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 | 資訊中心 | | | 貿金人物 | | | 政策法規 | | | 考試培訓 | | | 供求信息 | | | 會議展覽 | | | 汽車金融 | | | O2O實踐 | | | CFO商學院 | | | 紡織服裝 | | | 輕工工藝 | | | 五礦化工 | ||
貿易 |
| | 貿易稅政 | | | 供 應 鏈 | | | 通關質檢 | | | 物流金融 | | | 標準認證 | | | 貿易風險 | | | 貿金百科 | | | 貿易知識 | | | 中小企業 | | | 食品土畜 | | | 機械電子 | | | 醫藥保健 | ||
金融 |
| | 銀行產品 | | | 貿易融資 | | | 財資管理 | | | 國際結算 | | | 外匯金融 | | | 信用保險 | | | 期貨金融 | | | 信托投資 | | | 股票理財 | | | 承包勞務 | | | 外商投資 | | | 綜合行業 | ||
推薦 |
| | 財資管理 | | | 交易銀行 | | | 汽車金融 | | | 貿易投資 | | | 消費金融 | | | 自貿區通訊社 | | | 電子雜志 | | | 電子周刊 |
不管是參會的“未來之星”,抑或是到會的媒體。絕大多數人的目光都追逐著一個人——柳傳志。
昨日,在東湖賓館舉辦的第九屆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上,這位被稱為中國企業教父的人,這位兩度執掌聯想的人,這位被認為正在蛻變成中國“巴菲特”的人,這位建議將本次年會移師武漢的人,帶來了他對成長中企業的意見和建議,與參會者一起分享。
舉棋武漢
歷屆的中國企業“未來之星”年會,不外乎是在北京或者是在上海召開,但本次卻花落武漢,令人稱奇。
“一個多月之前我們在選擇到底在哪里開時,柳總堅定不移地告訴我們要到武漢。”
為什么選擇武漢?
“當然這里面有很多理由,這個地方物華天寶,各種優勢都很多。但其中有一個特別特別重要的原因,在柳總和很多有識之士看來,湖北武漢市場經濟發展的潛力、民營企業發展的潛力都非常大,在新一輪發展浪潮中,走到前面去的潛力非常巨大,在這樣的前提下,第九屆‘未來之星’來到了湖北、來到了武漢。”中國企業家雜志社社長劉東華一上來便將謎底揭曉。
“下一步將重點投資武漢。”柳傳志會議期間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毫不掩飾自己對武漢的關注。
他認為,東部地區發展之后,中部地區將有無窮的潛力。
聯想在進入投資領域之后,在分析中國哪些地域比較適合投資時,旗下兩個投資公司同時把目光投向了湖北武漢。
“武漢不但有很好的工業基礎、文化底蘊,以前地位也特別突出。就目前來看,民營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空間何在?
他解釋稱,武漢的高科技研究單位眾多,但研究成果如何實現產業化,還不是很通暢,這給他們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機會,聯想希望選擇武漢作為投資重點。
據悉,聯想控股將于9月份公布新戰略,重點就是推出聯想直投公司,即現在的聯想投資管理部。其中值得關注的便是柳傳志多次提及的“核心資產”話題。按照柳傳志的表敘,聯想控股將努力尋找并且主動投資成長性良好的“項目”,不變現、不游離,將之視為“聯想系”長期持有的“核心資產”。
那么,此次將年會移師武漢,是不是意味著武漢的中小企業有更多機會?
抬頭望天
9月之后,武漢的企業能否受益,目前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雖然經濟恢復的跡象并不明顯,但聯想的目光肯定已經放在幾年之后。
“我們從現在開始順風順水的話,大概還有15年的時間,15年之后,老齡化就成為社會問題。不可否認,我們國家經濟這么活躍,與巨大的廉價勞動力分不開。”柳傳志說。
但是當人口紅利消失后,可能會進入有消費需求,無消費能力的狀態。
“剛才談宏觀層面看法完全是一己之見,不是我的所長,我的所長還是耕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因為耕地的同時還得看看天”他說。
俗話說,小企業做事,中企業做市,大企業做勢,“抬頭看天”或是“度勢”之所在。
“聯想是一個從小做到大的企業,在2001年成立的‘聯想投資’,八年來已經投資了80多個企業,其中有很多做得非常好的企業,我和大家談的是有關中小企業在發展中的具體體會。”
“這個規模企業的CEO很少有人能夠跳出來研究企業的發展戰略。”他說,在接觸中知道這部分企業一把手完全沉浸在企業的運作之中,因為運作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待改善,所以沒有時間、也沒有意識到跳出來認真地考慮行業的規律、企業的發展規律和發展方向。
“有的企業可能適合跨地域發展、有的企業可能適合于上下游的鏈接作為發展、還有的重大科技成果什么時候產業化,這些事都是要退出來看。如果不看不想,根據我自己的看法是這樣,假定一個傳統行業可能運氣好可以度過5—10年不成問題,但是危機會恰恰的臨近,會突然間行業情況發生變化、形勢發生變化,也很有可能讓企業窒息而死。”
“如果你的是比較活躍的、技術性變化比較大的企業,你不能跳出來看行業領域,不用兩三年很快就會出事。”他說。
建議:走出去,企業首先要認清自己
聯想收購IBM,被認為是經典的“蛇吞象”收購案例。
在當前金融危機下,很多企業試圖打出“走出去”旗幟,要到國外去“抄底”。對此,柳傳志認為,“走出去是必然的,其道路中流血也是必然的,關鍵是企業在走出去之前,對自己有沒有清醒的認識,少流血。”
他說,并購跨國企業有兩種,一是購買股票等財務投資,像花期銀行這樣的老牌公司,雖然暫時遇到了困難,但其品牌和實力同樣無可替代,投資這樣的企業,一定會有回報。