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作者:錢穎一,全球化智庫(CCG)學術委員會專家,清華大學管理學院院長。
近日,國務院參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在國務院參事室和新華網共同主辦的《參事講堂》發表了以“創新人才教育”為主題的演講。
錢穎一認為,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已經暴露出了中國教育體制的許多問題,未來的經濟發展將依靠創新驅動,而人工智能教育,無疑是重中之重。
以下是錢穎一演講的部分節選。
中國教育的最大問題,就是我們對教育從認知到實踐都存在一種系統性的偏差,這個偏差就是我們把教育等同于知識,并局限在知識上。
未來的人工智能會讓我們的教育制度下培養學生的優勢蕩然無存。
創造性思維的來源之一是好奇心和想象力,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經濟發展需要“創新驅動”,人工智能發展勢頭強勁,這些都讓我們認識到對現有教育體制和方法進行改革的迫切性。
許多高校都已經增設了機器人專業,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呼聲愈來愈高。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是未來教育的核心
對于家長們來說,AI教育早已不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但許多家長對于AI教育的了解只限于表面,面對即將到來的人工智能時代,難免會有些擔憂。
究竟怎樣做才能讓自己的孩子不掉隊,人工智能時代下哪幾種能力是需要從小培養的?
在剛剛閉幕的兩會上,專家學者們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小童給大家總結了以下五點。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表示:“傳統的學校教育無法真正做到對每個孩子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但人工智能帶來了這樣的機會,通過跟蹤記錄學生的所有學習過程,發現學習的難點、重點所在,從而幫助學生及時調節學習過程,量身定制學習計劃。”
只有具備自主學習能力,擁有主動性和紀律性的孩子,才能充分的根據人工智能的反饋逐步完成學習目標,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形成良性循環。因此,家長應該在日常的學習中,發現孩子的學習興趣,鼓勵孩子自主學習,對于孩子取得的進步及時表揚,以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動力。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閩景認為,人工智能時代,學習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培養分析思辨能力、實踐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一系列機器無法具備的核心素養和能力,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而不是獲取簡單的記憶類知識。
錢穎一院長早先提到,奇思妙想是創造思維的來源,而我們功利性的教育思想導致我們忽略了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家長更應該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引導其動手實踐,養成自己的個性化思維體系,這會讓孩子終身受用。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李曉明認為,計算思維能夠幫助人們把看似復雜的問題轉變成相對簡單的問題。培養計算思維能夠幫助人們更好的解決實際問題,具備更強的適應信息社會的能力。
不管未來,家長們希望孩子從事什么行業,都有必要讓孩子從小接觸編程教育,因為這將是未來生活中的重要媒介。
國務院參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認為,未來的人工智能會讓我們的傳統教育制度下培養學生的優勢蕩然無存。
在教育過程中,家長首先應該讓孩子了解自己:自己會做什么?自己想做什么?這些從小開始的探索與發現,都能夠幫助孩子了解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在日后的學習中認清自己的方向。
俞敏洪曾在一次演講中說:“未來十年內,老師的70%的教育內容將會被機器取代,但是涉及情感的教育內容永遠無法被取代。
長們在看到人工智能教育的重要性時,也要看到哪些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情感處理能力。家長應該用開放的心態,給孩子一個寬松自由的成長環境,順勢而為,讓孩子多與身邊的人接觸,體驗豐富的情感。
文章選自童程童美STEAM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