寬人才簽證有效期限,建立人才簽證與工作許可、工作居留和永久居留的銜接機制。
目前到中國工作的外國人,主要是持工作簽證,大部分工作簽證的有效期限是1年或者2年。人才簽證實施細則將為符合外國人才主管部門認定標準的外國人才簽發5至10年多次往返簽證。同時,對持人才簽證外國人的配偶、未成年子女,可簽發相同期限的簽證。
三是優化服務管理,開辟“綠色通道”。
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外專局要為外國高端人才開辟綠色通道,為他們來華工作、出入境、創新創業創造更加良好環境。人才簽證實施細則將采用“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實現外專、外交、公安之間信息互聯互通互認,減少“跑路”環節;壓縮審核、簽發時限,對高端人才辦理簽證、工作許可、工作居留給予一定禮遇,不斷提高管理服務效率。
總之,人才簽證實施細則的主要目標是給外國人才來華創新創業、投資興業提供更多便利,希望更多有志于來華發展的外國高端人才投入到中國與世界各國的經貿往來中,為全球經濟的創新發展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